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书往往有很长、很拗口的名字,初读起来常常不知所云,像这部《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便是其中一例。“张先生”指的是谁?“杨宝学”又是哪位?“易传”二字又从何而来?这一期内容将为您详细解答~ 00203 張先生校正楊寶學易傳二十卷(宋)楊萬里撰 (宋)張敬之校正 宋刻本 鄭希聖、朱良育跋 國家圖書館藏 《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 是个啥意思?? 那么,这个长长的书名《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并不难理解。此书初名《易外传》,谓与《易》程传相表里,后去“外”字而成《易传》。 再说此书的作者杨万里。那首朗朗上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便是这位仁兄所写,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实在很难想象如此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同时也是严谨的经学大师。实际上,杨万里对《易》极为重视。南宋嘉定二年(1209)八月十六日,杨万里的儿子杨长孺在《进书状》中说:“照对先父故宝谟阁学士杨万里生前所著《易传》,盖自淳熙戊申八月下笔,至嘉泰甲子四月脱稿,阅十有七年而后成书。平生精力,尽于此《易》。”可知杨万里作《易传》始于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脱稿于嘉泰四年甲子(1204),潜心研究凡十七载寒暑。其内在的原动力,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说: 杨氏以为“《易》者,圣人变通之书,惟中为能中天下之不中,惟正为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而万变通。” 足见杨万里传《易》是为实现其人格价值,求其中正而已矣。 杨万里像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名其书室为“诚斋”。杨万里以宝文阁侍制致仕,又进宝谟阁学士,故而书名中的“杨宝学”实际上即是宝谟阁学士杨万里的缩写。又由于此书为其门人张敬之所校正,故又称《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这个又长又拗口的书名就是这样得来的~ 凭啥说它是宋本? ——不可不看的两篇跋文 宋刻元刊在古籍中极为珍贵,那么,专家们又是凭什么判断这部《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是珍稀的南宋刻本呢?除了这部书采用竹纸印造,字体颇有柳公权笔意,与南宋闽中刻本极其类似以外,卷末还有两篇跋文,也为我们也提供了不少难得的版本信息~ 右《誠齋易》乃舊本也,鬻書客潘生所售余者,置諸巴焦林中讀書處。時至大二年龍在已酉端陽日,鄭希聖謹志。 (書末,後鈐“鄭氏希聖”“三家邨芭蕉林下散人”印) 最早在这部书上写跋的人是郑希圣。他是位宋末遗民,入元不仕,于是避处林间,颇有些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的情怀,从他钤印的这枚“三家邨芭蕉林下散人”的印章就可以看出一二端倪。 郑希圣“三家邨芭蕉林下散人”印 但更重要的是跋文中所提到的时间,至大是元武宗海山的年号,二年(1309)距南宋亡国也只有短短31年。此时的郑希圣称其所得“《诚斋易》乃旧本”,显然应属宋刻无疑。 待到入明以后,此部书又辗转归于朱良育之手。这位朱良育又是什么人呢?他是明代正德年间的一位贡生,字叔英,吴县(今属江苏)人。他在收藏此书后,也写了一段跋文: 楊萬里《誠齋易傳》二十卷,自淳熙戊申至嘉定甲子,凡十七年始脱稿,前後序文,皆公手筆。其説本之伊川,而多引史傳事證,蓋象數之學蔑聞焉。嘉定元年,臣僚申請得旨,給札其家鈔録,宣付秘閣。此本紙札精好,真三百年物也。書後有元人鄭希聖題字,在至大二年已酉,拒今二百八年矣。予得之祝希哲,希哲得之朱性甫,性甫得之南園俞氏。知其爲俞石澗先生家藏。嗚呼!凡法書名畫流傳人間,君子付之煙雲過□□□□□□言也。是果人之玩物乎,抑物之玩人乎?追慕古人,感慨繫之。正德十一年丙子夏四月三日,吴郡朱良育叔英書於西崦草堂。 (書末,後鈐“吴郡西崦朱叔英書畫印”) 朱良育的跋文明确记载于“正德十一年丙子夏四月三日”,从正德十一年(1516)往前推三百年,正是南宋嘉定九年(1216),即此书进呈后的第七年,这部书的付梓时间大概应在其时。 此外,朱良育在跋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俞石涧先生。俞石涧名琰,字玉吾,与朱良育一样也是吴县人。这位两百多年前的同乡在南宋宝祐年间以词赋著称,宋亡入元以后同样不仕,傍居石涧,学者称其为石涧先生。俞石涧也是一位《易》学的狂热粉丝,生平邃于《易》,于《易》学的各种著作、各种版本搜罗殆尽,积数十年之功而成《周易集说》及《易图纂要》。这部《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为俞氏所藏,应当自在情理之中。南宋宝祐年间距离宋亡尚有二十余年,如果俞石涧果在此时入藏了此书,则此本为宋刻更是毋庸置疑。 除了以上种种曲折的掌故外,这部《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还钤有“东吴毛氏图书”、“子”、“晋”、“徐健庵”、“乾学”、“汪士钟曾藏”、“杨以增印”、“宋存书室”、“东郡杨绍和印”、“杨氏海原阁鉴藏记”等印,迭经元郑希圣,明朱良育、毛晋,清徐乾学、汪士钟、杨以增等名家收藏,实可谓书林之佳话! 题跋整理│國家圖書館 郭晶 提要撰寫│國家圖書館 李致忠 編輯改寫│趙洪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