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苏州游学丨洞察未来战略,探究企业家精神

 Danliel88 2017-03-16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

萨伊说:把经济资源从生产力较低、产量较小转化为生产力较高,产量更大的人。

马歇尔说:企业家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

彭罗斯说:企业家的事业心和对风险的态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企业家的事业心包含承担风险的意志,探索避免风险的热情,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把利润的追求当成自己的伟大使命。


2017,基业长青·苏州游学

名师引导  亲身体验

探究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洞察企业发展未来战略

使基业永续


企业参访篇

深度交流

德胜洋楼

3月8日

今年,“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双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与此应景,本次基业长青·苏州游学的第一站,学员们来到了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美式现代木结构住宅的研究、开发设计及建造的公司,从办公、住宅小区的设计到管理,无处不体现着它的工匠基因。然而,除了是国内第一家从事现代轻型木结构房屋施工的企业,德胜更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它的企业管理模式。

透视·德胜         

这是一家被哈佛大学商学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纳入管理案例的企业;

这是一家每年近万名企业家参观学习的企业;

这是一家被中国地产巨头、科技巨头万科、华为学习的企业;

这是一家员工流失率为零的企业;

这是一家员工上下班不用打卡,报销不需要领导签字的企业

这是一家员工近千名,管理层只有13人的企业;

这是一家年营业额近8个亿,仅有一位销售专员的企业;

这是一家严格应用“仆人式领导”管理系统的企业;

中国首家把农民工培养成高度文明的产业化工人的企业;

中国首家被国际著名管理学家河田信教授誉为“福特管理体系”、“丰田管理体系”齐名的世界三大实体经济管理体系之一的企业。”


关键词一:工匠基因

3月8日,基业长青七八期学员伴着和风暖阳来到了本次游学的第一站—德胜洋楼。德胜旗下公司数家,参访首先从它建造的著名美式木结构住宅小区“波特兰小街”开始。这个曾经是德胜办公场所的小区,无处不透露着德胜基因里的“工匠精神”。样板房里,小到厨房的置物柜,大到储物间的楼梯,都由德胜木工学校的学生们设计并打造,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关键词二:人文关怀

小区部分保存着德胜的办公区,其中专门为员工设置了医疗救助室,员工餐厅也十年未涨价……这些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体现了德胜的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三:科学化管理

在参观德胜办公区的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德胜员工不多,但没有一个人在玩手机。这不得不提到德胜最重要的特质—德胜模式。它将每个员工的做事标准都进行了模式化,例如上班后将手机放在固定的存放箱,办公室电脑不联网、要上网得去专门的联网区,食堂放置员工信箱、杜绝员工背后讲坏话……这些都有效避免了员工的内耗、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转效率。


关键词四:文化内化

德胜模式中最近令人称道的就是它的报销制度:公司所有员工报销,无论职级,都不需要领导签字这样的制度,外人看来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其实,“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是德胜木工学校的校训,也道出了这个制度背后的原因。把这种口号或者说文化内化到员工的行为中去,德胜的老总聂圣哲可以说是国内企业管理的先行者了。


金螳螂

3月10日

本次参访企业的第二站是连续13年蝉联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第一的“金螳螂”。说起金螳螂你未必熟悉,但如果说起它做的项目,心中立刻会生起“哦,原来是它做的”念头。金螳螂的项目向来以高端著称,例如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北京APEC 峰会官邸别墅、杭州G20峰会主会场、上海中心、南京青奥中心、南京牛首山佛顶宫、无锡灵山梵宫等顶级工程……

一进入金螳螂,立刻被大堂的恢弘大气震慑住,流淌着建筑装饰血液的金螳螂在自己大本营的装修装饰上也颇费匠心。大堂十八米的层高,可以体会到金螳螂宽大的气魄胸怀;大堂左侧石头与流水的装置艺术,透露出金螳螂“饮水思源,生生不息”的价值理念;环形的楼梯造型,象征着拥抱客户的服务信念……家装行业重在格局、赢在细节,仅凭第一印象,金螳螂就扎扎实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参观完本次金螳螂,接待学员的是金螳螂联席总裁曹黎明先生。曹总从金螳螂的概况开始讲起,也谈到了金螳螂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谈起未来战略,曹总表示正在寻求新的增长机遇和增长点,也考虑到了转型问题。

精华问答

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家装市场增速放缓,请问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呢?

回答:变革。我们现在提两个概念。16年提得不彻底,当时是“学习,改革,思辨,提升”,今年换提法了,我们干脆谈“二次创业”了。而“二次创业”包括了一些管理机制的变化,不仅是程序的问题,可能就是“换脑袋”了。大环境在变,我们不变不行。


施莱医疗

3月11日

本次参访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基业长青的校友施国平的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基业长青导师戴明朝博士的眼里,施总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企业家。这一天的参访也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位师兄的眼光和胸怀。

在对施莱医疗进行简单的介绍后,施总带着学员来到了几家车间进行近距离观摩。在参观的过程中,学员不断感慨,这里的自动化程度比我们公司要高!的确,施莱在机器的投入不遗余力,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抛光机等机器,自己也在不断自主研发生产机器,通过这一点,也能感受到施师兄的长远眼光和战略野心。

施总与许多企业家一样,面对时代的快速变化,也对现状和未来战略困惑摸索。就如他这次的主题一样,“敢问路在何方”,大概说出了许多企业家内心的心声。不过对于未来战略,施总却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行业现状: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高端市场被大品牌占领,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地位:末梢采血器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一梯队;手术器械产品居全球二三梯队。


最高战略:安全Safety


未来战略选择

1、坚持细分产品寡头之路

风险:新技术突破,消费(采血)方式改变

2、医疗耗材领域综合供应商,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风险:无法把控新技术的突破所带来的产业影响,管理水平要求高

最终选择:1+2


精华问答

问题:您认为施莱医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回答: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追问:您的目标是什么?

回答:在末梢采血领域成为全球一流的公司。


施莱医疗

施莱医疗创建于1993年,作为国内第一家专门生产采血针耗材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施莱医疗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糖尿病系列产品和外科手术刀系列产品,主打的安全针产品已成功进驻国内众多三甲医院和国外医院,并成为国际知名血糖仪厂商的配套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施莱末梢采血产品和外科手术产品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目前稳居全国第一。



名师风采篇

学习思辨


本次游学邀请了三位知名导师授业解惑,分别是上海交大EMBA教授、知名战略专家黄博士,基业长青课程主讲教授、知名企业家苏教授,交大海外私董会教研室主任、素有“私董会狂人”之称的何老师。

黄博士主讲“战略思维”,从“柯达”的案例出发,由此演化出“战略概念”的重要性。黄博士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将企业问题用理论原理解释,在个性中找到共性,引导学员正确认识企业战略问题,对症下药。

苏教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还是基业长青课程最受学员欢迎的导师之一。这次苏教授带来的课题“企业家精神—胸怀决定领域”,从一句“什么是企业家”开始,以自身经历为案例,教导学员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

何老师作为国内私董会模式的探索者也担任了本次苏州游学的班主任。不仅在第一天德胜洋楼参访后与学员进行了简单的私董会交流,在游学的最后一天也就总结和收获与学员们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并且让每位学员讲述了自己企业经营的目标,已经对达成目标的路径规划。无论是方向还是具体实施措施,何老师都充分给予了学员们思考的空间,并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目标和方法的能力。

导师金句

学习最忌讳的三件事:一、器覆(抗拒受教),二、器污(想法太多),三、器漏(缺乏专注)——苏教授

大富找方向,小富找方法。——苏教授

只要有奉献意识,就一定会找到路径。——何老师

别人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何老师

企业战略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纲领性意义,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战略管理观点和方法,企业该如何有效选择?通过这次苏州游学,从导师交流到企业参访,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摒除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引导基业长青的学员自己寻找企业发展新路,学以致用,在探索的同时理解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和条件。

探索不息,学习不止,基业长青教给学员的不仅是企业成功的模式,更是如何成功的思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基业长青,在基业永续的路上,结伴同行。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