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约1266-1336) ,是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勃起联系在一起的。在造型艺术史上,他一向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现代绘画天才的奠基者。 他,发现了人,把人从神学的铁牢里解放出来,请入造型艺术的殿堂。虽然他笔下的新人形体还不完美,精神还不占主要地位,优美、崇高尚未成熟,但毕竟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托出发了意大利的民族基因,把新兴的意大利人同古希腊、罗马人的气质联系起来,并以古朴庄严的绘画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乔托又是一位多面手,不但长于绘画,还常与雕刻和建筑。他身后有一大批多才多艺的造型艺术大师涌现,使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奇迹名垂青史。 乔托一生创作了许多壁画,但大多数被毁。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乔托的艺术成就:他离开了中世纪的艺术,并开辟了走向文艺复兴的新路。作为文艺复兴的标志,就是艺术的主题由神变成人。如何能表现一个真实的人,就要运用透视关系,以使观众产生三维空间的错觉。简单地说,乔托的艺术追求,第一是人,第二是透视。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这是艺术兴趣的根本转变。贡布里希说:“一旦他们的兴趣发生这种转变,中世纪的艺术实际上已经告终。我们也就来到通常所说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么,乔托是否完成了他的艺术追求呢?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都是宗教故事,所表现的人物都是《圣经》人物,他们的头上都有一个表示神圣的光环。一句话,他并没有完成从神到人的转变,但是,他迈开了第一步。这是离开中世纪、走向文艺复兴的第一步,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步。以后的艺术家,沿着乔托的道路前进,完成了提出而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 哀悼基督 乔托·迪·邦多纳 1305 The Mourning of Christ 作品尺寸:200x185cm 作品材质:湿壁画 《哀悼基督》是画家乔托所做的一副湿壁画,创作于1304-1306年之间。湿壁画《哀悼基督》是画家乔托·迪·邦多纳的代表作品。 宝座上的圣母 乔托·迪·邦多纳 1306-1310 The Ognissanti Madonna 作品尺寸:高: 325 cm,宽: 204 cm 作品材质:板上蛋彩画 现收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这一幅《宝座上的圣母》(又名《圣母的荣光》),其中究竟有多少是他自己的手笔,也存有一些疑窦。但许多史著认为这幅祭坛联画是乔托在1310年的原作。 乔托应教堂的委托画了这幅《宝座上的圣母》。不过此类题材的画,绝非仅此一幅。在1328年时,他也画过同样性质的画。左右也有圣彼得、圣加列、圣米迦勒和圣保罗等宗教人物(此画现存波伦亚国立画廊,原来存放于圣马利亚·德列·安哲利教堂的大祭坛上,签名为Opus magistri loctide Florentia,与上述情况有些雷同)。可见,研究乔托壁画的真迹,一直是美术史考古学家们的任务。 这幅祭坛画属于乔托早期的宗教画。尽管看来还保留许多中世纪笔法。画上的人物安排与他于1328年画的《宝座上的圣母》几乎是一样的:宝座前的左右两侧各有一跪 着的天使,圣母抱着圣婴坐在宝座上,神情呆板。椅侧也是圣保罗、圣加百列、圣米迦勒等传统人物。整个构图完全对称。为了表达圣母的女性人体,在衣服上添上了一些明暗光影。这是中世纪宗教壁画上较少见的成功尝试。 此外,空间关系已被注意了。从人物造型、镶有图案的台阶等,都能看出画家在尽心竭力表现一种空间结构。乔托的努力是在长期与拜占庭传统艺术决裂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时期这方面最大的建树就是他在光线明暗表现上的色彩处理。在帕多瓦时期,乔托已能摆脱阿西西壁画的平面性,敷色渐渐丰富了层次。 往十字架上钉人者 乔托·迪·邦多纳 1305 局部,基督行传壁画系列中的一幅 作品材质:湿壁画 现收藏于: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威尼小教堂 Padova Cappella Scro-vegni,Italy 受胎告知 乔托·迪·邦多纳 1304-1306 Annunciation to St Anne 作品别名:天使圣安妮 作品尺寸:200 x 185 cm 作品材质:湿壁画 TheStefaneschiTriptychVerso 乔托·迪·邦多纳 1330 作品尺寸:245x220 作品材质:蛋彩画 Tempera 圣母入葬 乔托·迪·邦多纳 1310 The Entombment of Mary 作品尺寸:高:75 cm,宽:179 cm 作品材质:蛋彩,杨木 Tempera on poplar wood 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绘画陈列室 Gemalde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Berlin 圣灵降临 乔托·迪·邦多纳 1300-1310 Pentecost 作品尺寸:44x45.5 作品材质:木板蛋彩画 tempera on wood 圣史蒂芬 乔托·迪·邦多纳 1320-1325 Saint Stephen 作品尺寸:54x84 作品材质:木板蛋彩画 Tempera on wood 接受圣痕 乔托·迪·邦多纳 1300 作品尺寸:162x314cm 作品材质:木板蛋彩画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在微缩的风景中,圣方济各单膝跪地。他可以很容易地从山上拔起那些树,或是采撷那里生长的野花。小小的粉色和白色的礼拜堂像洋娃娃的玩具小屋,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像。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太小了。可是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刻,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占据了他的整个存在。画面上端,肋生双翼的基督,从他的伤口中射出光箭。每一道光线,来自手上、脚上和他的身侧,穿透了僧侣的血肉,让圣方济各感受到基督受难时的痛苦。这就是圣方济各通过手脚与天堂连在一起的时刻。没有阴影和云彩的天堂,光辉灿烂胜过艳阳,金色的天空,在凡间完全无物可与之相比。这幅画是献给圣方济各的,所以他是最大的一个。基督如天使般的形象,与我们自己的现实相距甚远,也许画得稍微小一点,这也不会有什么不敬。他所在的空间,除了圣人之外,谁也无法触碰。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1182—1226)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传说因着天主的圣意安排,在圣弥额尔总领天神的四十天斋期前,天主显现异相,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即双手双脚与左胁)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使之痛改前愆而得救恩。圣方济各的圣痕也是至今为止罗马教廷唯一官方承认的圣痕。 格莱西奥的小床 乔托·迪·邦多纳 1290-1295 作品尺寸:270x230cm 作品材质:蛋彩画 现收藏于:意大利阿西西圣弗朗西斯教堂 在壁画《格莱西奥的小床》中,乔托向我们展示了从祭坛到中堂的所有景致。画中所有的景物都是从后面看过去的,十字架向中殿倾斜,露出了支架,讲坛的后面则一览无遗。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前排的圣弗朗西斯身上,他在圣坛前正在给还是婴儿的耶稣准备一只有围栏的小床。在圣坛的墙外,许多妇女急于想看到那张小床;左右各站着的两名修道士,则唱起了赞美诗。他们被刻画得十分真实生动。如同乔托其他大部分作品那样,这幅画也运用了人物与建筑物的相互衬托方式,例如读经台突出了圣弗朗西斯的形象,而装饰着圣诞花环的圣塔,则充分突出了画面的垂直感,使整个画面空间紧凑而不紊乱。乔托是第一位将故事置于时代的环境背景中的画家。城市是他所熟悉的,风景也是他周围真实的空间。对于描绘那些发生在当地,并为人们记忆犹新的宗教事件——如圣弗朗西斯的生平的现实主义手法,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亚勒索除妖降魔 乔托·迪·邦多纳 1290-1295 Exorcism of the Demons at Arezzo 作品尺寸:270x230cm 现收藏于:意大利阿西西圣弗朗西斯教堂 在壁画《在亚勒索除妖降魔》中,乔托所描绘出的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令人叹为观止!城墙里面的城市,耸立着色彩斑斓的房舍、高塔、烟囱、屋顶和阳台,它们构成了建筑的高美。《在亚勒索除妖降魔》色彩华丽、轮廓清晰的作品,让当时的人一眼就能认出那就是亚勒索。 一个凡人的效忠 乔托·迪·邦多纳 1290-1295 St. Francis Honoured by a Simple Man 作品尺寸:270x230cm 作品材质:蛋彩 现收藏于:意大利阿西西圣弗朗西斯教堂 《一个凡人的效忠》,构思巧妙,人物与建筑处于完美的平衡之中。而门廊则强烈地唤起人们对古罗马建筑的记忆,这是其他画家在此后的一个世纪内都是无法与之比拟的。画中六个人物,分成左右两组,每组为三人,中间则以给圣徒作为地毯的斗篷衔接起来。圣弗朗西斯的头上闪亮着光环,让读者的视线得以集中在这位圣徒的身上。 BadiaPolyptych 乔托·迪·邦多纳 1301-1302 作品尺寸:高:91 cm,宽:334 cm. 作品材质:板上蛋彩画 博士来拜2 乔托·迪·邦多纳 1320 作品尺寸:45 × 44 cm 作品材质:壁画 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StefaneschiTriptych 乔托·迪·邦多纳 1330 作品尺寸:245x220 作品材质:蛋彩画 Tempera 逃亡埃及 乔托·迪·邦多纳 1305 作品材质:礼拜堂壁画 作品尺寸:200x185厘米 这幅画《逃亡埃及》是乔托主要作品阿累那礼拜堂壁画中的一幅,约作于1305年。阿累那全组壁画共数十余幅,表现基督教有关圣母玛利亚和基督生平故事,《逃亡埃及》即描绘玛利亚生基督后,因受迫害而由巴勒斯坦逃往埃及。在这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中,乔托一反中世纪旧艺术的公式化象征手法,运用了初步的写实技巧,将有关人物和故事场面表现得生动活泼,构图层次分明,气氛庄重朴实,通过“面向自然”,创造具有现实生活情趣的图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思想。这幅壁画中玛利亚抱着婴儿骑着毛驴的形象和背景的山岳树木虽然还有不少缺陷,却开启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道路,对日后意大利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犹大之吻 乔托·迪·邦多纳 1304-1306 作品材质:油画湿壁画 作品尺寸:200×185厘米 现收藏于:帕多瓦的斯克罗威尼礼拜堂内 这是乔托的代表作,表现的也是一个《圣经》故事:耶稣的门徒犹大,勾结敌人,愿以30块银币把和耶稣出卖给罗马总管。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犹大就是卖主之人。犹大提前溜走,并立即给敌人领路来抓耶稣。在这幅画上,犹大领了一队兵,还有祭司长和许多差役,手举灯笼、火把、兵器,冲进耶稣的住所。犹大走在前面,直奔耶稣。那些坏人不认识耶稣,犹大便给坏人一个暗号:我吻谁,谁就是耶稣。犹大抱着耶稣亲吻,手拿火把、兵器的人四面包围上来,气氛十分紧张。耶稣侧面酷似希腊雕像,严肃而宁静。严肃,表明耶稣对叛徒的愤恨。宁静,表明耶稣对叛徒的藐视。而犹大的侧面,像失去灵魂的僵尸。犹大穿了一件黄色的斗篷。黄色,不仅具有视觉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是叛徒的象征。乔托通过这个作品,表现了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西方有一句谚语:“犹大之吻”,用中国的成语说,就是“口蜜腹剑”。 金门之会 乔托·迪·邦多纳 1308 作品材质:油画壁画 现收藏于:阿雷那教堂 约亚契姆与牧羊人 乔托·迪·邦多纳 1306 作品材质:油画壁画 现收藏于:存帕多瓦小教堂壁画 这幅画取材于《黄金传说》。故事大意是:马利亚的父东约亚契姆由于年老无子,被人赶出神殿,重返故地,隐居心林。他绝食40天后,遇到牧羊入。乔托描绘的是约亚契姆与牧羊人相遇的情景。孤独的老人失望地垂着头。狗跑来亲近他。羊群哞哞地涌向他。纯朴的牧羊人向他致意。这一切,老人皆茫然以待,神经质地予以接受。乔托以简洁的手法,清新的风格,表达民间真挚纯洁、朴实无华的邂逅。乔托和但丁是好朋友。相传他在帕多瓦绘制小教堂壁画期间,但丁因政治斗争受挫,被驱逐出佛罗伦萨,来到了帕多瓦。乔托热情地欢迎但丁,请他在自己寓所留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