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短腿不是病?小心腰方肌损伤引发疼痛顽疾!

 乐山有大佛 2017-03-15

导读

腰方肌损伤而出现的双下肢不等长,这一现象最后导致的是左右力的失衡,那么整个人体就出现了倾斜,人体其他肌肉为了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必须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最后导致器官最脆弱的一方出现病理征,比如三叉神经痛、颈肩部的损伤、慢性鼻炎等等。

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完成的各项躯体活动是在正确的引导和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运动。在某一环境中,保持不良姿势或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使人体的某些组织出现过度损伤(包括过度使用),这样就出现了失代偿作用——损伤——力平衡失调,这里面包括人体的五脏六腑。

同样道理,一个醉酒的人,他的失代偿作用是肝脏对酒精分解功能的下降,也同样会降低对摄入食物的分解能力,最后出现了食物分解不完善,累及其它的脏器功能,包括胰腺这一人体最大的消化液分泌器官,肠道这一最大的吸收器官。当它们长期受累的情况下,难免出现病理征象,比如与胰腺功能直接相关的糖尿病,与小肠吸收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但因为这些器官的再生能力特别强,短期内还未发现损伤,但当我们真正发现时,这一脏器的功能就已经严重损伤,而且出现暂时的不可逆转现象。所以,我们提倡防患于未然,提前预防和保护为主,这就是治未病。

那么这些“未病”,除了与内在的力失衡有关外,与外界的力失衡有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内力和外力是在人体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通俗地讲,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肌肉损伤打破力平衡 痛症多发

通俗地说外力,即保护人体的肌肉、骨骼等,内力即脏器的吸收、消化、产生营养物质的能力。这些物质使肌肉产生营养,使之更强壮,更有力,有效发挥它的功效,而且肌肉对其分解代谢产物的处理也是功能强大的,当这些营养物质不能被人的肌肉组织及其它软组织充分利用时,人体就只能将其储藏到人体的仓库。比如,皮下脂肪及人体的肝脏等组织,这些仓库的代谢并不是放之不管,而是需要人体自我调节、保护,这时候,血液循环就发挥了作用。

人体物质的副产品——杂质,这些人体不再需要的代谢产物,最后都需要排出体外,此时,肾脏就发挥作用。因此,人体是很奥妙的,无时无刻都有力的存在。一旦这种力的平衡被打破,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人体将处于一种障碍性的循环状态,最后损伤达到极致引发衰竭而亡。

中医讲的阴阳五行是用来阐述人体的内在与外在的运转,运用中医的理论,使对人体有了整体性认识,可见中医的博大精深。

反之,当肌肉出现损伤,力的平衡被打破,只要人体某处肌肉损伤,那么它影响的绝不是局部,而是人体的整体。可以说,早期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在为这一损伤的肌肉买单,大有古代刑法律例中“一人犯错,株连九族”的形式,表现出的可能就是,出现各种看似与它没有直接关系的疾病。比如,腰方肌损伤而出现的双下肢不等长,这一现象最后导致的是左右力的失衡,那么整个人体就出现了倾斜,人体其他肌肉为了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必须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最后导致器官最脆弱的一方出现病理征,比如三叉神经痛、颈肩部的损伤、慢性鼻炎等等。

万痛源于腰——整体力线理解“腰方肌”

近日关于整体力线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先前治疗的一个三叉神经痛患者复诊时,自述多数症状都已经消失,只是夜间有时痛醒,我追问一句:“你是不是睡觉翻身的时候出现疼痛?”患者说:“对!”

在患者直位查体后,发现他病变的左侧肩部下垂,突然想到他这一症状,是不是也是整体力线对颈部肌群的牵拉刺激椎动脉,进而引起三叉神经的激惹反应。于是,我对其全面查体,发现左侧腰方肌是损伤的,问其有无腰痛病史,患者自诉腰痛十余年,三叉神经痛只有五年时间,根据力平衡失调理论,应该是由于腰方肌的损伤使颈部肌群代偿性病变,从而引起的三叉神经中枢供血失衡,也可能是因三叉神经下颌支受到应力的激惹而刺激咀嚼肌、翼外肌的痉挛,又刺激了翼腭神经节,从而引起三叉神经感觉支的刺激,出现疼痛。

通过对患者进行同侧腰方肌病变点的松解,纠正不等长的下肢平面后,患者起床后立刻感到轻松许多,从而验证了我的诊断。

再举一病例,患者,女,25岁,因偏头痛多年来诊。曾住院给予针灸、针刀治疗多次无效,左耳后及颞部疼痛,颈部僵硬疼痛,查体发现乳突正中深处压痛,头最长肌痉挛痛。马上想到,上月治疗一位竖脊肌损伤出现头痛的患者,那这个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可能与力失衡有关。患者站立后同样左肩部下沉,也有可能是腰方肌的问题。进行查体后左侧腰方肌明显损伤,给予对症处理后,左侧头痛消失。其后继续治疗同侧病变的胸背部的竖脊肌,头最长肌及其它病变。

从上述这两个典型病例来说,并不是腰方肌多么重要,而是人体的力线重要。提醒我们在患者出现半侧病变时,比如单侧头痛、颈痛、肩周炎、桡骨茎突炎、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等,都要考虑同侧远端肌群的病变,尤其是位于腰部的腰方肌病变,所以宣蜇人老先生提出的“万痛源于腰”,是很有道理的。

但所有的征象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虽然腰方肌损伤的很多,双侧腰方肌同时病变,并没有出现左右力的失衡,那么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病变呢?

从它的功能上说:当双侧腰方肌损伤时,同时收缩是提臀作用。当双臀同时提起时,人体位于骶2前缘的重心因为骶骨的前移而移位,使重心向前。人体为了保持垂直,出现上胸段和颈椎代偿性力线改变,直接出现腰曲、胸曲的前后变大,颈椎曲度也代偿性的向前突出,出现枕后肌群的持续收缩,进一步出现头痛、头晕、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的症状及体征,这一现象的形成同样源于腰方肌的损伤。

所以在今后遇到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患者,同样要考虑双侧腰方肌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作为补充诊断,也为以后的诊断提供思路。

双下肢或单下肢胼胝体的诊断与治疗

经常遇到双下肢或单下肢胼胝体患者,除了长期进行跑步锻炼的外,哪类人患此病的机率高呢?

答案还是腰方肌及竖脊肌,当一侧腰方肌出现病变时,从整体力线考虑,同侧下肢承受的人体重量多于对侧,那么足底的受力最大的第二趾至关节处,就受到最大力的影响,从而长期挤压出现缺氧缺血,导致上皮细胞角化增生,形成增厚的胼胝体。再者,同侧腰方肌损伤,激惹了其中穿行的股神经及闭孔神经。而此两束神经支配的恰是大腿前内侧肌群,比如前群的股四头肌由股神经支配,内侧肌群由闭孔神经支配。由于这两条神经的激惹而导致其支配肌群的慢性痉挛,从而刺激在其中穿行的动脉,使血流速度变慢,患者感到下肢发凉;回流的静脉血,同样因内收肌及股四头肌的慢性痉挛而出现淤滞,从而使足底处于高应力状态,再加因营养及代谢障碍而雪上加霜,使其范围慢慢扩大,这是直接的刺激。

还有另两种形式的存在,第一考虑腰方肌损伤引起髂外三肌的病变。由于腰方肌损伤,刺激了穿行其中的臀上皮神经,而臀上皮神经支配着髂外三肌的深浅筋膜,筋膜痉挛病变形成后,最后导致肌束的缺血缺氧而纤维化。

第二考虑力线的问题,当腰方肌损伤时,同侧下肢因为腰方肌的挛缩而缩短(腰方肌是重要的提臀肌,其单侧挛缩会不同程度地牵拉骨盆,造成下肢不等长;当然,牵拉骨盆引起下肢不等长的,还包括附着于骨盆的很多肌肉,但腰方肌的作用明显),造成左右力线的失衡。

当腰方肌附着于髂缘的肌束病变时,还因为提臀作用使人体前后力线也进人了失衡状态,此时人体为了能够正常生活,就要比正常付出更多努力。先讲一下下肢肌群的变化。当患侧下肢短缩时,提臀的状态持续存在,使臀大肌向高处内收拉起,髂外三肌同样受此影响。而影响最大的,恰恰是附着于大转子外上方的臀小肌及臀中肌的后侧束纤维,因为人体在此处的力线,要维持正常站立行走,只能内收大腿,而不是将足因臀部肌群的内上牵拉而外展。

所以这种情况下,在大转子处,形成了一个完全违背于人体力线的夹角。此时主动做功的臀中、臀小肌出现了因长期紧张、痉挛而出现挛缩性病变。为了维持夹角的另外一束肌群,也为了维持人体失衡的力线,出现了代偿性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因臀大肌附着点多,而远端纤维在大转子下沿成角不大,病变相对较轻,这是从力的失衡阐述髂外三肌病变的另外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