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迅 等 9月11日,运营了35年的莫高窟售票处贴出了一张告示:“游客朋友们,现在参观莫高窟,必须提前通过‘莫高窟预约参观网络平台’预约购票……” “之前,我们已经试运行了一个月,售票处和网上预约平台同时开放作为过渡,9月11日正式启用新模式。目前看来今年‘十一’黄金周,莫高窟人流量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介绍说。 游客的不经意破坏 此前,李萍曾在敦煌研究院从事游客接待工作30余年,用她的话说,“大风大浪还是经受过一些”,每年激增的游客早已见惯不怪,然而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却被她用“惊心动魄”四个字来形容。 那一年“十一”期间,莫高窟最多一天接待游客18660人,是日合理承载量的6倍。 去过莫高窟的人知道,一个个洞窟遍布崖壁,洞窟狭小逼仄,并不是理想的展示场地。事实上,当初它也只是建造者供佛或礼佛之处,哪里能想到,若干年后,每天都有大批的人跑到这里来旅游。 2013年10月3日,莫高窟游客量再创新高,达到了2.1万人次。 “这里其实是个文物库房,它不是个景点,怎么接待?文物保护不好,我怎么跟先人交代?游客看不到东西,我怎么跟他们千里迢迢花钱买的门票交代?”80多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每天都着急上火。 截至今年6月底,莫高窟已累计接待游客940万人次。 随着人流而来的,还有滚滚的车流。莫高窟不得不在附近增辟了多处临时停车场,尾气、噪音、震动对窟内壁画带来的伤害不亚于“凌迟”。 莫高窟研究院研究员胡同庆从事莫高窟研究近30年,他认为,莫高窟遭破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民初、研究院成立前以及旅游业高度发展时期。经过研究院的专家研究发现,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会使莫高窟洞窟内的温度、湿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对脆弱的石窟壁画和彩塑构成严重威胁。 流沙、蚊蝇、雨水的威胁 而莫高窟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流沙。莫高窟背靠沙山,翻飞的粉尘随气流涌入石窟,侵入壁画和塑像颜料的空隙,使壁画残破不堪。而崖体风蚀又造成雨水下渗,让彩塑受损。 上世纪60年代,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崖体加固,在崖壁上喷涂了硅酸钾,用以防止崖壁上的沙粒滑落,后来又为洞窟安装了门窗和防沙网。但效果最好的还是绿化带。 绿化带树大多不到半米高,生命相当脆弱,仅靠根部人工埋藏的滴管一滴滴地渗水而存活,所以治沙站的工作人员需要24小时照顾它们,但是它们顽强地守卫着莫高窟。 最新的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情况,这被研究者称为“壁画病”。 敦煌研究院修复的原则是从最糟糕的洞窟着手,所谓的修,也只是把现状保持下来,稳定下来,不是去恢复——恢复了就成了作假。 敦煌研究院的敌人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譬如中华按蚊、白纹蚊、家蝇、丽蝇、仿爱夜蛾和清隘夜蛾。 这些名字念来拗口的虫子在莫高窟地区生活着,身上的鳞粉和排泄物撒落在壁画表面,与壁画的颜料成分起化学反应,严重损害壁画。工作人员不仅要喷杀虫水,还自学了昆虫学,用20瓦黑光灯诱杀虫子。 下雨和山洪也是隐患。莫高窟在雨季经常需要闭馆,因为要密闭洞窟防止返潮。莫高窟前有条大泉河,河床长年干涸,但只要一下雨,就会涨水。 把莫高窟“搬”进数字中心 “莫高窟这么脆弱,但我们不能说关就关了。之前网上传言,开数字馆,就是不让人进洞,这是不对的。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必须对外展示,而且它也是莫高窟一个亮点。”李萍说。 敦煌研究院想出的对策是把敦煌“搬”出去。 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十亿级的摄像机拍出的壁画和彩塑清晰到人物衣衫上的褶子都能数清。 “原本20平方米的洞窟,又窄又暗,即使进去看,打着微光手电也不一定能看得清楚。在数字中心,洞窟中无法观看的细节,你要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看多细就看多细。而且原来游客只能看到7个洞窟,数字中心里可以看到15个,比如第285窟、220窟、45窟这样的特级洞窟以前从来不开放,现在通过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色彩更清晰,视角更全面,比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要好。”李萍介绍说,“这样游客在洞窟内停留的时间,就由两小时缩短到75分钟,可以减少因人体、空气流动及湿度变化对壁画的破坏。”(摘自《周末》2014.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