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战争,对抗日本的不是大清朝,而是李鸿章!

 昵称413468 2017-03-19

作者:袁天倪(“祥哥说历史”团队成员)

1894年的甲午战争,究中国战败之原因,教科书上归为诸如“腐败的封建制度”、“投降主义思想在中国蔓延”、“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等等,李鸿章也因此背负上了千古骂名。

教科书上的原因虽言之有理,但没有一针见血。所谓“腐败的封建制度”肯定是正确的,但你又如何解释就在甲午战争十年前,清军在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国,以至于推翻法国内阁?所谓投降主义等右倾思想也有这个因素,但难道中国就没有主战派吗?光绪皇帝、恭亲王、李鸿章都是当时清朝左派的领袖。

日本漫画中的甲午战争

大多数人可能认同明治维新使日本富强,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也在同时进行洋务运动,根据史料记载,在甲午战争前,日本除了钢铁产量和纺织业基本和中国持平外,其它各项指标都远不如中国:清朝年财政收入是日本的十倍,船只总吨位数是日本的三倍,并且中国还有铁路,日本的火器装备大部分为经过西方改装的淘汰物,而中国早在1895年,就可以生产能够洞穿480毫米钢板的重炮,以及英国于1881年才制成的马克沁机枪,且都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

所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清朝的腐败的确积重难返;2: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不仅作风腐化,挪用军款,还力主议和;3: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中国的高层以及社会民众不够团结。

换句话说,甲午战争的交战双方根本不是清朝和日本,而是李鸿章和日本!

李鸿章一个人,打日本一个国家!

首先先看陆战,纵观清朝近代以来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套路:先是曾国藩的湘军上,湘军不行,李鸿章的淮军上,淮军不行,就只有签约赔款。传统的清军应该是由满族人武装的八旗军和有汉族人武装的绿营,但是这两支部队,自从清朝入关以来,尤其是白莲教起义以来,军纪涣散,兵备废弛,战斗力低下,别说打英国,就是连土匪都不一定打得过。所以,曾国藩,刘永福,冯子才,李鸿章这些人建立的私人武装就应运而生。收复新疆的“清军”其实就是湘军(左宗棠是湘军将领),收复越南的“清军”就是刘永福的黑旗军。

在甲午战争中的朝鲜战场上抵抗日军的“清军”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以身殉国的左宝贵,贪生怕死的叶志超,都是淮军将领,淮军并不是由清朝中央指挥,而是直接受命于李鸿章,在平壤战役中,“清军”兵力部署,后勤保障,以及将领的调配都是由李鸿章一个人完成的,甚至所需的银两都是李鸿章自掏腰包,清朝中央分文不给。

再来看海战,大家都知道,北洋舰队的每一条铁甲舰从选择厂家,查看图纸,到成品验收,价格谈判,以至于每个军舰的管带是谁,如何命名,都是李鸿章亲自负责。看过《甲午风云》或者《甲午大海战》的都知道,丁汝昌有事都不找慈禧,找李鸿章。北洋舰队,一支当时威震世界东方的海上钢铁兽群,为什么不敌的日本联合舰队,主要原因就是李鸿章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黄海大战中一艘日本舰队都没有击沉?快打沉了,没炮弹了,眼睁睁的看着日本军舰拖着残废的舰体驶回军港,为什么会这样呢?李鸿章就算再怎么有钱,也没有日本多吧,并且慈禧老太婆只关心她的六十岁生日,根本不顾前线的死活,你李鸿章一个人再怎么折腾,能折腾过日本吗?人家日本再怎么弱小好歹是一个国家,当时每个日本人,从明治天皇到普通百姓都节衣缩食为战争凑钱,总比你李鸿章的钱要多吧?

但是即使是李鸿章不行了,好歹还有清朝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在那里吧,但是人家就是不管,你能咋着?气死你,当时清军(包括八旗,绿营和各种私人武装)一共是200多万人,而日军只有不到一半的水平,福建水师和南洋舰队的船只吨位数和是日本联合舰队的2.1倍,但是为什么日本能赢,因为这不是清朝和日本在打,是你李鸿章在和日本打,你只有湘军和北洋舰队,其它的不归你管。哪怕光绪是左派领袖,有老佛爷这个新爸爸在那坐着,你就是皇帝,也无济于事。

正如东乡平八郎所说:“如果哪天中国人能团结起来,我们将面对一个真正的巨人。”是的,广大的中国人民,要团结起来!我们有十三亿人,哪怕每个人只出很少的力,乘以十三亿之后,那也是足以撼山摇岳!只有中国全体国民都团结起来,才能够让中华民族富强起来,让万里长城永不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