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5种口口相传的解酒方法,竟都是错的!

 郑公书馆298 2017-03-14

对于中国人来说,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酒文化。聚会要喝酒、谈生意要喝酒、结婚要喝酒、甚至没事都要喝两口。

酒大自然也就伤身了,因此坊间也流传了各种各样的解酒方式,但是千趣君告诉你们,有些大家都信以为真的解酒方法其实都是错的。

1、酒前吃些饭不容易醉

酒前先垫点肚子,否则空腹容易醉。这个已经是常识了。不过至于吃什么,不少人并不清楚。解酒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肠胃中发生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减轻毒素。所以酒前要垫肚子,就是要吃进些可以跟酒精发生反应的东西,比如脂肪酸。而这些东西通常只有荤菜中有。

2、抠喉咙催吐

有不少人喝完酒后再“抠喉咙”,将酒吐出来,认为这样能解酒。事实上,这么做酒是吐出来了,胃却没能逃过受伤的“厄运”。“抠喉咙”催吐,这样的解酒方式很不科学,很容易引发胃出血和急性胰腺炎等急性症状,反而起不到解酒的目的。

3、醋能解酒

说醋能解酒,是因为据说醋酸可以与酒发生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可以将酒精分解,起到解酒的作用。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忽略了此反应需要的条件:浓硫酸和加热。而在正常条件先,这个反应极难发生,更别说是在肚子里了!

4、蜂蜜、西红柿汁具有解酒效果

这些食物都不能解酒。补充水和食物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体的难受状况,但喝酒的危害却并不会因此而减轻。果糖不但无法改善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能干扰酒精代谢,加剧对健康的危害。

5、浓茶解酒

提到喝茶解酒,可能的原因是喝茶能够利尿,有助于带走一部分酒精,并且茶还可以兴奋大脑,可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是,茶的利尿作用很可能把来不及继续氧化分解的乙醛带入肾脏,刺激肾脏并导致肾脏受到损害。而且随着体内水分减少,残留的有害物质可能沉积在肾脏产生结石。再者,茶与酒都能够使心脏兴奋,若两者同时饮用,对心脏的刺激较大,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更要避免茶、酒同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