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脐疗法治疗腹部疾病举隅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4月第3卷第4期(总28期)

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Apr2012,Vol.3,No.4

无效3例,总有效率92%。治疗时间1天1次,每次

30min。疗程最长15天,最短3天。

6临床体会

从临床疗效观察,导平推拿能有效的疏通经络,

清利头窍,具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

用。通过刺激痛点,循经按部取穴以增强镇痛作用。

临床上导平推拿治疗头痛时,应遵循导平治疗

适应症,严格把握禁忌症,对于高血压头痛(血压高

于160/100mmHg)、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及脑肿瘤占

位性疾病所导致的疾病相鉴别以免耽搁治疗,造成

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脐疗法治疗腹部疾病举隅

杨纯新

(河南省开封市联通公司卫生所,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治疗全身疾病,特别是对腹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

本文从脐疗法的源流发展、治病理论基础、治病机理及现代医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治验6种腹部疾病举

例,介绍脐疗法的具体应用,以期抛砖引玉,使脐疗法发扬光大。

关键词脐疗法神阙穴外治法腹部疾病

脐疗法是我国中医内病外治领域的一种古老的

治疗方法,也属于现代医学中透皮给药的范畴。就是

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如:散、酊、糊、膏、饼、丸等敷

于脐部,或在脐部施以物理刺激如:熏灸、热熨、针

刺、按摩、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脐疗法是祖国

医学的瑰宝,早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春秋战

国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肚脐填药、敷

药、涂药等脐疗法的记载,此可谓开脐疗法实际应用

之先河。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也有大量的脐疗法散

见记载,并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

史,是中医学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脐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祖国中医学的经络理

论。肚脐,穴名神阙,即神气升降出入、变化消长的地

方,属奇经八脉中任脉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与督

脉、冲脉、带脉等相连,总任全身气血,内通十二经

脉、五脏六腑,外连皮肉筋骨,四肢百骸,故脐和诸经

百脉相通,阴阳相济,起着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

用。从传统医学理论看,脐部给药有利于刺激穴位,

也有利于药物归经,使药物得以循经直达病所,达到

驱除病邪、扶助正气、康复机体的目的。可见脐疗法

治病的机理:一来自于穴位刺激的作用,二来自于药

物药性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肚脐在胚胎发

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脐部表皮角质层薄弱,

屏蔽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且皮下无脂肪组

织,皮肤与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部皮肤除微循环

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且脐部凹陷成隐

窝,药物敷贴后形成自然的闭合状态,药物得以较长

时间存放,这些均有利于药物穿透皮肤而被吸收入

血,进入血液循环及淋巴免疫系统,发挥药物的全身

治疗作用。再者脐部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

支,在皮肤中脐部神经敏感度最高,药物通过刺激神

阙穴周围的神经,通过神经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

分泌、免疫、消化等各个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

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现代药代动力学证明,

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药物吸收、生物利

用度高,可做为透皮给药的以及缓释长效的理想给

药部位。美国Y.W.chien的研究表明,药物经脐部给

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可见,现代医

学理论也是支持脐疗法能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的。

脐居腹部正中,腹部疾病接受脐疗法的治疗具

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条件,更能收到独特的的

治疗效果,临床上治验报道很多,现举例分述如下。

1黄疸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

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可分为阳黄、

阴黄两类。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

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阴黄:黄色晦暗,

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

46

万方数据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4月第3卷第4期(总28期)

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Apr2012,Vol.3,No.4

缓。黄疸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沟端螺旋体

病及溶血性黄疸等。

1.1药物组成阳黄,砂仁30g,白糖50g,明矾

10g,鲫鱼1条。

阴黄、胡椒每岁一粒,元寸0.9g,明雄6g,鲫鱼1

条。

1.2脐疗方法共捣烂成泥状,敷神阙穴,阳黄并

敷至阳穴,阴黄可加敷肝腧、脾腧穴。

1.3疗效结果减轻黄疸甚至消退黄疸。

2胃痛、腹痛

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型。

2.1药物组成吴萸50g,小茴香75g,干姜50g,公

丁香50g,肉桂30g,胡椒5g,栀子20g,硫磺30g,荜

拔25g。

2.2脐疗方法烘干,共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储

备。取药粉适量,加面粉少许,开水调成膏,纱布包裹

敷神阙穴,胶布固定,外用暖水袋熨之。(贴药后局部

呈蓝青色,不久可消失,用药后腹内可有窜气感。)

2.3疗效结果初用疼痛缓解,久用疼痛消失。

[1]

3便秘

病例:韩某某,男,67岁,农民,就诊时腹胀,大

便6日~7日未行,伴恶心、烦躁、体倦乏力等症,几

年来时常大便不通。

3.1药物组成皂角粉3g~5g。

3.2脐疗方法皂角粉3g许,黄酒调糊填脐,外

贴麝香止痛膏,每日1次。

3.3疗效结果1小时许即频传矢气,可闻肠鸣,腹

胀减轻,4小时后大便排出,之后坚持敷药,大便规

律。

[2]

4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多见于第二产程长的产妇,主要表

现为产后小便排出困难,小腹胀满疼痛,甚至烦燥不

安等症状。

4.1药物组成甘遂30g,半夏30g,冰片1.5g。

4.2脐疗方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

时取药末3g~5g,加温水和面粉少许调成糊状,外敷

于脐部,胶布固定。

4.3疗效结果治疗16例,显效12例,均在1h内

能排尿,最快25min即排尿;有效3例,最迟者3小

时排尿;无效1例,经导尿处理;总有效率93.75%。

[3]

5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

难愈的特点,属中医妇人腹痛范畴。在腹腔镜下可见

子宫、附件浆膜层水肿,输卵管肿胀、扭曲,与周围有

粘连带形成,无明显充血。

5.1药物组成成都永康药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小

金丹(当归、乳香、没药、制首乌、白胶香、五灵脂、地

龙、香墨、番木鳖子、麝香)浓缩水丸。

5.2脐疗方法将每瓶装0.6克的浓缩水丸,研极

细末,醋调为糊,敷于脐内,用100W白炽灯照脐部,

以有热感不烧伤为度。每日2次,每次30min,理疗

后将药固定。共治疗3个月。

5.3疗效结果治疗50例,痊愈24例:症状、体征

、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13例:症状明显改善。好转

7例:症状体征转轻。无效6例:治疗后无改善。总有

效率88%。

[4]

6慢性前列腺炎

属中医“尿浊”、“白浊”等范畴。临床可见骨盆区

域疼痛或不适,排尿不畅,淋漓涩痛,尿道滴白,伴有

腰膝酸软,全身乏力;或见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肿

大;或见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异常。

6.1药物组成麝香粉0.15g,白胡椒7枚。

6.2脐疗方法白胡椒研成细粉,瓶装密封备用。

脐部温水擦净,先将麝香粉倒入,再放入胡椒粉,上

盖一张圆白纸(以盖住肚脐为度),外用胶布固定,每

隔7~10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

息5~7天,连用6个疗程。

6.3疗效结果治疗11例,治愈6例,好转3例,

见效中断治疗2例。

综上可以看出,脐疗法有很多优点:操作简便,

用药快捷,治疗及时;适应症广,内、外、儿、妇、男各

科均可使用;给药途径特殊,无痛苦;药源广泛,用量

小,安全可靠;宜于临床推广使用。但脐疗法也应注

意以下几点:治疗时宜采取仰卧位,以方便取穴用

药;脐孔内易有污垢,应注意消毒,以免感染;脐部给

药一般用胶布固封,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应及时改用

纱布包扎或暂停;孕妇慎用或禁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德.中医外治法集要[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2

[2]周兴龙.大便秘结治验[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54

[3]陈洪利,杨风亭,刘延华.中药敷脐治疗产后尿潴留[J].中医

外治杂志,2003;12(5):53

[4]闫俊英,李英敏,贾利辉.小儿金丹敷脐治疗慢性盆腔炎50

例[J].陕西中医,2003;24(11):972~973

47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