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绍昆经方医案》12“肛瘘术后肛旁肿痛流脓案”

 gisel 2017-03-20

《经方》杂志

       第20170320期

作者/ 娄绍昆(整理:娄莘杉)

肛瘘术后肛旁肿痛流脓案


C学生,女,18 ,T42/H155 201587日初诊。

主诉:肛旁肿痛流脓反复发作5年,肛瘘术后2年。.

病史:患者为一女学生,多年来经过西医激素药物治疗及注射治疗控制病情,然而还是会经常复发,腹痛与肛旁肿痛流脓一直得不到完全治愈。经西医诊断回肠末端糜烂,回肠瓣溃疡 ,结肠多处节段性阿弗他溃疡,诊断为克罗恩病。检查的结果也五花八门,如盆腔少量积水,尿蛋白,尿白细胞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大便隐血,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总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葡萄糖 红细胞沉降率↑ ,空肠粘膜面多发淋巴滤泡增生,小肠多发节段性炎性变病,乳酸脱氢酶……诊断指标基本符合克罗恩病。

刻诊:中等身材,贫血貌,消瘦憔悴,营养不良。时有低热,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偶尔腹痛、腹胀、腹泻、大便粘臭,日4-5次,肛门周围胀痛烫热瘙痒不适,食欲尚可,尿黄尿臭尿频尿短,腹中雷鸣。月经量少,脉象弦数,舌红少苔。腹诊:腹肌中度弹力,心下痞硬,脐周拘紧而压痛。

诊断:甘草泻心汤伴有保和丸证,先投保和丸。

处方:山楂10、神曲10、半夏10、茯苓15、陈皮10、连翘5、莱菔子107帖。每日一帖。

 815日二诊:自叙服药4天后排下大量污臭粘液与大便。腹部胀满程度感到减轻,其他诸证依然如旧。腹诊时发现脐周部拘紧状态消失而压痛减轻,深压脐下部触及腹部主动脉悸动应指。

诊断:甘草泻心汤证和苓桂枣甘汤证

处方:甘草泻心汤和苓桂枣甘汤合方:

甘草15、黄芩10、干姜10、半夏10、党参10、黄连5、大枣6枚,茯苓20、桂枝1015帖,每日一帖,服5帖后停药一天。

95日三诊:体温正常,口腔溃疡变少变小,未有出现腹泻,腹中雷鸣减轻,肛门周围不适减轻,小便次数减少。依然还有腹痛、腹胀、大便粘臭,日1-2次,口干口臭,月经延迟未汛。脉象弦,舌红少苔。腹诊:腹肌中度弹力,心下痞硬。情绪有所好转,恢复了治愈的信心。

处方:甘草15、黄芩10、干姜6、半夏10、党参15、黄连5、大枣10枚、茯苓20、桂枝1015帖,每日一帖,服5帖后停药一天。

924日四诊:月经来汛5天,经量少。口腔溃疡消失,未有出现腹泻,偶有腹痛腹胀,腹中雷鸣减轻。口苦口臭,大便溏软粘臭不成形,日1-2次,小便正常。脉象弦,舌红少苔。腹诊:腹肌中度弹力,心下痞硬,脐部以及脐下部悸动应指。

1020日五诊:

处方:守方15帖,每日一帖,服5帖后停药一天。

回访:治疗3个多月后,大便基本成型,体检项目全部正常,体重略有增加,月经周期正常按:

按:

(一)  患者症状错杂,诊治时从腹诊时发现的“脐周部拘紧状态并有压痛的保和丸证”入手,投以保和丸7帖。服药4天后排下大量污臭粘液与大便。腹部胀满程度减轻,为全程的治疗走好了第一步。

(二)“脐周部拘紧状态并有压痛”的保和丸证,是笔者多年诊治经验的心得,特别运用在小儿的诊治上,常常会受到意外的疗效。鉴别诊断的时候要与桂枝茯苓丸等瘀血方证进行区别。

(三)该患者“低热,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偶尔腹痛、腹胀、腹泻、大便粘臭,日4-5次,尿黄尿臭尿频尿短,腹中雷鸣”等症状组合还是一个疑似的泻心汤类方的方证,只有寻找到“腹肌中度弹力,心下痞硬”的腹证时,才能够确诊为甘草泻心汤证。可见腹证在经方医学的诊治方面有一锤定音的决定作用。

(四)“脐部以及脐下部悸动应指”的腹证,在“腹肌中度弹力”的前提下,一般要考虑苓桂五味甘草汤证与苓桂枣甘汤证。还要与“腹肌弹力低下”的当归芍药散证、八珍汤证、肾气丸证相鉴别。

(五)然而怎样才算是“腹肌弹力低下”?怎样才算是“腹肌中度弹力”?怎样才算是“腹肌弹力强度”呢?这就不属于可以言说、可以书写的“明确知识”了,而是属于黙会知识。黙会知识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行动中的知识”。经方医学很多方面的知识是属于黙会知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除了掌握具体的知识之外,更要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亦步亦趋地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