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为什么说“一辈做官,十辈打砖”?

 盛_王_朝 2017-03-16

为什么俗话说“一辈做官,十辈打砖”?

○许石林

俗话为什么说“一辈做官,十辈打砖”?

按:此言一是总结,二是诅咒,三是警戒。

总结——人当官享威福,都是用辛苦奋斗、付出代价换来的,即挣来的——旧戏如杨家将常说,我杨家的功劳是牺牲了多少亲人的性命挣来的云云,即此意。人有贤愚之分,父祖辈以功劳做官,享威福,而荫及妻子、泽被儿孙。子孙若争气,能继承父祖的志气、延续其功业,所以福泽延绵,保泰持盈。但这样的家庭,自古以来都非常非常少。绝大多数,是跟着父祖享受福荫,却在父祖在世的时候,子孙就有下坡路的走势。盛极而衰,自然之理。“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多数当官的后代子孙,不愿意吃苦,逐渐失去了先辈的血性和意志,也见识了当官的滋味,看够了、看头了,也没劲儿了。

我的同乡某书法家,曾对我说:我不炒作我的字,不让自己的字太卖钱。字千万不敢卖得太贵、价格太高。现今卖字画,你先要成为名人,而名利都是要争夺的,争夺就像狼狗咬仗一样,一不留神这个鼻子被咬掉了半块、那个耳朵被撕下一只,难看得很,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可弄那事做啥呢!再说,儿女有他们自己的工作,现在这工作都很辛苦,挣钱不容易。你写字卖钱,儿女时不时在你这儿拿一两幅字,随便一卖,比他们上班工作来钱容易,就不想工作了,好逸恶劳、避难就易是人的天性,你能养活他们几辈子?

诅咒——当官者,掌握权力,能影响他人命运,所以府署毫厘之决断,庶民或蒙千里之谬诬。稍微不慎重,就造孽。而因果报应,殃纠报在子孙。所以,古代有贤明的官员,每逢决断,彻夜难眠,生怕因自己不慎重,误人造孽。所以,当官之难,首要在能积善。(见鹭江出版社《清风明月旧襟怀》)

警戒——一辈做官,与十辈打砖,并非必然因果逻辑。只是形象比喻。除上述二者意思以外,更重要的,是警戒官员及子弟儿孙,以承受其威福为耻,以不坠父祖之志为荣。宋朝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耻以父任得官”,坚决不跟随父亲住在京城,他自己住在老家乡下读书,终于以自己的能力考中进士,皇帝为了示天下以公平,还将李宗谔的名次故意降低了,因为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宰相的儿子,尽管自己很争气,不愿意沾父亲的光,可毕竟免不了沾光,至少让天下贫寒出身的读书人很可能产生误解,所以,皇帝故意降低了他的名次。(见鹭江出版社《桃花扇底看前朝》)

俗话为什么说“一辈做官,十辈打砖”?

俗话为什么说“一辈做官,十辈打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