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并非不够努力,只是缺乏专注力

 南山_松柏 2017-03-22



 1 


周五我陪儿子到某机构上数学课,孩子们在前面听,家长们在后排陪。

一开始,儿子还挺积极,不时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提问也能答对。后半场,儿子明显跟不上,估计也没做对课堂练习,我看到老师在他身旁指点他的作业。

而他旁边的一个小朋友,看起来则全程跟得轻松,反应灵敏。

课程结束后,我问他,“宝贝,妈妈看到你后半场不讲话,也不看黑板。能告诉妈妈,怎么了吗?”

儿子说:“我累了,犯困。”

我问:“每次这时候,你都会犯困吗?还是只是今天?”

儿子回答:“不是。是今天很困。”

我说:“好吧,那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下次课不犯困呢?”

儿子说:“早睡。前一天晚上要早睡。”

我说:“早睡,是指几点睡?”

儿子说:“8:30上床,这样9点就能睡着了。”

我又问:“那你怎样做才能保证8:30上床?我看你总是快到睡觉时,各种事情,要收拾书包、还要吃点零食、收拾玩具等等。”

儿子说:“那就吃好饭,先不玩,做好作业,收拾完再玩。”

我说,“好吧。那我们下次试试你的方法。

如果孩子是因为打瞌睡而听不进,这事儿我并不怪他。

而若是发现他在假装听课,我就会很生气。因为假装学习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做了还不如不做。

我会告诉他,刚刚的2小时,你没好好听课,人坐在教室里,想玩也没玩成,想学也没学会。实在是不划算!哪怕这个时间你拿来睡觉,还可以休息一下精神,也算有一点点价值。但你竟然用在走神上,同样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一丁点收获。同时还浪费了妈妈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妈妈不得不额外拿出1个多小时来给你补课。这还没算上付出的金钱成本。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可惜,太浪费了!






 2 


我之所以这么在意这事,是因为自己也曾犯过类似错误,当时并不自知。还觉得自己很努力啊,每天很忙,学这学那,看一堆书......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开窍了。发现,努力的姿态并不重要,唯有专注的努力才有价值。

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中,消磨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误以为自己很“上进”。

理由也许仅仅是,这样看起来很“上进”,没浪费时间的内疚感。

其实,仅仅是个“努力”的形象而已。

正确的姿势是,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一件事。哪怕每次只有5分钟。

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就是把我们的注意力搜集起来,在某一个时刻,集中在一件事上,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集中在一个地方。

就像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那样才会产生巨大能量。使你的学习质量产生质的飞越。

大部分人不是不努力,而是缺乏“专注力”。

我们总是在假装努力中,慢慢开始质疑自己,然后羡慕别人,然后继续假装努力,然后又开始质疑自己,羡慕别人......





 3 


相信,此刻,你一定有些许意识,是不是这个循环很熟悉?

当然跳出这个“循环”,并不难。难的是,你从未意识到。或者意识到而没掌握方法。

我介绍几种我常用的培养专注力的方法。

首先,排除环境干扰。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那种“居闹市而不扰”,我是做不到。所以我在家中工作或学习时,会把门锁起来。门上贴一张纸条儿,上面写上“今天下午4点—6点,王语华在录音,亲爱的们请勿打扰。6点后会开门。谢谢。”一开始家人很看不惯,觉得我总爱搞些莫名其妙的名堂,后来么就习惯了。

其实我不是真的都在录音,但写“在录音”,这样大家就会在外面轻声一点。儿子也不会过来敲门或拍门。

另外,我是那种出了名的不爱接电话的人。我把时间分成若干单位,为了保证有完整不被干扰的整块时间,手机通常处于静音状态,只有在完成一项任务后,才会去看手机,回复微信或电话。这样保证主动控制自己的时间。很多常和我联系的朋友,一开始会讨厌我这样,但我每次都诚恳的回复说,不好意思,刚在路上。然后,当然,后来,大家都习惯了。

其次,我还通过朗读书或写文章来保持高度专注。因为朗读和写文章这两件事,你真的无法分心。而单单用眼睛看书,就不能保证持续专注了,因为眼睛真的会跳来跳去。

为了保持读书时精力集中,我会用荔枝或喜马拉雅把自己读书的声音录下来。

一开始录的时候,我会紧张。一边读,一边心里嘀咕:又读错了......啊,这里读得太慢了......哦,这个字发音不对,咳,这个人名怎么这么拗口?......咦,自己的声音怎么那么奇怪......

每次录完,都不敢听自己的声音。于是就把录音发到家庭群里,给父母听。呵呵,爸爸妈妈总不会嫌弃我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训练专注力,还有诸多的“副产品”,可谓一举多得。

这个读书方法我坚持1个多月后,明显感觉自己说话更有节奏感、表达也较之前沉稳有序。读的时候越来越专心,甚至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作者写下这段文字的心情和情绪状态。

那种沉浸的状态,真是一种享受。为此,我还专门组建一个【语姐吃书群】和更多的人一起玩这个训练。

第三种方法,就是闭目、用心。

记得我在学身心疗法时,课堂上,我被要求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一位同学做身心沟通。为了排除视觉干扰,一上台,我就把眼睛闭上,只通过手和肘以及心与对方交流。当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时,尽管闭着眼,但能却清晰得感受到对方情绪波动,哪怕一丝的犹豫、或对方身体对我的某句话的轻微反应。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方的注意力在没在你身上,你是能感觉到的。对方的心有没放你这儿,你也能感觉到的。这,就是专注力神奇的地方。我突然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一对一咨询。因为当咨询师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时,那种被看见,被关注,被支持的感觉,真的很动人。那是一种“此时此刻,世界只有我和你”的满足感。


 4 



多数人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失败,而是因为把一个人最值钱的资源“专注力”当成不值钱的东西给消耗掉了。

除了以上我常用的3种方法以外,还有以下几个习惯对训练“专注力”也非常有帮助:

(1)排除情绪干扰。除了环境的干扰以外,还要排除我们的情绪干扰。这几年来,我已经摒弃了抱怨、生气等大部分负面情绪。有时我会装出很生气的样子,但不会轻易动用“真气”。因为若事情已经很糟糕,再动“真气”,那不是更亏大了?

一旦大脑被情绪占领,那浪费的精力都是“金钱”啊!而精力其实是金钱也买不来的资源。让自己大部分时间保持比较平静的状态,绝对是最值得我们“投资”的内心环境。

(2)学会碎片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哪怕只有5分钟,专注的5分钟,好过精力分散的50分钟。

(3)简单的事,争取一次做好,一次做到位。比如听课,第一遍认真听,后面就会省时省力。而第一次随便听听,我保证你后面肯定没时间再去听了。书也一样,第一遍认真看,因为我保证你后面很难再去看第二遍了......

(4)复杂的事,列好计划,分解成N个简单的事情,排好顺序依次执行。比如说,我要读完一本书,那么我会先列一个计划,每天看或读一小节,利用上洗手间的时间,或者早上10分钟。读的时候,手里一定要拿一支笔,边看边把重点要划出来。保证这几页的内容我理解了。多了也不看。除非偶尔碰上一个大段空挡时间。

(4)实在没法集中注意力时,可以练习冥想。冥想,绝对是我首推的第一大“神器”。我当年那么严重的疾病,就是在这个方法帮助之下恢复的。真的是威力巨大!

顺便介绍一个我常用的冥想方法,简单易操作:

  1.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平躺,闭上眼睛,全身放松。

  2. 深呼吸,继续放松,把你的注意力想象成一个缓缓的声音,让这个声音从头顶开始,一圈圈围绕身体逐一扫描下来。

  3. 当注意到每个器官时,去询问它让它放松,比如:“请把眼皮放松”、“请把鼻子放松”、“请把脸颊放松”......

  4. 一直到脚趾头,等确认全身放松后,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呼吸上。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让呼吸变得缓慢而悠长。

  5. 当大脑里飞来一些念头时,就看着它,不要刻意去抓住它,看它飘来,又飘走。

这是个最基础版本的冥想方式。累了或睡前都可以练习,对训练专注力以及身体放松都有好处。

最后,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高质量的专注力,绝对是一个必须早拥有的习惯,或者说能力。因为,一切努力的前提是你需要用对的姿势去执行。祝你早日点拥有它!

 End  


关于作者


王语华


十年市场老刀

熬成资深品牌定位咨询师


带娃去考研

毕业为自由而生的创业者


经历过生死

而转向探索人性的心理咨询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