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巽城之美--海尾风光

 侗乡人1961 2017-03-19


遇上巽城

巽城,一个诗意的名字。当我踏上这片质朴的土地时,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呼唤的声音。店下镇巽城村山海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这里不仅有全国最北的红树林、长屿岛、妈祖岛等海上观光景点,大型古居民群以及马栏山古代文化遗址和巽城解放战斗遗址,还有赫赫有名最美的巽城渡。

红树林

红树林,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它仅有各丛树冠露出海面,如同碧波荡漾中的一座座“绿岛”,在水中飘浮摇摆。

低潮时,植株像挺立在海滩上一个个威武的战士,各种水鸟或集群飞翔、或分栖树梢、或独自漫步浅滩、或成群在水面游嬉,海岸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动态景象。

古民居

巽城,一座百年历史的文化名村。现有古民居建筑19处,分布于巽城街、海尾、过溪等处,至今仍然完整保留着诸如施氏大厝、陈氏三大厝、何氏三大厝、林氏大厝等代表着闽东北传统古建筑典范的府第式大型古民居群。




厝多为传统合院式,砖雕牌坊式门楼极其精致,建筑内部齐整规范,中轴对称,规模宏大,布局、采光、通风等处处彰显出科学、合理、实用等多种性能的统一。建筑装饰以原木、原砖、原色为主,檐下及门窗装饰数量众多,简朴精练,历经数百年而不朽。

战斗遗址

除了拥有多处古民居之外,巽城还是解放时期最主要的纪念地之一。何氏宗祠墙上至今仍保存着当年战斗的斑斑弹洞,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

马栏山遗址

早在新石器时代,巽城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村域北部的马栏山遗址是福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石器加工场所。


经科考认定,这是一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出土过大量打制石器,诸如双肩石斧、石铲。 

爱上海尾

巽城渡,又称海尾渡,位于店下镇巽城村海尾,地处巽水入海处北侧、沙埕港内港西岸,其东面有长屿岛为天然屏障,常年风平浪静。

妈祖岛

站在巽城渡口,观山揽海,海风裹挟着淡淡的咸味,浪花轻拍水岸,三两只小舟停靠在海岸边,不远处的小岛上屹立着一座妈祖庙,岁岁年年,护佑着这片海域的打渔人。

妈祖,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是历代航海船工、船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起航前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立妈祖的神位供奉。

海尾

海尾的人是智慧的,海上的生活也是纯粹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风力雨里都坚守着这份岗位,渔夫们忙碌的身影,成了海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是谁在等待渔夫归来,静静等待花开。

红树湾

红树湾,在夕阳的照耀下,宁静而又温馨。

水深处散布着齐整的海上人家,数以万计的网箱枕着海浪轻盈地律动着,正巧赶上有人网鱼,网眼中透出的鳞光与渔民的笑脸交相辉映,又是一个丰收的时节。


乘船而下,穿梭于海上人家,一望无际的大海和一叶孤舟构成了一副水墨画。


夕阳西下,我们的小船“轰轰”而去,拖着长长的涟漪,带着一份对海上生活的流连,碧波荡漾中离开了海尾。回头远望,小岛渐行渐远,那片竹排、那艘小船,还有屹立在水上的小屋或许就是这座海上渔村的全部,美丽风光令人久久徘徊。

图/肖传艾、小鞋子、张建、许平、毛真怡、张小平、王贞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