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是古已有之的习俗。“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历来诗人们描写登高的诗词佳作也不在少数。我们从小熟识并记忆在心的那一首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便是重阳节登高。今天这个重阳节,绝大多数人都忙于工作或学习,登高远眺似乎已成奢望,那么,就让我们去往唐诗宋词中,跟随诗人们一同登高临远以贺佳节吧。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老年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穷愁潦倒,却依然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千载而下,登高诗中必须推为卷首。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这是青年李商隐登高。纵有小人谗伤,仕途受阻,但难销我高远抱负和狷介品格。登高临远,睥睨世上一切的谗佞小人。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贬谪中的柳宗元登高。知交四散,各贬穷乡,音书断绝,密雨惊风中登楼远眺,真乃范仲淹所谓“感极而悲者矣”。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是悠游中的杜牧登高。江涵秋影,新雁初飞,人生多忧、生死无常,与其流涕伤逝,不如与客携酒,徜徉于青山绿水间,何其乐哉!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隐士孟浩然登高。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均为千古佳句,摹写物象,超然入神。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登高。重阳日勉强登高,非独为佳节思乡,更多还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言简意深,情韵无限。 上汝州郡楼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这是中唐边塞诗人李益登高。暗淡黄昏,鼓角悲凉,旧地重游,城郭依旧而人事全非。诗人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山河泪下。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 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登高。慷慨悲壮,豪情勃发,通往洋溢着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调,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殊为少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