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机行研报告(四)

 阿二讲古 2017-03-21

“我们都应该知道一种更好的赚钱方式”




投资要点


产业链:硬件先行,服务后发


无人机分工业级和消费级两类,消费级无人机客户群是个人用户,工业级无人机客户是企业和政府部门。


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包括:


(1)硬件制造:包括零部件、周边设备及整机制造,预计2020年国内工业无人机硬件市场规模130亿元,16-20年CAGR70%。


(2)服务:商业模式未成型,包括飞行服务和培训服务,未来市场规模260-400亿元;飞行服务仍以配套服务为主;培训市场爆发式增长,截至2016H1,持证飞手5047人,比上年全年+135.6%,仅占从业者的10%。

 

行业需求:多点开花,方兴未艾


2016Q1-Q3无人机招标公告量季度增速88%,需求高增长。市场空间:农业植保>警用安防>电力巡检,成熟度:电力巡检>警用安防>农业植保。农业植保:截至2016年6月,国内植保机超5000架(2015年底2324架),无人机植保渗透率不足1%(日本50%),到30%时,年整机市场60-90亿元,服务市场180亿元;电力巡检:国网2015年采购300架巡线机,未来整机市场10-20亿元;警用安防:截至2015年11月配备近300架,未来整机市场26-104亿。

 

竞争格局:百家争鸣,跑马圈地


国内200家以上的企业布局工业级市场,重点领域是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和警用安防等。主流企业存续期6-8年,市场较分散,绝大多数企业收入规模<5000万,个别企业已成长为细分领域领跑者,且行业拓展有加速趋势。新三板挂牌>



发展趋势

品牌重要性凸显,服务市场打开


无人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跨行业拓展加速:巡检/警用/航测等细分领域边界被打破,跑马圈地模式开启,B端客户采购方式以招标为主,品牌的重要性凸显;


(2)先发优势将是重要壁垒:先行进入的企业在技术、经验、客户粘性等方面具备优势,随着壁垒的建立,品牌影响力将助力拥有出色技术积淀和应用经验的厂商高速成长;


(3)配套服务是重要竞争力:“微笑曲线”右端的服务环节附加值更高,中短期看,配套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看,应用服务环节市场空间上百亿。

 

根据发展趋势得出以下投资策略:


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发展逻辑是跨领域布局加速,品牌的重要性凸显,资本市场品牌背书+融资便利红利有助于企业拿到订单,优先推荐登陆资本市场的标的。未上市公司建议关注大疆创新、极飞科技、常锋等。



产业链

硬件先行,服务后发


首先是无人机硬件方面:


工业级无人机机载设备和机型种类多,技术要求高。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工具属性,后者是娱乐属性。


因此,工业级无人机表现出以下特点:


(1)由于应用场景更加多元,所以机载设备更加多样化;


(2)客户对续航时间、载重等要求较高,因此飞控/动力系统等技术性能优于消费级,当然价格也较高;


(3)机型方面,多种机型百花齐放,多旋翼、固定翼、无人直升机均有市场空间。



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包括以下环节:


(1)零部件研发制造,主要包括飞控系统、动力系统、机身制造等;


(2)周边设备研发制造,包括摄像机等机载设备、地面控制站等;


(3)整机制造;


(4)渠道销售;


(5)培训服务,包括驾驶员培训和专业的应用培训等;


(6)飞行服务,包括针对特定领域的应用服务以及租赁、维修服务等;


(7)信息服务,由用户社交服务、垂直媒体等构成。



无人机硬件制造主要由零部件、周边设备及整机制造组装三个环节组成。


首先是无人机的零部件环节。零部件制造包括飞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等内部模块以及机身外壳制造等,零部件是无人机整机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续航能力、载荷大小以及操控性能等。


其中飞控系统决定飞行稳定性。飞控系统即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直接决定无人机的飞行性能,主要由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导航设备、执行设备等组成,能够实现无人机的姿态控制等功能。

 

而动力系统则决定续航和负载能力。无人机动力系统决定续航时间、负载等指标,主要包括电动和油动两类。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基本全部装配锂电池,而工业级既有电动也有油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消费国,拥有相当完备的电子产业链,电池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均走在国际前列,这也是消费级无人机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工业级无人机具备工具属性,所以对续航时间、载重等的要求都要高于消费级无人机,所以从动力系统来看,除了电动之外,油动发动机在工业级无人机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有一些无人机开始配置燃料电池等高性能动力装置。


接着是无人机的周边设备。无人机周边设备包括机载设备、地面控制站制造等,其中机载设备是无人机实现作业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控制站则主要实现操控功能。工业级无人机的客户群主要是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目前主要用于电力巡检、新闻航拍、农林植保、警用安防等领域,是满足B&G端客户需求的工具,机载设备多种多样,包括红外、紫外等成像设备及专业航测相机等。


再说无人机的整机组装。无人机机型包括多旋翼、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等。按照机型分类,无人机包括多旋翼、固定翼、无人直升机以及飞艇等。由于多旋翼可实现垂直升降、空中悬停等功能,对起飞条件的要求较低,操控也相对简单,因此消费级市场基本以多旋翼为主;另外,由于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在续航、负载及抗风等方面具备优势,所以工业级市场表现出多旋翼、固定翼、无人直升机等多种机型百花齐放的情形。


不过也有例外,以常锋用于植保的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为例,该无人机采用的是多旋翼的设计,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也兼具载重量大续航时间长的优势,这是因为常锋无人机采用的是燃油驱动,配合常锋研发的具有极高技术壁垒的飞控技术,实现了商用载重40KG,续航时间1小时的技术突破,其载重和续航是植保行业其他无人机的3到4倍。


除去硬件,无人机服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无人机应用服务主要集中在航拍服务方面,竞争门槛较低,无法带来稳定的收入;而从长期来看,农林植保、国土测绘、影视拍摄、电力巡检、警用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服务拥有巨大市场空间,行业应用经验、飞手和无人机的数量和质量将会成为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应用领域

多点开花,方兴未艾


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消费级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娱乐航拍领域,而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


(1)航拍/航测类:包括影视、新闻航拍及测绘等多个方向;


(2)巡检类:包括电力巡线/放线、石油管道巡检、环境保护等;


(3)警用类:包括禁毒侦查、森林防护、警用安防等;


(4)农业:应用于农业植保;


(5)其他:包括物流、通信中继等。



2016年以来,工业级无人机需求继续维持高增速。招标是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用户的主要采购手段,我们对中国招标与采购网的招标信息进行整理后显示,2016年Q1-Q3无人机招标数量单季度平均增速高达88%,从应用领域分类来看,测绘/航拍、警用/安防及农业/林业是招标数量较多的行业。



根据调研和测算,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几个主流的应用领域:


(1)市场空间最大的为农业植保,其次是航拍测绘、警用安防、环境监测及电力巡检;


(2)市场成熟度最高的为电力巡检,其次是航拍测绘、警用安防、环境监测,目前成熟度最低的为农业植保领域。下面将重点介绍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的应用情况。

 

无人机将成为重要的植保机械。目前

我国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喷雾机为主,占比达到93%,拖拉机等地面植保机械为6%,无人机植保占比不到1%,而日本和美国航空植保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综合考虑土地集中度等实际情况,无人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植保机械。



植保无人机优势:


效率高。通常来讲,传统的人工喷洒效率为10-20亩/天/人,而目前市场主流的无人机的喷洒效率为1-3亩/分钟,按照每天作业4-5小时计算,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作业300-400亩左右,效率远高于人工植保。


作业费用低。根据市场现状,人工喷药的费用每亩每次在15-20元以上,而无人机植保作业的费用为8-15元/亩/次(由作业难度决定,仅计算常见农作物,经济作物费用更高)。而且,从趋势来看,人工喷药的费用在不断提升,而无人机植保费用还有下降空间。


用药精准,效果好。人工喷洒会出现漏喷或者重复喷洒的问题,消耗的农药和水更多,而无人机可以规划线路进行喷洒,施药更加精准,效果更好,比人工节水90%、节省农药30%以上。


安全性高。人工喷药会出现施药人员中毒的现象,而无人机作业时几乎不会出现该现象,安全性更高。


近两年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同比2014年增长234%,截止到2016年6月5日,保有量超过5000架,是2015年的两倍之多。另外,目前国内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厂商超过300家,其中有一半以上涉足植保无人机领域,产品型号达到178个。



质保无人机市场规模:


从市场规模来看,植保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约60-90亿元。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约20亿亩,

假设:

(1)未来植保无人机渗透率达到5/10/20/30/50%;


(2)每亩每年施药次数3次;


(3)作业速度为1亩/min;


(4)无人机平均寿命400h;


(5)电动/油动无人机价格为5/20万元/架;


(6)电动/油动无人机市场占比分别取80%/20%、60%/40%、50%/50%三种情形。


计算得出未来不同渗透率情形下植保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我们取渗透率为30%的情形(日本无人机植保渗透率在50%左右),未来每年整机市场规模在60-90亿元左右。


而植保无人机服务年市场规模约180亿元。和整机市场规模测算类似,假设:


(1)未来植保无人机渗透率达到5/10/20/30/50%;


(2)每亩每年施药次数3次;


(3)每亩费用10元/亩。计算得出不同渗透率情形下植保无人机服务年市场规模,同样取渗透率为30%的情形,未来每年服务市场规模在180亿元左右。

        

植保无人机相关政策支持:


在政策方面,土地流转有助于农业无人机的推广。近几年,我国耕地流转面积快速增长,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国内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超过350万户。另外,截止到2016年10月底,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74.9万家。总体来讲,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有助于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广。


并且植保无人机有助于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标准信息处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近63亿亩次,比上年减少10.8%,防治面积76亿亩次,同比减少9.8%。但是,农药产量微增,2016年1-8月,累计生产化学农药249.1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6%,杀菌剂同比增长2.22%,除草剂同比增长6.23%,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任务依然艰巨,而植保无人机的推广有助于实现精准施药,可节省农药。


前国家政策支持植保无人机发展,多个省份地区出台补贴标准。201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政策文件均对植保无人机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另外,河南、福建和江西三个省份出台了购置植保无人机的补贴政策,珠海、扬州等地级市也提出了相关的补贴标准。总体来看,政府部门对植保无人机行业的支持力度是在增强的。



发展趋势

品牌重要性凸显,服务市场打开


趋势一:零部件技术不断进步,智能化趋势明显


零部件的研发实力仍是核心竞争力。无人机的技术稳定性十分重要,B&G端客户对飞控系统、定位系统、通信系统等模块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技术研发实力是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最近几年,由于技术稳定性不足导致的炸机事件多有发生,造成的损失也不小。技术直接决定了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安全性,未来整个行业仍然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核心零部件进行研发。

 

续航能力不断提升。续航能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工业级无人机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农业、电力以及警用等应用过程中,无人机续航能力的增加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除了常见的电动、油动、油电混动无人机外,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动力系统,比如氢燃料电池等。总体来讲,无人机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性能更优、成本更低、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

 

在这两方面,上文所述的常锋无人机都做得比较优秀,首先其拥有领先同行业其他无人机两年左右的技术壁垒,同时其在续航上的能力也非常的优秀,在农业植保领域是非常出色的一款植保无人机产品。

 

趋势二:先发优势将是重要壁垒,未来几年马太效应显现


先发优势将成为重要的行业壁垒。


我们认为,工业级市场的行业壁垒包括:


(1)先发优势:先行进入的企业拥有相对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产品能更加贴合客户需求,另外,规模效应也是后入者进入行业的壁垒之一;


(2)技术及产品壁垒:作为应用工具,工业级无人机的技术要求高于消费级产品;


(3)配套服务壁垒:产品是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一个环节,相配套的培训、维保及金融服务同样重要;


(4)客户粘性:工业级市场的客户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粘性本身就高于个人消费者。


三到五年内马太效应显现。


从当前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但有个别企业已经在特定的细分应用领域脱颖而出,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确立。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将会显现,品牌影响力将助力拥有出色技术积淀和应用经验的厂商高速成长,而实力较差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被不断压缩。



此文为36氪股权投资与无人机共同撰写。



相关报告,点击即可阅读:

无人机行研报告(一)

无人机行研报告(二)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概况

无人机行研报告(三)

为创业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