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走路的乌鸦馆藏 2017-03-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神农草堂”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外用膏药为何会有“狗皮膏药”之称,因为它最初是用狗皮做药膏的依托材料,慢慢就成为对外用药膏的通称,其药膏的成分通常是老中医开出的方子,药方因病种而调整,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祛风湿和治疗腰肌劳损等病。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民间传说,“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但无论故事如何传神,有狗皮亲自参与的“狗皮膏药”已经从江湖上销声匿迹了。这一点,广大爱狗人士放100个心哦!药膏的依托物已经从最初的狗皮变成后来的油纸、帆布,再到现在更多的高级材料了。

为什么用狗皮做膏药呢?

“狗屁不通”是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人们认为狗的表皮没有汗腺,特别在酷夏时节,狗都会借助长长的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值得一提的是,狗身上其实是有汗腺的,却不易起到散热的作用。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因此狗皮做成的膏剂,可以防止水份蒸发,软化皮肤,增强了药物的渗透性,能让药物有效成分更多的透过皮肤进入人体。

传说中的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曾广泛应用于民间,口碑颇佳,为何说没就没了?我想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狗皮膏药虽有它独特的疗效,狗皮来源紧缺,在人道主义上更是不允许。而且制作工艺复杂,使用稍麻烦、易污染衣物,的确已不适用现有生活方式下的医疗需求,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真正的“狗皮膏药”虽已成传说,但中医人的智慧依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历经多少岁月,我们都会记得那段科技落后的年代,中医人孜孜不倦,通过自然万物探索治疗疾病的方法,给病人带来喜悦和健康的历史。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狗皮膏(2015年版药典)

Goupi Gao

【处方】

生川乌80g、生草乌40g、羌活20g、独活20g、青风藤30g、香加皮30g、防风30g、铁丝威灵仙30g、苍术20g、蛇床子20g、麻黄30g、高良姜9g、小茴香20g、官桂10g、当归20g、赤芍30g、木瓜30g、苏木30g、大黄30g、油松节30g、续断40g、川芎30g、白芷30g、乳香34g、没药34g、冰片17g、樟脑34g、丁香17g、肉桂11g。

【制法】

以上二十九味,乳香、没药、丁香、肉桂分别粉碎成粉末,与樟脑、冰片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生川乌等二十三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3495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1040~114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兽皮或布上,即得。

【性状】本品为摊于兽皮或布上的黑膏药。

【检查】软化点应为45~65°C (通则2102)。

其他应符合膏药顼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86)。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用法与用量】外用。用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

【注意】孕妇忌贴腰部和腹部。

【规格】每张净重(1)12g (2)15g (3)24g (4)30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图文排版:红五星

识别二维码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已失传的“狗皮膏药”,为什么用的是狗皮?

打开新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