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病——父母的大招

 放舟行 2017-03-13


在心理咨询中,我看到太多父母与子女的爱恨情仇,看到太多孩子无助绝望的哭泣,甚至嚎啕大哭。怎么办?如何对待父母?那是养育你的人,你喝她的奶长大,无论怎样,你的身上有他们深深的烙印,你也许爱父母。可是他们也是伤害了你的人。我同样看到父母是那样的担忧孩子,用自己在生活经验中获取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也是情真意切。但是只有一个想爱的愿望,不代表有能力做好“父母”这个最美妙也最困难的角色。


先从Helen的个案说起吧,这是她在一次咨询中谈到的她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个冲突,这类冲突差不多每天都在重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只要发生冲突,妈妈就生病

晚上八点了,妈妈问我,明天早上要不要做鱼啊?我说,可以啊。她将鱼拿出冰箱。一会儿,她说困了。我说,你去睡吧。妈妈:那鱼怎么办?我说,放在那吧,明天早上再说。妈妈说,鱼不收拾出来,怎么办?我说,那放回冰箱里啊。妈妈说,那明天大家都吃不上了,那不行,大家明天上午一定要吃啊,要不大家都走了。我现在意识到,我回答的不对了。我应该说,我来做吧,你睡吧。可是可怕的是,当时我也不想做了。我说,我太累了。妈妈说,你都干什么了,你累了。我说,不管我做了什么了,我就是累了,现在,我不想做任何家务了。妈妈已经生气了,她气气的走向鱼。 我去安慰她说,不要做了,可不是我让你做事情的,不要埋怨我啊 。天啊,说错话了。她更生气了,觉得没有人帮助她,觉得非常委屈与愤怒,觉得家里的活都是她在做,觉得她自己非常的辛苦 。而我们是罪人,是我们害了她。因为,她做鱼是为了我们能吃到,是为了我们好啊。她一边做事,一边生气。最后放了一个大招:她觉得头晕心跳的厉害, 她生病了。第二天,她躺在床上一天,开始吃各种药,更可怕的是,她开始吃速效救心丸 。我真是满心的恐惧啊,马上乖乖的听话、做事,马上问寒问暖,马上道歉。妈妈却说,如果你把我气病了,我还不能马上死, 瘫在床上,你怎么办?你也不能将我拉出去,放在大街上。要是把我气死了,也好,你就省事了。天啊,那意味着,我要自责与内疚一辈子,真是一辈子不能安生了。妈妈还说,不能让我生气,要不,我犯病 ,住院,你别说上班了,我让你在医院照顾半个月,你什么都做不了。我真是不明白啊,我们为什么总是这样冲突啊。我的妈妈到底是一切为了我们的天使,还是憎恨我的魔鬼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母亲,她们总觉得自己任劳任怨,自己是家里最辛苦的人,而别人是不理解她的人,不帮助她的人。


这样的母亲希望孩子是她的大脑,她要问孩子,今天吃什么,做什么饭,要在饭里放这么多的水怎么样?做什么菜,穿这件衣服怎么样? 你要一一回答 ,给她个答案,否则,她就会生气。


这样的母亲希望孩子是她的四肢, 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一定要出现,以她需要的方式帮助她,不能拒绝。

这样的母亲期待别人能猜中他们的心思,而且能顺着她们的心思做。希望别人能主动满足他们没有说出来的愿望,就是“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这样的母亲就象是寄生在孩子身体里的幽灵。如果你拒绝,她会暴怒。接着,她的愤怒与抱怨会转化为躯体的不适。这个特点在心理学上术语叫做“躯体化”。


得病是中国人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中国人常用的一种人际心理控制手段,更可以说是中国人性格障碍的一个表现(引自:《得病是中国人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躯体化:你是用生病“作秀”》——朱建军)。生病的潜台词是:看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了,我都生病了。

生病了,就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表达了自己的攻击性,也就控诉了身边的人是多么的坏,多么的不对。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服从自己;尤其是对于子女。孩子无法表达对长辈的不满与愤怒,那会是不孝,因为孩子与父母生气,而让父母生病,也会让孩子内疚与自责。父母的生病,让我们无法做自己。仿佛我们的愤怒会摧毁父母一般。


做自己,永远不晚

对于父母:成为自己,活出自己丰盈的生命。你可以不用再压抑,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与想法,你真的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与需要,真的可以。你可以允许自己“自私”一点,在你疲倦的时候休息。你真的可以不用生病,也可以休息,你有休息的权利。你不要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卑贱,你可以愤怒,也可以说不。你可以鼓起勇气来,尊重自己的感受,成为自己,这不是自私。


罗杰斯说,“自己”只是一个过程,就是自己的那些活生生的体验。你要学习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活不是恶。你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不再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要让自己的生命充盈与丰满起来。


如果一个人开始去做自己,他就会发现自己有非常丰富与复杂的情绪与感受:不仅有懒惰、愤怒,恐惧、无助、还有勇气、关爱、温柔、激情、热情……如果他能以接纳的态度体验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与这些感受和平相处,不抵触、不排斥,他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和谐的人,他就会发现生命的鲜活,生命的闪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