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捕手,或曰给疯子收拾残局的人

 昵称535749 2017-03-15
2017-03-15


导读

就像我们总是感叹旧时代的大家们不复存在一样,天才的编辑也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在群星灿烂的时刻闪亮登场,你说不清到底是天才因他而出现,还是他因天才而辉煌。

像是谈判。他们坐在桌前,盯着厚厚一大摞手稿。沃尔夫有点儿神经质地吸了口气,那眼神分明在说:你敢动哪一句,我都会和你拼命!删掉300页!珀金斯沉静而斩钉截铁。

这是一个有些沉闷的男人,无可挑剔的好编辑,好父亲,诚实坚定,却有些刻板拘谨,应该不算风趣幽默那一类。如果说天才和疯子一步之遥的话,珀金斯就生活在一群“病人”中。不,不是简单地生活,而是深深地“介入”他们的生活,帮助、支持或者说引领着一群病人。

电影《天才捕手》剧照电影《天才捕手》剧照

海明威,除了酷爱短句子,喜欢站着写作之外,还擅长钓鱼、打猎、酗酒、玩枪。他以桀骜不驯的硬汉自居,最后在癌症的阴影下,擦枪走火,射中了自己。

菲茨杰拉德,少年成名,《了不起的盖茨比》赚来的版税收入,远远不够他和妻子泽尔达的奢侈生活,以及泽尔达出入精神病院的费用。最终陷入写不出作品——酗酒——无法写作的恶性循环中。

沃尔夫,书稿总是越写越长,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场景能写出80页,不是处于奋笔疾书的癫狂中,就是深陷在害怕自己写不出来的抑郁里。

《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太阳照常升起》《死于午后》……这些杰作背后,站着一个完美的编辑,不太为人知。而那些作品的作者,早已大名鼎鼎。在文字的世界里,他们是天才;在凡人的世界里,他们是疯子,亢奋与抑郁交替,自负与自卑并存,夸夸其谈与无所事事间或,他们写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作品,也过着凡人不能承受的生活。只是,天才不可能永远在云端,他们总是要面对生活里的麻烦——他们制造的麻烦比普通人多得多,比如,拥有天才的大脑却永远长不大,过分自信而傲慢偏执,极端自我以致不可理喻。

还有,往往都是猎艳高手。海明威一生有四任妻子,与之纠缠的女人更多;很多人都说杰茨菲拉德毁在了泽尔达手里,为她负债累累,因她焦虑不安,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写作生涯。沃尔夫则“征服”了一个大他许多有家有孩子的女人,又时不时弃她而去,于是上演吃药自杀与持枪杀人(均未遂)的闹剧。

本来就够乱的,几个天才们偏偏又都有交集,相互不服气,甚至当面龃龉。海明威说杰茨菲拉德:“司各特当时看起来像个孩子,一张脸介于英俊和漂亮之间。……但是那漂亮却来自色调,来自那非常悦目的金发和那张嘴。那张嘴在你熟识他以前总使你烦恼,等你熟识了就更使你烦恼了。”

沃尔夫更是闯入珀金斯特意为杰茨菲拉德夫妇安排的家宴,当着刚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泽尔达的面,笑话杰茨菲拉德写不出作品。

而在这一片混乱中,珀金斯总是那个收拾残局的人。杰茨菲拉德缺钱花了,他给他预支稿酬或者私人赞助;沃尔夫的书稿越写起多,像是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天,他毫无犹豫地砍掉枝枝蔓蔓,把越跑越偏的作者奋力拉回正轨;海明威被“恶评”激怒,怒气冲冲地几乎决定“再也不出版任何该死的东西,因为不值得为评论界那帮‘猪猡’写作”,他向他保证,那些评论文章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你写作的质量就是事实,谁都损害不了,即使有损也是暂时的”。

麦克斯·珀金斯(1884-1947)麦克斯·珀金斯(1884-1947)

一个有故事的人的一生,竟然不能完全放进一部电影里。我坐在影院里看这部《天才捕手》,完全是因为麦克斯·珀金斯的传记《天才的编辑》。这是一个有歧义的书名,因为你不知道是说编辑是天才,还是说那些天才作者的编辑,没等读完就会发现,其实对于珀金斯而言,两者兼而有之。

那个老派时代的老派编辑。就像我们总是感叹旧时代的大家们不复存在一样,天才的编辑也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在群星灿烂的时刻闪亮登场,你说不清到底是天才因他而出现,还是他因天才而辉煌。唯一能肯定的是,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那些杰作。

电影里,当沃尔夫忐忑不安地走进出版社愤世嫉俗大放厥词之时,其实心里很是害怕自己的作品被拒绝,显然,他已经不止一次承受这样的打击。珀金斯一句“我们打算出版你的书”,让他在惊诧之后落泪。而这,才刚刚是开始。接下来的编辑出版工作,远不是原先想像得那般简单。

《天才捕手》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如同它的男主角一样内敛、波澜不惊。从家到出版社的火车上,珀金斯像是永远在看书稿。他将沃尔夫当孩子——珀金斯有五个女儿,曾经很羡慕海明威有了个儿子,而沃尔夫却抱怨他篡改了自己的作品!

《天才捕手》剧照《天才捕手》剧照

这是影片着力展现的对立和冲突,其他的人,海明威,杰茨菲拉德退为配角。而实际上,珀金斯与他们,尤其是与海明威有着更深刻的交往,不仅仅他们三个,还有那些如今我们并不熟知,在那个时代曾辉煌一时的作家们,伍尔德·安德森、詹姆斯·琼斯、玛乔丽·金楠·罗林斯、南希·赫尔……

他们的故事要去《天才的编辑》里寻找,那里面的故事远比电影丰富得多。传记里的珀金斯也更为丰满,他的遗憾恐怕不只是没有儿子,作为一个有着如此敏锐鉴赏力、文字把控力的编辑,他却从来没有尝试过写作。他深受自己的女儿们,但同妻子的婚姻生活却谈不上美满,有一个红颜知己,写信的时候远远多于见面。

珀金斯与伊丽莎白·莱蒙的书信集珀金斯与伊丽莎白·莱蒙的书信集

确实,也有出版社之间的商业竞争,寻找作家推出杰作也会给编辑带来收益。珀金斯的超人之处并不在于商业的成功,相比杰出的出版人,他真的更是一个天才编辑,发现你的灵感,帮你找到写作的方向,鼓励你坚持,然后退出你成功的环光之外。

编辑是站在作者身后的人。好编辑在成就作者的同时,成就自己。

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本文原标题:《“病人”们站在了聚光灯下,天才捕手退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