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读不读书,决定了你是主角还是配角

 木头1018 2017-03-23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不管对电影,还是书来说。无数的它们被生产出来,被消费,被消遣,或许被铭记,或许被遗弃。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这仍然不能阻挡我们乐此不疲的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读,一部电影接着一部电影地看。尤其是当电影中的人儿看起书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对它们的热爱就像是浸满了松油的火把一样,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就算你是美国总统,也不如一本书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


电影里的书就像电影导演们都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埋的小彩蛋一样,比如皮克斯乐此不疲的把A113画进动画的背景中,再比如希区柯克有事没事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露上一脸,还有老不正经的斯坦·李总是不遗余力的在漫威电影里跑个龙套,有的时候他们甚至盖过了电影本身,对观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所有看似不经意的一瞥而过的书里说不定都藏着导演或幽默,或调侃,或无关紧要却又有着丝丝联系的小心思。


又或者主角们看的书其实跟剧情,跟角色,跟导演审美都没什么关系呢,说不定是随手就抓了一本书来充个道具趁手呢?


也有可能吧。


伴着书香的爱情


岩井俊二《情书》男生藤井树手捧《追忆似水年华》倚立窗边


咦,窗边为什么有一个翩翩少年,手中还拿着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读得津津有味。去搭个讪吧,说不定会收获一个同名同姓又两厢情愿的暗恋情缘。且不说十几岁的年纪看《追忆似水年华》有没有装逼之嫌(不知道岩井俊二本人到底有没有读完这套超级大部头,高晓松可是号称在蹲监狱的时候才总算静下心来读完《追忆》),单是靠在窗边,沐浴日光与白色窗帘布里的螨虫味道,就已经能秒杀一众迷妹了,不管你有没有看普鲁斯特。前提当然是你要有一张柏原崇一样的脸,不然的话还是用书来遮遮丑吧。


史蒂芬·戴德利《朗读者》


像《情书》这样的爱情实在是求之不得,但是或许还有其他方式陷入一段爱情,比如读书?最起码《朗读者》里的Michael靠着读书就收获了Hanna的芳心。从《荷马史诗》到《奥德赛》,从《战争与和平》到《带小狗的女人》,两个人的爱情从肉体的碰撞变成了灵魂的交流,不识字又怎样,Hanna的听书品味可着实不低。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李狗嗨”的编剧古泽良太16年作品《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


读书也不行吗?来段诗朗诵吧。作为一个死宅,终于有谷口巧来为我们正名了!看那么多书,看那么多电影有什么用?谁说要有用了,我们就是立志要做“高等游民”!最起码在初次约会紧张的时候我可以大声喊出寺山修司的“感到悲伤的时候,去看大海;在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去看大海。”而不仅仅是绞手指搓衣角,你看,对方一下就记住你了不是吗?


《喜剧之王》里面周星驰拿着《演员的自我修养》不离手


找个爱看书的男生总是不会错的,看的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又有什么关系。不过如果真的遇到了爱看这本书的人你可要小心了,你也可能会哭的像柳飘飘一样。


汤姆·福特《单身男子》


你和你爱的人双双瘫在沙发上,他捧着一本《变形记》,你翻着《蒂凡尼的早餐》,两个人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是简单的几个眼神交流就已经能说明一切。谁不希望能够拥有这种默契合拍的伴侣?可是真正拥有这种感情的人却屈指可数,至于原因……或许你只是少一本《变形记》?


怪小孩的成长


2017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西葫芦的生活》


会看《变形记》的可不是只有中年大叔而已,还有家庭破碎的孤苦小孩。比起失手杀了自己的单亲妈妈这件事,亲眼目睹自己爸爸杀了妈妈的全过程显然更惨一些。可是谁的成长过程中还没点破事啊,比惨你就输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童们可是不会就这么轻易被生活打垮,毕竟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看看《变形记》,想想格里高尔:我也还没有那么惨嘛。


《黑天》中毗湿奴的口中蕴藏宇宙万物


可是谁知道呢,说不定长大之后真的就变魔幻现实了呢?派从《黑天》看到《神秘岛》,从《地下室手记》看到《局外人》,从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看到奇幻迷离的神秘岛屿,从“人的存在即是荒谬的”看到最后仿佛置身事外的疏离感,除了派,谁知其中孰真孰假,而谁又能说,真的就不能是假的,假的就不能是真的呢?


英剧《皮囊》


既然生活如此虚无,那不如就在其中放浪形骸,蹲在马桶上的时候读着萨特《恶心》的Tony深知这一点。“你甚至无法想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存在一个世界,而不是虚无。这毫无道理。前前、后后,无处没有世界。而在世界之前却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不曾有过它不存在的时刻。这一点着实令我气恼,因为这个流动的幼体,它没有任何理由存在,但它又不可能不存在。”所以Tony不依靠这个虚无的世界来赋予自己本质,而是在酒精,毒品和性爱中追求最高的自由。


书是我的信仰


贾木许《唯爱永生》女主Eve


如果你长生不死,成为永恒之人,你用什么来打发时间?Eve显然是看书,就算是跨越大洋去探访男友,她的行李之中也基本上都是书:《巴斯奇亚作品集》,《金阁寺》,《变形记》,《堂吉诃德》,《伊斯坦布尔杂种》,《达洛维夫人》……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至于在丹吉尔到底特律漫长的飞机上旅程上,还有什么能比一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更惬意?就算孤身一人,书也能陪我走完下一个千年。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长片,根据雷·布烈伯里同名小说改编的《华氏451度》


可是如果是在一个书是违禁品的世界呢?《华氏451度》就塑造了这么一个“焚书坑儒”的世界:读书即是犯罪,所有书都要被焚烧销毁。看书的人像地下党一样偷偷摸摸,焚书的人像缉毒署一样毫不留情:烧毁的不仅仅是《洛丽塔》而已,更是人们的私欲和幻想。在这样一个另类的反乌托邦世界里,就连身负焚书大任的消防员Guy最终也难以忍受无书可读的折磨,想要携手女主逃入一个有书可读的理想世界。


弗兰克·达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赎》


还有信仰之书:《圣经》。安迪并不是真的是一个教徒,他的信仰是“希望”,但是《圣经》仍然可以作为信仰的载体,比如藏匿逃跑工具。或许看书并不是必要的,但是有一本书还是很必要的,不然你藏个锤子啊!


咳咳

下面换上讲大事专用字体


图书市场不景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就算导演们这么给图书面子死命追捧

还是改变不了

抢选题抢到爆肝吐血还是失之交臂

大手笔首引过万的书也只能拿来码堆

……

轻微抑郁的编辑们怎么办!

难道只能深夜独自薅头发!


書桑和编辑部的老伙计们一合计

决定给大家提供一个深夜放飞自我的平台!

于是,由做書主办的

插科打诨,性感可爱,包治百病的公众号


-那些电影教我的事-


重磅上线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