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书中自有颜如玉

 龙虎不在家 2017-03-14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时风靡天下,各地才子士人争相购买。河南洛阳城外张庄有个少年书生名作张生,二十二岁尚未婚娶,听人说起此类书籍感到好奇,于是便也想买上洛阳城书市购买。

那天一早,张生来到洛阳城的小十字路口处,见一位妇人正在烧纸,纸灰被风卷得四散,旁边还放着一些书籍。听那妇人正在喃喃低语:“小玉我的儿,今天是你的祭日,娘给你烧纸来了,你生前喜欢看的书,娘也一起烧给你,希望你在那边不寂寞。”

纸灰顺着风扑天盖地扬了过来,张生身子微晃,想躲开纸灰。不经意间,他看见那妇人从地上拿起一本书准备烧,上面竟然写着聊斋志异。张生情急之下便喊了一声:“这位夫人请先别急着烧。”

那妇人手里拿着书愣住了,抬头看了看张生。

“能将此书卖于我吗?这么好的书,烧了岂不是太可惜!”张生近乎祈求的跟妇人说。

“唉!此书是我女儿小玉生前最喜欢看的书,平时爱不释手,今天是她的祭日,原本想烧给她,既然公子喜欢,就拿去好了,谈不上要钱,这么好的书,和新的一样,烧了确实有些可惜!”妇人说着将书递给了张生。

张生将书接过来,从怀里摸出一些铜钱递给妇人,可那妇人说什么也不要,只说既然公子也喜欢,这就是缘分。无奈,张生拿着书回家去了。

不料,张生一看之后居然沉迷其中,整日废寝忘食的读,看完后仍是不能自拔,时时幻想能像书中所写般得一艳遇,即便是妖狐鬼怪也心满意足,于是每天夜深人静时,便独坐屋中,盼望着有美人前来投怀送抱。

可是,书中所著皆是传说而已,就算枯坐一宿也是枉然,往往清晨梦中惊醒,唯有摇摇头叹口气罢了。

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张生油灯下又将《聊斋志异》拿出来看了几篇,随口说了句:“书中自有颜如玉……只羡鸳鸯不羡仙。”

话音刚落,忽然听到窗外一声女子轻微的叹息,那声音虚无飘渺,有着深入骨髓的幽怨。让人心生凄寒,如在梦境一般。

张生想:终于等到鬼狐出现了,可等他出门细看,却不见踪影。只有一弯淡月洒落在白色的积雪上,无比的寒凉。张生微笑着摇了摇头,也许是自己太盼望了,出现了幻觉,随后重新回到屋里。

张生回到屋中,继续在油灯下读着那本《聊斋志异》,一阵微风吹来,虚掩的门“吱”的一声被推了,一股清香拂面而来。走进一位娉婷纤巧的女子,垂低着头。就在她抬头的一刹那,张生有些恍惚。那是一张极度美丽的脸,有几分妩媚,有几分幽婉,外加几分冷漠。别说是风花雪月、解尽风情的书生,就是世间任何的男子看了都会为之所动,

面前的女子年龄约有十八九岁,实在是一个绝色美人。张生稳了稳心神,急忙起身将衣服整理好,对女子躬身道:“在下张生,不知姑娘是何人?”

那少女将张生打量一番说到:“你方才不是还在这里祈祷么?怎么还不知道我是谁?”说完咯咯的娇笑起来。

张生闻听心中大惊,又将女子怔怔看了半响,道:“莫非姑娘真是颜如玉?”

少女微笑着点了点头,张生心中狂喜不已,心里暗想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总算是得偿所愿,遇见真鬼妹了。

“我自幼多病,一直待在家中,母亲便买来本《聊斋志异》供我解闷,平时爱不释手。十八岁时不治而亡,魂魄便附于书内,只因前世曾经受过你的厚恩,所以有缘相见,今晚公子相招,我便现身相见。若公子不嫌弃的话,我愿侍候公子起居。”

张生听罢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无意中喊出了“颜如玉”三个字,她才现身。颜如玉此时低着头,满脸红晕,这番话又是情真意切,张生心头不由大喜,怔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颜如玉见状嫣然一笑,转身出了房门,不多时回来却提了一篮饭菜和一壶美酒。张生一尝,味道绝美、平生未曾吃过,待一壶美酒下了肚,不觉有些飘飘然了。颜如玉熄灭油灯,当晚二人就此做了夫妻。

颜如玉不仅性格温婉善解人意,且能猜测张生的心意,将他侍候的是身酥骨懒意乱神迷,每日无所事事,就是饮酒作乐。半个月过去了,张生逐渐消瘦下去,容颜也颇为萎靡,但却不自知,仍是夜夜作乐。

一天晚上临睡之时,颜如玉看了张生半响,叹口气说道:“你我阴阳两隔,如此下去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张生摆摆手笑道:“如果做鬼后能与娘子在一起,不如就此死去,何必这一刻要我忍痛割爱呢?”说完伸手便将颜如玉拥入怀中,颜如玉却默然不语,心中似有所思。

第二日清晨醒来,张生转头看去,却见枕旁睡着一个小眼、塌鼻、面色黝黑的女子,相貌极为丑陋。他心中大惊,急忙坐起问女子道:“你是何人?我娘子到哪去了?”

女子伸个懒腰缓缓道:“相公莫要大惊小怪,我便是如玉。”

张生闻听更加惊讶,说道:“即是我妻如玉,为何是这般模样?”

女子大怒道:“我本来就是这番模样,以前都是变化成漂亮女子骗你的,如今被你看到,如果你不喜欢,我们还是散了吧!”

张生见状心存疑惑,暗想:“定是如玉幻化出这番丑样来赶我走。”于是急忙赔笑:“娘子休要动怒,我绝非此意。”

颜如玉听罢,又将张生从头到脚看了一遍,摇摇头便出去了。

可从此后,颜如玉的样子一天比一天丑,张生却不以为意,反而如以前一样喜欢,心中所爱实到了极致,即便是如玉恶语相向也毫不在乎。

就这样又过了好多天,颜如玉突然生起病来,躺在床上憔悴异常,而且容易发怒,晚上也不和张生同床,每日涕泪连连,污秽不堪。张生守在床前端茶送汤,而如玉丝毫不领情,张生却唯恐服侍不周。

半个月过去了,颜如玉病情一直未见好转反而愈来愈重,拖了数日居然一命呜呼了。张生悲痛欲绝,整整哭了一天。到了晚上便抱着如玉的尸体。

正在他悲痛之时,忽听如玉叹一声:“郎君太过缠绵,真是无可救药了。”说完竟然坐了起来,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盯着他,笑面如花。

张生见如玉复活欣喜若狂,再仔细一看她又回复了以前的花容月貌,更显得楚楚动人。他抱着如玉不放,唯恐她再离开自己。

如玉叹气说道:“虽说我情不自禁心动复活,但祸福相依,对郎君来说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啊。”

张生笑道:“只要娘子活过来,我即死了也甘心。”

颜如玉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从此之后二人恩爱如初。只是好景不长,同床之后张生的身子更加发弱,不多天便卧床不起,无论如玉如何调养都不见好,眼看即将油尽灯枯。

这天,如玉坐在床前哭泣不已,张生正准备安慰几句。恍惚间,忽见两个差役来到床前,不由分说将锁链套在如玉身上,将她拉出了门。张生见状大惊,不知不觉也跟了出去,只觉的身体轻飘飘的,走路也毫不费力。

天空灰蒙蒙的辨不清东西,张生也不知到了哪里,远远见有一座宫殿矗立在前,两个差役将如玉带了进去。张生也跟了进去,却见两旁皆是面目狰狞的恶鬼,有一个王者模样的巨鬼坐在堂上,气势威严。

如玉被两个差役按在堂下,堂上的巨鬼满面怒色道:“本欲差你去报旧恩,不想你却将他害死,虽说是无心之过,却难逃罪责。罚你重新投胎颜家,来世继续做张生之妻。”

如玉跪在地下磕头,巨鬼挥手命差役将它带下,孙安还想跟去。只听到那巨鬼问身旁判官,张生还有多少年阳寿,判官回答还有二十五年,巨鬼便命两个衙役将张生送回阳间。张生正准备大叫,转眼间却发现自己正站在洛阳城外,头顶夕阳西斜已近黄昏。

二十年过去,张生成了当地的名士,却依然未曾娶妻。这一日,忽有媒婆登门提亲,说是洛阳城里颜员外家小女儿。张生知道这是如玉转世,虽然心里高兴,但自知自己阳寿只剩五年,这不是吭如玉吗?

虽然后来张生与如玉成婚,但终究如玉落得个年轻守寡的命运……

所以说:凡事前之太过,后之不及,即便是爱情也终究逃不过这样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