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处世思想梳理

 自然学派 2017-03-18
 

老子处世思想梳理

 

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老子所说的“难得之货”,可以说世上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这个东西引起的。

 

什么是难得之货呢,稀有之物肯定就难得,比如天然稀有的东西,或者制造成本太高而导致稀有的东西,或者被完全垄断并被人为地控制数量而稀有的东西。除了珍稀的物品之外,本身不那么珍稀的东西,但是如果总数量惊人的话,加在一起也就是难得之货了。此外,也包括官位权威,名声等等更加虚妄的东西。总的来说可以用“功名利禄”来概括。

 

一般来说,难得之货并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对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真正的意义。我们最需要空气,几分钟不呼吸就活不了,但是空气充满天空,毫不费力就能得到。而宝石呢?说实话是什么用都没有!除非你把人傻钱多之人的攀比炫耀、吸引更傻之人的羡慕目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当作一种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难得之货完全是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创造出来的:对于已有的稀有之物,总会有很多人绞尽脑汁给它赋予各种“意义”或“象征”,惹得人们趋之若鹜;除了已有的稀有之物,人们还人为制造稀有之物,再进行各种美化和包装,以“制造”需求,让它变成难得之货。反过来看,也有很多富得流油闲得蛋疼的人,绞尽脑汁寻找难得之物供其炫耀攀比以满足其虚荣心。

-------------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难得之货呢?“物以稀为贵”,这是人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并早已接受的观念,然而老子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我们要“不贵难得之货”!怎么能不贵呢?你看轻它不追求它,它就不贵!反之,你越追求它,它就越贵。

 

那么为啥不要追求这些东西呢?

 

首先,当然就是因为它难得,太费劲了!为了追求难得之货,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把身体累垮了,精神弄疲惫了,而且,把亲情,友情,爱情都给耽误了,甚至有时候还要出卖这些东西!代价太大,意义或用处却不大,得不偿失,何必呢?

 

有人说了,我就不怕代价大,我就觉得那东西意义很大,你管得着吗?

那么请看第二条,风险太大。为了得到稀有难得之物,人们必须彼此争夺,可谓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玩儿命就是最终手段!意义再大还能有生命的意义大吗?

 

有人又说了,我还就不怕玩儿命!世界上就是有东西比命更值钱!

那么请看第三条,“执者失之”。很多东西你虽然暂时得到了,但是还有更多人惦记着呢,你想踏踏实实地享受是不可能的,“金玉满堂,不可长守”。就算你带到坟墓里去,也会被摸金校尉给倒出来!

 

有人又说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那么请看第四条:欲壑难填,你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贪欲。你刚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在这里满足了一下虚荣心,可是回头就有人拿出更难得的东西来刺激你!填无底洞的行为何其愚蠢呢?与其填无底洞,不如把洞加个底儿!

 

      有人又说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就喜欢这么无止境地追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那么请看第五条,人类这种为了贪欲而进行的争夺,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局部问题或短期问题,而是构成了一个复杂难解的巨大而长期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矛盾不断积累扩大,最后就会造成社会危机,整个社会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崩溃。覆巢无完卵,争斗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所有人的灾难!在古代就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生灵涂炭,在现代就是频繁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最后也会演变成战乱。可以说,由于人们为了贪欲而互相争斗,引发了无尽的纷争,从小打小闹到世界大战,无不源自人们的贪得无厌!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必须结束这种争斗!

因此,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虽然违背了“常理”,让人一时无法接受,但却是至理名言,不可不察!

 -------------

 

懂得了“不贵难得之货”这个道理,那么自然就可以戒除贪欲!所谓贪欲,就是指对这些难得之货的欲求,老子说的清楚,“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绝不是让你把任何欲望都戒除。

 

懂得了戒除贪欲,自然也就懂得了老子所说的“不争”,“不先”,“无执”。

所谓“不争”,就是指不争难得之货,不为贪欲而争!不争,不等于任何东西都不要,不等于不活,不等于不求活得快乐。我们生活所真正需要的东西,适量的物质财富,基本的社会地位,这些当然是必须追求的,我们只需注意“知足常足”,“知止不殆”,“俭”的道理,懂得适可而止就可以了。因为这些东西如果过量了,也就变成了难得之货。

 

所谓“不先”,是与“不争”紧密相连的,要想与人争名夺利,抢到难得之物,就得占有一个好位置——先。近水楼台先得月,跑在前面的人才好抢到东西。所以,“不为天下先”,绝不是故步自封,不敢创新,不敢第一个吃西红柿!而是不抢先争夺难得之货!而是不要看到利益就抢第一个占第一排。

 

“无执”,这也是对难得之货而言的,根本就不欲,不抢,更别说“执”了,“无执故无失”,谁爱要谁要去。

 

我们不争,不先,无执,自然也不需要智慧机巧,不需要动用阴谋诡计,这就是老子说的“弃智”,这不是让你变傻,而是要你扔掉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那一套花招罢了。

 

老子所说的“不争”后面还有“莫能与之争”,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后面还有“后其身而身先”!这就说明老子也是有更高追求的,这个追求是什么呢?就是成为“官长”,成为真正的领袖!这才是老子要让别人想争也没办法和他争的东西,别忘了《道德经》是圣王之术,讲的主要是治国之道。

 

心中没有贪欲,不争难得之货,不为了抢难得之货而争先,就能踏踏实实享受生活了,如果在此之上能心怀天下——“以百姓心为心”,“贵以身为天下”,谋求大众的公益,那么当然就是大家公推公认的领袖,谁能与之争锋呢?当这种领袖,又有什么危险呢?

 

有人说了,这老子不也是很虚荣吗?当领袖谋公益,说白了也是为了虚名啊!其实不然,首先,不去满足个人贪欲,这是个人保平安过幸福生活的要求,不当领袖也得这么做。而谋求公益,是得到私利的最佳途径,甚至是前提。国家稳定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任何人都会从中受益,当然也包括领袖自己。反之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领袖又怎能独善其身?更何况,就算也有为了虚名的成分,这么做也没有付出昂贵代价,没有冒什么风险,有何不可?

 

--------------

 

接下来看“无知”与“不学”,这也与难得之货有一定关系。很多的难得之货,都是我们学来的!我们本来不知道这个难得之货有什么用,有什么“好”,甚至无从分辨难得之货的真假,这时候就会有人来教育我们很多“知识”:首先嘲讽你是个“土包子”,没见过世面;然后告诉你这个东西具有何种重要意义,而且是多么的美好!实在不行就露骨地告诉你,这东西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财富的符号!你看看某某富豪就用它,某某明星就用它!对于这种知识,我们就不应该学!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为编造的知识,尤其是如何治国安邦平天下的知识。比如说三纲五常,比如说一定要维护好等级尊卑而不能乱套。。。总之,统治者为了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居先)和既得利益(难得之货),不但用武力进行镇压,还要不厌其烦地对百姓进行“教化”,这些教化的内容中有很多就是违背人性违背自然规律的,至少是没有抓住根本的道。这些知识其实跟难得之货也有联系,争抢难得之货就要产生纷争甚至动乱,而这些知识就是企图在争抢难得之货时还要建立起一套秩序,消除动乱,这当然是徒劳的。数千年的混乱纷争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这些知识,我们也不应该学。

 

总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能力不断提高,但也捏造了不少错误的、有害的知识,学习了这些知识并付诸实际,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过失,甚至造成灾难。而抛弃了这些错误知识,反而会越来越接近道!因此,老子所说的“绝学无忧”,“绝圣”,绝不是让你啥也不学啥也不会!而是不学习错误的,违背于道的知识或者所谓“圣贤”之书。老子说的清楚,“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那就是说,别乱学,先看看那知识用起来怎么样!或者说,先看看那些过失,错误,灾难都是因为运用什么知识而造成的,然后绝不学习、抛弃这些知识即是求道。这就是所谓的“为道日损”,反之就是“为学日益”,错的东西越编越多,你就学去吧,没完!

 ------------

 

懂得了“绝学”,“学不学”的道理,懂得了“无知”是无什么“知”,那么也就知道“无为”的含义了。无为,当然不是啥也不干,而是不要做错了,别做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比如追求难得之货)。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当然就不会失败,“无为故无败”,就能“无不为”。而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当然来自于人为编造的虚假错误知识!要想“无为”,就要“无知”和“不学”。

 

不欲,不贪婪,不想要难得之货,就不必成天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心里想的杂事儿就少,就会纯真自然,这就是心“虚”;无为,不妄动,不乱动,就会显得稳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自然就是“静”。 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意义所在。

 

懂得了无为的道理,就会对自然规律产生敬畏之心,做事就会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违反了道,这就是“不敢”。而“敢”就是“为”的代名词,就是蛮干的意思。对自然规律产生敬畏,就会看到自己一人之力的渺小,就不会“自大”,而是“不宰”,“为而不恃”。

对自然规律充满敬畏,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心中就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反而看轻一时一地的得失,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知道暂时忍耐和退让,但是自己的目标却不会改变,而是积蓄力量不懈努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就形成了外柔内刚的处事风格,这就是老子的柔弱之道,它绝对不是一味的软弱,因为老子所推崇的道是天下最大的、最绝对的东西,只不过它有一个柔弱的外表罢了。而反过来,一味逞强不知隐忍,往往是内心虚弱的表现,这种刚强是被老子判决的“死之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