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语堂:东坡,一生闪耀,一生流离

 老刘tdrhg 2017-03-13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林语堂《苏东坡传》

最近再次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苏东坡这位乐观的天才又再一次进入了我的视线。

苏轼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他是那个狂傲不羁的浪子,是那个鼾声如雷的酒徒,是那个悲天悯人的百姓之友,是那个庄重严肃的清官,亦是那个天真烂漫,爱打趣的诗人。

他之出现,让同时代的百姓有了传颂的对象,诗人有了追捧的对象,更让如今我们有了一个几乎人格完美的偶像。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述道“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游渑池》

苏轼的乐观与豁达在这首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飞鸿在雪中留下痕迹,但它却不会在意,因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人生,经历起起伏伏,尝尽酸甜苦辣咸,苏轼一向秉持着乐观豁达的情绪,颇有不以物悲的心态。

“我少知子由,天资且和且清,岂独为吾弟,更是贤友生。”

——子瞻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子由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将他兄弟二人,比作亨利詹姆斯与威廉詹姆斯,子由自是没有哥哥的那般才气 ,那般傲气,但子由在文章中也注入了人性的思考,更加实质性的东西。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枯荣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持,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苏轼颂西湖的诗亦是脍炙人口,人们提到西湖,几乎都会想起这三,四两句,似乎西湖存在了很久,只为了等那才气过人的伟大诗人的到来,也终于等到。林语堂亦说如此“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后赤壁赋》

苏轼的人生观让我觉得他对佛教的笃信是有依据的。何为永恒,何为瞬间,该执着于瞬间,还是该相信永恒,苏轼这个哲学家也为我们作了解答。林语堂如此写到“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这也许是支撑苏轼的人生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若提到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人,我们自然不免为他贴上多情浪漫的标签,不风流何以浪漫。苏轼确是痴情子,根据林语堂的描述,苏东坡为一文豪,爱和朋友饮酒作乐,自然少不了歌姬舞姬,然而苏东坡却从不会四处留情,甚至劝一名名妓出了家。

这首悼亡诗字字情深入骨,千古传诵,白日思念入骨,夜晚梦中相见,“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更是将万千思念无从说起之感写的淋漓尽致。

苏东坡在贬谪途中发明了东坡肉,造就了一味美食,成为千古名谈。他自己曾写道《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可见东坡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不言而喻。

“东坡,一生闪耀,一生流离。”

文 | 三度

品读更多经典诗词、美图、音频与精美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品读

很高兴能够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与你相识。每天推送经典诗词、美图、音频与精美文章品读,让我们在这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和三度一起品读鉴赏那些快被时光遗忘的经典,修身养性,传承经典,约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