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多明媚 硕果满枝头——融水苗族自治县各乡镇“十二五”发展亮点掠影 2011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各乡镇围绕县委提出的“以资源换产业,以‘三化’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不断克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持抓党建、明思路、搞设施、保民生、抓产业,使大苗山千村万寨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为“十三五”融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融水镇 ——融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二五”期间,融水镇按照“突出改善民生、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建设生态中心城镇”的工作思路,推行“一线工作法”和镇干部“包村工作制”,使全镇农业继续朝着产业化方向华丽转型,涌现了多个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其中,促成农业土地流转2万多亩,建成蔬菜、水果、养殖等示范基地26个,引进了新三板上市公司广西禾美等农业龙头企业4家,保证了全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建设的有序推进;结合“美丽融水 清洁乡村”活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活动,加大农村交通、水利、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使AAAA级景区贝江吸引力不断增强,鲤鱼岩屯成为全县婚纱摄影写生基地,古选屯成为全县特色农家休闲旅游最多的村屯,为县内外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永乐乡 ——柳北地下党革命根据地。按照“抓党建促发展、抓项目促稳定、抓产业促增收、抓文化促和谐”的工作思路,依靠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毛潭种羊繁育、北高万羽蛋鸭养殖、兴隆水果种植、荣山村香芋种植、洛西村香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等八大农业基地,实现了村村有示范基地和重点产业的目标,形成了现代农业雏形。加快村屯的水泥道路和文体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密切村屯各族群众之间的联系,使昔日的“柳北革命根据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13年至2014年榨季,仅甘蔗一项全乡人均收入2000多元。201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78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和睦镇 ——柳州、河池“两市四县六乡镇”交汇地。“十二五”期间,和睦镇按照“农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 的三大战略,把“甘蔗为主,果畜桑为补”作为农业产化发展思路,推动农业产业亮丽转型,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着力和睦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园区一期“三通一平”工程和园区二期建设,工业园区已与17家企业签约、招商引资达17.18亿元,其中9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作为广西重点建设的集镇,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硬件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投资1518万元建设的政和自来水厂结束了社区近万人长期以来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融江水的历史,满足镇上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四荣乡 ——融水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乡镇之一。“十二五”期间,四荣乡以融水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努力打造立体型乡村生态旅游,形成了以四荣乡保合村至安太乡小桑村道路为中心,南起落久水利库区(正在建设中)、北至元宝山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旅游带,乡境内的龙女沟、田头苗寨、小东江等景点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龙女沟景区2014年成功升级AAAA级景区后,四荣乡积极引进金融部门采取贷款融资的方式扶持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元宝山金秋烧鱼季”旅游活动,建成禾花鲤养稻田养鱼示范基地1360多亩;推进柳州市乡愁文化示范项目建设,种植“千亩桃园”,完成部分小东江、归报等村屯的风貌改造,使乡村旅游更有品味、乡愁更为立体,更上档次。 香粉乡 镶嵚在贝江源头上的一颗苗乡明珠。“十二五”期间,香粉乡以自治县旅游“创特”为契机,不断完善景区景点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业升级提档。完成各个旅游景点标识牌设置;雨卜苗寨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柳州市十大精品乡村”;建成田塘汽车自驾游营地并正式对外开放营业、田塘成为三星级旅游乡村;完成毛坪旅游点接待楼、卜令屯污水处理系统和人饮工程建设,开通政府驻地至三友瀑布三级公路,启动建设古龙坡、三友景区的旅游开发项目和香粉至毛坪三级公路、雨卜二桥。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禾花鲤标准化养殖、林下养殖、毛竹低改、百合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2015年全乡旅游总产值约1500多万元、禾花鲤养殖4650亩。创新基层组织“五会治屯”管理模式,龙拱屯村民通过理事会统筹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农户家中—屯垃圾池—中转站”的垃圾处理“龙拱模式”,成为自治区住建厅向全区推荐的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之一。 安陲乡 ——“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融水矿产资源富集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代表。“十二五”期间,安陲乡在环境倒逼机制之下,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努力开创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关闭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采选矿企业,对保留的7家选矿企业确保污染“零”排放,使流经矿区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泗维河重现出碧绿清幽、竹木苍翠、风光绮丽的迷人景色。实施乡一批路、水、电、危旧房改造、改水改厕等项目,屯级公路通达率从2011年不足50%升至现在的98%,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山蔬菜、高产油茶、禾花鲤、香牛、野生古茶等特色种养产业,流转土地6000多亩,快速兴起高产油茶、高山葛根等特色产业,群众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安太乡 ——广西第三高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元宝山元宝山旅游的门户。“十二五”期间,安太乡积极实施村寨风貌改造、民族村寨保护、旅游公路建设等项目,多举并重保护和开发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总投入9200多万元的元宝山旅游公路第一标段已完成工程量的90%,第二标段毛路已开通到白坪。规划、完善元宝村、培秀村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农家旅游发展,全乡现有农家旅馆 家,其中完成投资700万元将青山屯打造成人文与山水有机融合的“石上人家”精美画卷,成为漓江画派写生基地,被评为AAA级景区,吸引了众多写生、摄影等游客的到来。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安太乡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五年来全乡建设油茶示范基地1200亩,具有观光旅游体验功能的稻田养鱼示范基地800亩。 洞头镇 ——2015年撤乡建镇的黔桂两省(自治区)接边重镇。“十二五”期间,洞头镇加快集镇建设、交通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公路通屯率达100%,启动了“罗城至洞头”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完成了“洞平”县级联网路段的硬化工程,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实施通屯水泥路21条,结束了该镇内公路网络不联通的历史;巷道硬化52个屯,全镇自然屯巷道硬化率达83%。编制《洞头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商贸特色中心集镇规划与建设方案,规划建设洞头新区,新区内坪宝生态小广场建设初具规模。积极传承和繁荣民族文化,做到“村村有文艺队、季季有文体活动”,甲朵村高埂芦笙队应邀参加广西电视台第17届全国模特之星总决赛表演。重点打造的“二月二”花炮节已被列为自治县十大“苗族系列坡会群”之一。 怀宝镇 ——贝江河畔的一颗物产富饶的璀璨明珠。“十二五”期间,怀宝镇坚持“大林业,新城镇,特色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以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产业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了环镇道路和怀宝新区道路硬化,实施怀宝临江苑、宝福苑旧城改造和怀宝新城开发区的建设,并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涉及林地面积3300多公顷,灵芝、百合、黑香猪、大鲵、野山猪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惠及农户近千户。目前全镇灵芝种植2500亩;禾花鲤标准化养殖基地1560多亩;黑香猪标准化养殖年出栏超过6000头。 三防镇 ——红色革命根据地、融水苗族自治县“母亲河”贝江发源地。“十二五”期间,三防镇坚持民生和发展两大主题,以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斐然。实施巷道和渠道硬化、小河流域治理工程、水泥路建设、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泥路已经覆盖大部分村屯;实施三防“五个一”工程,街道、人行道、排污系统及路灯等公共设施得到配套完善。重点挖掘“三防香鸭”品牌效应,全镇年均出栏香鸭12万多羽;继续发挥杉木产业及林下产业优势,规模化发展灵芝、山羊等特色产品。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015年“三月三”歌节得到广西电视台及广东电视台直播宣传。 汪洞乡 ——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融水苗族自治县“母亲河”贝江发源地。“十二五”期间,汪洞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施公路、人畜饮水等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全乡90%的自然屯修通了水泥路。以村干部“创业带富工程”为平台,实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高山生态蔬菜,成为全县高山生态蔬菜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推进“五会治屯”管理模式,腾合村被评为第六批柳州市唯一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着力“平安汪洞”建设,深入开展信访维稳大接访活动,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和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全乡大局稳定。开展在“清洁乡村”建设“比、学、赶、超”活动,村屯清洁卫生到位,3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1个村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 同练瑶族乡 ——政府所在地海拔在广西最高的乡镇之一。“十二五”期间,同练乡瑶族乡以“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为主要发展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成绩显著。发挥高寒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供应桂林、南宁等全国各地市场,通过“订单生产”的方式保障备耕、技术服务、销路等环节有条不紊的开展,不断壮大高山蔬菜生产规模。实施“百村建设大会战”、“一事一议”等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乡容村貌变化巨大。注重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2014年10月10日举办了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同练乡瑶族乡首届“盘王节”, 同时举办同练瑶族乡首届盘王节暨农产品展销会,赢得社会各界欢迎。 滚贝侗族乡 ——广西唯一的侗族乡。“十二五”期间,滚贝侗族乡坚持“以项目建设促发展,以农业产业促增收,以民族文化促和谐,建设繁荣美丽新滚贝”发展思路,主攻农业、城乡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成功注册“滚贝老山黑香猪”商标,在县城及柳州市区开设产品专营店,初步形成“滚贝老山黑香猪”产、供、销链条模式,年出栏香猪20000头以上。以三十周年乡庆为契机,加强集镇新区及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水泥路通达率100%,屯级路巷道更化达60%以上,每个村均建成了戏台和篮球场。注重民族文化发展传承和乡风建设,无人看守“诚信菜摊”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报等众多媒体报道。 杆洞乡 ——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和柳州市区最边远的接边乡镇。“十二五”期间,杆洞乡坚持“竹药富民,水电强乡”的经济发展思路,收效显著。大力发展花孖辣椒、厚朴、金银花等特色产业,花孖辣、烧鱼节、百鸟衣拉鼓节、金银花获得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推介,“摩天岭”牌金银花成为该村与柳州金嗓子公司合作的重要项目。先后建设或技改了众鑫电站、小花孖电站、锦洞电站、百秀电站等,全乡九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万多千瓦,初步统计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160万元以上,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百鸟衣”芦笙队多次受邀到福建、广东、贵州等区内外表演,获得广泛好评。以文化为载体推进民族团结工作,获得柳州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 大浪镇 ——2015年撤乡建镇的融水北部山区及柳北三县接边重镇。“十二五”期间,大浪镇以“三柳”高速公路出口互通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大浪集镇新区——融水县融江片的商贸、物流、旅游中心,计划将大浪建设成为三柳高速公路沿线的重点乡镇;实施公路建设项目,行政村水泥公路通达率100%,基本完善屯级路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创立特种珍稀水产品匙吻鲟繁育示范基地、农产品合作社,所产天然无公害蔬菜、油茶等成为柳州市民“抢手货”。将“清洁村屯”与危房改造、村寨防火改造等工作同步推进,解决787户农村无房户和危房户的居住困难,帮助695户农户实施了改厕工程,全面完成30—50户村寨防火改造25个。 白云乡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乡镇。“十二五”期间,白云乡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两大核心任务,加强基层党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处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建设了半坡、元江等民族特色浓郁的异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实现了村村通了泥公路。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全乡灵芝种植面积达800多亩,产品远销县外省外;成立蓝莓合作社,通过政府给予群众扶贫资金和私营业主土地流转两种方式种植蓝莓800多亩,推出蓝莓鲜果原汁系列包装产品,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产业前景看好。 红水乡 ——融水北部山区与西部山区公路交通枢纽乡镇。“十二五”期间,红水乡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环元宝山脚下的一颗“新明珠”。通过茶园低产改造、建立茶叶示范基地等办法,打造红水乡茶叶品牌,全乡茶叶种植面积9200多亩,在2014年中国(上海)名茶评选中,“元宝”牌红茶“元宝红”获得金奖,“金芦笙”牌红茶“红金芽”、绿茶“苗山春”获得银奖。建设红水至安太水泥路红水段,极大缩短融水北部山区通达西部山区的距离。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自然屯100%通公路目标,85%自然屯的巷道得到水泥硬化。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降消”项目,实施卫生改水改厕,组织清洁乡村活动,乡村卫生环境大幅改善。 拱洞乡 ——融水苗族自治县唯一同时拥有“中国经典村落景观”、“中国传统村落”的乡镇。“十二五”以来,拱洞乡凝心聚力抓产业、谋发展,取得了“两茶”产业迅猛发展、传统村落美名远扬的不俗成就。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乡农业产业化初现规模,共种植茶叶6000多亩、油茶1.5万亩,“两茶”年产值约3000万元,其中高武村全村100多户村民连片开发高山茶叶基地1400多亩、年产茶叶10000斤; 龙令村50位村民成立富农油茶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茶5000多亩,在融水县城设立了茶油加工与销售中心。加强村屯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村寨风貌改造,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等活动,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平卯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西首批传统村落目录。 大年乡 ——融水苗族自治县最边远的接边乡镇之一。“十二五”期间,大年乡突出抓好城镇建设、社会维稳、生态乡村这三个重点,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乡2015年底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屯屯通砂石路。开通通往贵州从江县西山镇砂石路,投资570万元新建大年大桥,圆了百年建桥梦。新建大年乡商贸新区,为接边乡镇群众提供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先后实施了高马村高荣屯35户、林浪村林姑屯44户、吉格村新寨屯41户的异地扶贫搬迁。通过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收集与研判、强化矛盾排查与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维稳防线。生态乡村建设方面,投资17.5万元新建35个垃圾焚烧池,投资30万元新建垃圾焚烧站1个,垃圾得到集中处理,大力开展村屯道路、河流、住宅、庭院旁和公共绿地绿化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良寨乡 ——黔桂两省(区)三县毗邻乡镇、融水苗族自治县最边远的乡镇之一。“十二五”期间,良寨乡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科学发展,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14年底,完成了全乡7个行政村水泥路建设,率先在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茶叶、油茶、杉木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紫黑香糯连片种植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新路子,得到市场高度认可。通过黔桂两省(区)三县毗邻乡镇民开展联防协作活动,形成了社会稳定联商联议、违法犯罪联打联治、矛盾纠纷联排联调、事故事件联防联处、信息资源联通联享、平安建设联创联建的良好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作者张耀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