作者:儿科蜡笔小新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生活中,老百姓经常用“小儿科”一词来形容简单的或幼稚的事情,很多人经常会开玩笑说“这事儿好办,简直是小儿科”,说得好像做小儿科很容易似的。那么,医学上,儿科不复杂吗?长期以来,老百姓可能或多或少也受到这句话的影响,以为儿科无非就发烧感冒拉肚子,没啥难的。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老百姓形容简单或幼稚的事情为“小儿科”?“小儿科”这个词是哪来的?“小儿科”是指儿科很容易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扒一扒。 一、是“小儿-科”,而不是“小-儿科” 事实上,“小儿科”与“儿科”没有关系,与“儿科”是否容易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小儿科”翻译过来是“小儿水平(的问题)”,就是说一件事情简单得连小孩子都很容易办到,或者说一个人很傻,连小孩子都懂的东西你竟然都不知道。而错误地将理解源于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包括断句和对词义的理解缺乏准确性:
二、儿科分科粗糙,病种繁多 之所以要给“小儿科”正名,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儿科工作的不易。儿科不但工作内容一点都不比成人科室简单,相反,儿科可能是最复杂的临床科室之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各个专业分科不断细化,相比之下儿科的分科则较为粗糙。比方说,很多社区或村卫生院的成人内科都已经细化地分出消化、呼吸等科室,而儿科几乎只有在大型的儿科专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才有进行细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90%以上的医院都没有对儿科进行分科。如此一来便容易理解,人家成人消化科主要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所接诊的病种相对单一;而儿科医生所面临的疾病谱将成倍地增加,儿科医生既要常见小儿感染、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又要懂相对少见的循环、泌尿、内分泌等等多系统的疾病。对于儿科日常工作来说,所接诊的疾病绝大多数都是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但儿科的病种涉及范围之广远超出一般人想象。以本人(网名:儿科蜡笔小新)为例,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为小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遇到的疾病中有50%以上的疾病在本科期间连病名都没听过,而专科所涉及的病种更是有数百种之多。而在其他医院,这些较为罕见的疾病几乎都是被漏诊的,而这些还仅仅是小儿内分泌代谢专业的儿科病种。 三、儿科医生缺乏,工作量大 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医师数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数仅为0.43人,儿科执业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是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 厦大附一儿科主任吴谨准教授指出“全国儿科医生正以最高的效率、最大的负荷重以解决大量的就诊患儿,可以说儿科医生正以3分钟一个病人的速度解决了大量患儿的就医、治疗、筛选出危重症收住院及抢救。很简单的一个公式,如果要求儿科医生延长一倍接诊时间6分钟看一个病人,将有50%的病人看不上病!如果要求延长至9分钟,将有66%的病人看不上医生!但如果政府无限期再延长医生工作时间,儿科医生要么累死,要么逃离,这样竭泽而渔的话,不久的将来,连这最后33%的病人也没有儿科医生看,就只好请病人上百度用支付宝求医了。” 如此一来,儿科医生就像夹心饼干一样,一边是躁动的患者,一边是无理要求的上级领导,让儿科医生左右为难,两头不是人。一方面,如果提高就诊时间,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患儿看不到病和延长医生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如果紧凑时间看病,却难于令就诊者满意,事实上也很难达到良好的就诊效果。 四、儿科是“哑科”,接诊难度大 儿科又俗称“哑科”,由于儿童病人表达、认知及思维能力均较为低下,患儿对自己的病情和感受描述往往不够准确,使得诊治难度增大,这很大程度上考验儿科临床经验和医术。儿科工作面对不懂表达或者表达不畅的患儿,就算家长在旁,心急如焚,也是爱莫能助。 另一方面,儿科不但要做小孩的工作,还要做大人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是治疗顺利和规避医疗纠纷的关键。患儿家长具有决定权,又无法感受患儿的病痛,所以儿科的诊疗不单纯是从患儿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此外,患儿就诊经常有数个监护人陪同,儿科医生很多工作都是在和监护人沟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同样的话要跟同一个患儿不同的监护人重复再重复。 “家长难,小孩哭,医生累”是许多业界人士对儿科的评价。 总之,“儿科”跟“小儿科”绝不能画等号,下次如果有人跟你说“儿科就是小儿科嘛,很容易的”,那你大可不必跟他/她争论,因为说这句话不仅表明对医学的一无所知,更是表明对中国文化的茫然,我们不跟他一般见识!哼!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2、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