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四大超强“不沉战舰”

 玉稻筱麦坊米 2017-03-15

本期完整视频:

要说如今在各国的武器库中,什么武器的体积最为庞大,那么毫无疑问,答案一定是美国的航空母舰。也正因为其庞大的体积,再加上完善的防御体系以及强大的护航舰艇,导致如果想要击沉一艘美国航母,成为了十分困难的事。这不,前些日子就有一批美国专家出来表示,依据过去的经验,哪怕给中国两周时间,都打不沉一艘美国航母。这话说得,就相当尴尬了。如果要说美国航母很难打沉,那没毛病,但你说我两周都打不沉它,那就比较呵呵了。解放军彭光谦少将也回应说,只要你敢来我就能击沉,说到做到。要知道,历史上那些号称不沉战舰的船,大多都没落到什么好下场。得,话也不多说了,今天咱就来列举一下,那些号称不沉战舰的怪物。

第四位:雪风号驱逐舰

在中国军迷中间,如果说有哪艘二战驱逐舰是最令人耳熟能详的,那么一定便是这艘雪风号了。作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建造的甲型驱逐舰之一,该舰原本肩负着在夜战中用威力巨大之93氧气鱼雷攻击对方主力舰的职责。但在战争爆发之后,该舰却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是由它护航着参加的主力舰,非死即伤,而雪风本身却从未受伤。它先是在中途岛克死了四艘航空母舰,后来又在瓜岛、马里亚纳、莱特湾等海战中“大显神威”,就连在它护航下回国的金刚号高速主力舰以及刚刚建成的信浓号航空母舰都免不了被潜艇击沉的厄运。到了1945年4月,雪风号还和大和号一同参与了特攻自杀出击,结果大和号被对方击沉,雪风号却只挨了一枚哑弹。战争结束后,雪风号被转交给了中华民国,改名丹阳号,恩,然后,咳咳,蒋公就跑到台湾了。

第三位: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1941年12月4日,两艘英国主力舰抵达了日军侵略威胁下的新加坡港,其中一艘是一战时期的老式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另一艘便是完工尚不到一年的威尔士亲王号。由于该舰曾在与俾斯麦号的对决中身中7枚炮弹,但却并没有伤筋动骨,而且日本海军也对自己的老师英国人心存畏惧,因此他们也将这艘新锐战舰视为“不沉战舰”。可就在该舰抵达新加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驻扎在南亚地区的日本岸基航空兵也开始和巡洋舰部队一起战战兢兢地寻找威尔士亲王号。12月9日,岸基航空母舰终于发现了这艘“不沉战舰”,并仅用了几十分钟,便将该舰和反击号一起送到了海底。由于威尔士亲王号沉没得实在太过痛快,在榜单中只能排名第三。

第二位:俾斯麦号战列舰

德吹始祖丘吉尔丞相曾经评价俾斯麦号说:“这是一艘可怕的战舰,根本不能被击沉“。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丘吉尔为了吹嘘皇家海军击沉了俾斯麦号而故意抬高对手而已,但俾斯麦号的不沉战舰名声却因此不胫而走。要知道,如果论起性能和设计理念,俾斯麦号几乎是二战时期所有新式主力舰里最为落后的。不过,就是这样一艘战舰,在短短六分钟时间之内,利用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老式火控系统存在缺陷,无法在转弯过程中精确射击的缺点,在仅有12000米至18000米的距离上,不受干扰地迅速击沉了这艘爷爷辈的老舰,名声大噪。可也正是在这次战斗中,俾斯麦号也被威尔士亲王号的一枚水中弹击穿了油舱,指挥官吕特晏斯在面对着仅有两座炮塔能够使用的敌舰之时,沿袭了德国海军只要看到皇家海军圣乔治旗便两腿发颤的光荣传统,吓得赶紧撤退,并在此过程中被对方航空母舰炸瘸。追上俾斯麦号之后,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号仅凭几轮炮火便摧毁了德国人拥有厚重装甲的射击指挥仪,之后便如同棒打残疾人一样将俾斯麦号的上层建筑全部犁平,最后由巡洋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俾斯麦号,凭借其超出实力本身极多的光环,以及最终的悲惨命运,在本期榜单中位列第二。

第一位:大和级战列舰

作为人类历史上毫无疑问的最强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无论在火炮还是防护方面,都要比其余战列舰高出一个档次。而日本人也自信地将两舰称为“不沉战舰“。但这两艘标准排水量高达64000吨的超级战列舰,却不幸地出生在了已经进入了航空兵时代的太平洋战场,而非经常还要依靠大炮巨舰解决问题的大西洋。1944年10月24日,在圣贝纳迪诺海战中,武藏号身中20枚威力巨大的Mk13型航空鱼雷,仍坚持了数个小时后才因为进水过多而沉没,几乎成为了真正的不沉战舰。要知道,由于装药量极大而且炸药爆炸速度更快,Mk13型鱼雷威力要比俾斯麦号挨的英国航空鱼雷大了足足三倍之多。1945年4月,在攻击大和号时,美国人也学聪明了,不再从两舷同时攻击,而专攻大和号左舷,导致该舰浮力失衡,仅被命中10枚鱼雷便沉入了海底。而从那时开始直至今日,也再没有什么战舰,敢明目张胆地被称为”不沉战舰“了。而大和级两舰排名今日的伪不沉战舰榜首,也可谓实至名归。

以上就是本期的榜单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实力雄厚,还是名气所致,甚至事出讽刺,历史上由很多战舰都被称为不沉战舰,而除了少数几艘幸运儿以外,其余无一例外,全都被送入了海底。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才是人类武备史上永不变更的主题,任何自满情绪,都只能招致悲剧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