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医生 | 刘晓红:让生命从容老去

 单纯knox530 2017-03-13

打造首个医疗原创新媒体

报道中国最顶尖医疗团队

提供服务性最强就医指南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 

本期人物:北京协和医院 · 老年医学科

  刘晓红  

“ 秋叶入土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去拓展生命的宽度。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帮助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有质量地度过晚年生活。”

—— 刘晓红

 

大医生兵器谱主笔 | 高晨

新媒体编辑 | 雪酱

摄影 | 于佳


创建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七年,刘晓红建立起了稳定的老年医学跨学科团队、开设老年综合门诊、举办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逐步将老年医学推向社区、成立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2016 年发布的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以 24 张床位的小体量位列第八位。


很难说到底是老年医学成就了刘晓红,还是刘晓红成就了老年医学科,她的身上似乎有一种和老年医学理念相得益彰的淡然与坚定。“我们知道预期值在哪里,所以不急不躁,在现有环境下,做我们能做的事。或许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着,她微微一笑,眼睛弯成了两道漂亮的上弦月。


患者的安全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刘晓红是那种一眼看见就能让人产生好感的人:精致的五官,微卷的短发,一尘不染的白大褂内衬高领毛衫和西装裤,严谨、利落而不失柔和。


周五早上既是刘晓红的查房时间,也是她的教学时间。谈到一位术后患者的用药时,她问:“谁知道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有什么区别?” 一位年轻大夫答:“阿司匹林容易引起消化道内膜损伤,但氯吡格雷不会,所以很多人喜欢用氯吡格雷代替阿司匹林。”


刘晓红翻了两页病例,眉头微皱:“所以你们都同意术后一周就把氯吡格雷加上吗?” 气氛瞬间安静了十几秒,刘晓红才将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娓娓道来。“你们只说对了一半,阿司匹林确实对胃肠道都有损害,尤其是胃。但你们没有考虑到氯吡格雷的副作用,它可能会抑制溃疡的愈合,对于手术后患者一定要慎用。” 


在消化科,相关指南认为氯吡格雷术后 7 天才可以使用,而在心血管科,指南建议 10 天后使用。那么在老年科,这时间又该如何掌握呢?实际上,像这种两个学科的指南略有出入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正是老年医学很具挑战性的一个体现。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刘晓红认为,至少 14 天后才能使用氯吡格雷。她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连药物的副作用都不知道,这药不如不上。”


国外有统计显示,老年人住院死亡原因中,药源性伤害占第三位,刘晓红格外小心这一点。“我们不能给老人造成医源性伤害。任何治疗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患者安全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严格用药的背后,是刘晓红一颗万事为患者着想的心。她曾说:“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失了一个人的本真。” 在她看来,当医生需要的最大天赋大概就是“同理心”,它令你拥有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能力。


一个 16 寸“行李箱”是刘晓红出门诊的标准配置,听诊器、握力器、心理评估量表、阿兹海默评估量表、药物手册、老年医学速查手册等“利器”满满当当装了一箱子。当笔者问及这个行李箱时,她笑着解释,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尽量把能在门诊做的检查和评估做全,让老人少跑几趟。她说:“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服务老年人这个特殊的人群,需要我们转变现有的医学模式和理念。”



她是个干实事儿的人


除了老年医学科主任的身份之外,刘晓红本身就是一位消化内科大拿,她曾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国际医疗部主任。刘晓红接手老年科是在 2010 年,在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葛楠的眼中,“这是个需要勇气的决定”。


那个时候的老年科仅仅还只是老年示范病房,它的建立源于 2006 年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个合作项目。项目起初运转并不顺利,那时病房收治的都是一些急诊室出来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肿瘤晚期患者,几台呼吸机在长期使用,24 张病床中 16 张床的患者住院时间超过半年。提到老年科,甚至很多人疑惑“是做什么的” ?


上任之初,刘晓红也面对过这样的质疑。一位美方学者曾问她:“一个腹腔晚期肿瘤的患者收在消化科和收在老年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收到你们科呢?” 正是这种尴尬的问题令刘晓红开始思考,老年科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到底应该收什么样的病人?


刘晓红笑称自己“干活儿不惜力气,要做就争取做到最好”。协和医院前内科学系主任、“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项目”中方负责人 —— 沈悌教授曾说:“刘晓红主任是一个能干实事儿的人。” 接手科室后一段时间里,刘晓红像一块海绵,迅速吸收老年医学相关理念与知识。2011 年,她用三个月时间走访了美国 12 个城市,观摩了十余家医院、养老院和护理员的运作模式。她发现,在同样的老年医学理念下,每家机构的运作模式都不一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去做。


 “在协和这种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我们应该接收的是患有多种共病、衰弱、有老年问题、急性或亚急性病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超过两周。但是我们要做的事不能仅限于医院内,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到急性病、急性病后,长期照护到安宁疗护,涉及全程、全人,还要顾及患者家属。” 刘晓红说。


在此定位下,刘晓红先后开设了面向普通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门诊”,以及包括老年科医生、药师、营养师以及康复科医师在内的“特需老年整合门诊” 。建立起了包括老年医学科与神经科、心理医学科、肠外肠内营养科、药剂科、物理医学康复科在内的“跨学科团队”,实行每周一次的“多科团队查房”。


刘晓红坦言,“跨学科团队”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变通之举。在国外,老年科可以有自己的整体建制,有专属精神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康复医师等等,而国内还缺乏这样的建制。如何让其他科室的大夫和我们一块工作?刘晓红想到,组织固定班底的跨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流程,每周固定时间会诊。“像肠外肠内营养科的陈伟副教授,心理医学科洪霞副教授,我们一起合作有六七年了。” 刘晓红说,“所有的事儿都得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变通” 


从“老年科是做什么的”,到“专科不好解决,请你们帮忙收治吧”!这个全院最年轻的科室用五年时间探索出了自己独一无二运行模式。



我们更关注生命质量


几次接触下来,笔者发现,老年医学传播的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医疗理念:医生并非一定要动刀子,因为一些疾病是手术刀无法解决的。有时候医生要做的是维持患者的功能状态,早干预而不让它继续恶化,最后造成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81 岁的周老爷子性格开朗豁达,他于 2007 年因肾癌曾在协和做了手术,后来又因前列腺癌在这里做过放射治疗。2011 年又做了胆囊切除,每次效果都很好。最近几个月,感到吃饭很困难,又住进了老年示范病房。但是,这次综合评估结果并不乐观,经检查证实为食管癌。


刘晓红表示,高龄衰弱的老人,如果给予过多的治疗,对其身体机能也是一次次的打击,可能就成了失能老人。老人需要的是小心呵护,精心照顾,就像捧着一个泥花盆一样,让他维持在一个相对好的状态。


经过团队综合评估后制定了干预方案,采用食管支架加局部放疗的方式,维持老人的进食功能。“放置支架后,我又可以吃饭了。” 老人从枕头下面拿出一页纸,上面是他自己作的一首诗:燕山细雨润浮尘,协和青青柳色新。华佗妙手登高台,坐对斜阳望流云。


刘晓红指出,老年科的诊疗一定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针对痛苦不适症状,找到原因加以解决,而原因往往不只是一个,要寻找多个原因,特别关注可逆的诱因。“我们更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受到家人的照料,是最好的。而不是躺在哪个疗养院的床上,更不是长期住院。”


周五上午是老年医学科一周一次的远程会诊,主要对象是那些多种共病和老年综合征、不方便出门的高龄老人。这样的会诊只针对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症状,解决急需问题,不针对稳定的慢性病。


一位 86 岁的老人,有支气管炎、丹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压等多种老年病,不方便出门,最近血糖和血压都很不稳定。会诊中,肠外肠内营养科陈伟副教授从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方面考虑,认为应该收入院进行调整。心理医学科洪霞副教授也表示,在家里老人自己注射胰岛素,如果记忆有障碍,最大的风险是用量问题,应该入院,待血糖调整平稳、纠正一些可逆性问题后,再回到社区生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刘晓红被同事们称作“植物学家”。她家里就是个微型花园,君子兰、蝴蝶兰、绿萝、各种多肉植物……她笑道:“以后退休了,我要去学园艺。”


笔者曾问刘晓红,最喜欢哪种植物?她思索片刻,回答:“严格来说,我最喜欢的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各种植物欣欣向荣,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你不觉得很像人类社会吗?”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道,刘晓红多次在采访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她看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渺小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作用。作为领导,就是要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葛楠说:“刘主任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领导,她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点,并善加调动,令整个科室运转顺畅。”


老年科的大夫们专业领域、性格特征各不相同。比如葛楠本专业是呼吸内科,沟通能力很强,管理着病房里繁杂的日常事务;张宁是科里最年轻的住院医师,但英语说得特别溜,可做同声传译。去年,刘晓红派他去参加了美国老年医学年会和台北的培训班;曲璇是科里一位年轻的主治医师,前不久她刚刚从台湾学习归来,她说,“刘主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了解,并且对我们的个人发展都有一些规划,为我们寻找方向,多方面发展”。


刘晓红说,团队不是靠个人的权威而是靠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的。好的团队气氛能够激励每个人,发挥他最大潜能。


老年科的走廊里,有一大排储物柜是科里专门为进修生提供的。曾经很多进修医生来科里实习,刘晓红看到他们的书包常常随手一放,既不安全又不能保护隐私。有了自己专属的储物柜,不仅物品有地方存放了,年轻的大夫们也有了归属感。除了这排柜子,刘晓红还制定了一对一的导师制度,以保证每位来进修的大夫都有人关照。曲璇说:“刘主任希望给科里每个人都提供一个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


刘晓红笑道:“权威型领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领导一定要是服务型的,要让大家在这个团队里待的舒心、开心。”



本世纪初,我国正式迈进了老龄化社会的大门,原来以急性 / 亚急性医疗为主的医院医疗模式渐露弊端,医养结合、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成为政府倡导方向。刘晓红表示:“老年医学很好地诠释了现代医疗模式,我们还要更多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通过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方式去支持社区及上门服务”。


据悉,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通过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已经为 200 多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了远程咨询服务。今年,刘晓红希望能尝试居家安宁疗护。刘晓红脑子里总有很多新鲜的念头。她说,各种指标监控、评估、益智、报警、辅助支具,都是创新的沃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