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肉比是指肉猪在饲养期内总耗料量与饲养期内总增重量的比值,是影响猪场生产效益的一个重点指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一家年出栏1000头肥猪的猪场,出栏猪只按照125公斤计算;全程料肉比:2.8? 与? 3.0 之间会有多大的差距呢? 一头猪生长到125公斤后者多使用50斤饲料,按照每斤饲料1.2元计算就是60元的差距。 1000头育肥猪计算就要白白浪费了:1000*60=60000元 影响肉猪料肉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饲料营养 营养标准的拟定一般都考虑最佳增重及料肉比低需要的营养要求,猪每生长一天,就要消耗一部分饲料来维持它的生命需要,猪的生长发育与采食量和饲料质量有关,如果饲料所含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较低,猪就会增加采食量,吃得多。因此平衡的氨基酸水平和合理的能量添加是保证猪只最大化降低料肉比的关键。 相对而言,采食量越大,猪长得就越快,但过高的采食量必定会影响消化与吸收,从而提高料肉比,所以猪长得快饲料报酬未必就高。 按采食量判定饲料质量这也导致很多饲料厂家想方设法提高育肥猪的采食量,因此就有了各种促进采食的添加剂出现导致肥猪过渡采食,造成胃肠压力,最终结果就是造成了饲料的无形浪费。 在同等的条件下,用营养水平高的饲料饲喂肉猪,料肉比较营养水平低的饲料低。所以饲料营养是影响肉猪料肉比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定期据生猪长势优化饲料营养配方的设计和营养成分浓度的检测达到最佳生长效果。 品种 不同品种对饲料的转化率以及日增重有很大的差异,长白猪、大约克猪、皮特兰、杜洛克等瘦肉型品种或者三元杂、四元杂猪,在合理的饲料营养下,生长速度快、日增重高、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低。因此我们应多饲养二元和三元杂交猪少养纯种猪,强烈建议开一个专题的关于各品种母猪生产量定产会议,以获得更大经济利益。 健康控制 猪群的健康水平对料肉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慢性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如萎鼻、增生性肠炎、支原体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饲料的转化吸收,生长速度变慢,料肉比增加。例如单纯的支原体肺炎,料肉比降低0.1-0.25,日增重减少17.4%。所以猪群的健康状况是影响饲料转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控制 1、饲养密度。据实践资料显示,肉猪的饲养密度越大,日增重越低,料肉比越高。实践证明,每头猪占地面积以1.0平方左右为宜。因此我们不能以栏舍紧张为借口不作为,要通过及时调、并、洗栏和卖大猪(头子猪)或卖小猪(弱猪)等措施来及时灵活的降低密度。 2、气温与料肉比的关系。 在25℃左右,维持需要量最少,摄入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生长,所以此时的饲料转化率最好; 气温35℃时,采食减少,摄入的能量甚至不足以维持其所需,导致生长停滞。时候夏季饲料的营养浓度也是要适度提高); 气温15℃以下时,需要能量用于御寒,料肉比变差(冬季饲料要调整大料配方把能量和蛋白提高)。 此外由可供生长之能量来看,18-24℃时最多,所以此温度范围是生长最快的。因此我们要做好保、降温工作常抓不懈。 饲养管理 1、喂料方法。科学养猪饲喂方法有自由采食和定时定量采食,一般合理定时定量分餐饲喂比自由采食的料肉比低,每餐饲喂量控制在投料后2h 内空槽为最适宜,既确保每头猪能吃饱,又能确保饲料新鲜,减少浪费。这是从养猪方面考虑,但更要从管理方面要把工人问题考虑进去,所以我个人建议还是自由采食。 2、根据猪只大小、强弱合理分群,避免大欺小、强欺弱与生长不均的现象,病猪及时隔离护理,减少残猪从而降低群体饲料的损耗,降低料肉比。 3、合理的日常操作。在饲养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饲养日龄 有不少养猪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知道猪的生理和发育特点,把猪养到115kg左右还不卖,非要养到150-200kg才卖(当行情波动明显的时候压栏也是一种策略)。良种杂交猪和土×良杂交一代或三元,5、6月龄体重均达到100kg左右,此阶段前,育肥猪生长速度最快,耗料少、肉质好、瘦肉率高、市场销路畅、价格高。若时间推迟,体重超过120kg,相应生长速度慢、耗料增加、脂肪增多、瘦肉率下降、肉质老化。 试验表明,育肥猪在60kg前瘦肉生长快,60kg后瘦肉生长变慢,但脂肪沉积加快,脂肪比例增大。育肥猪每增长1kg脂肪所需要的营养相当于增长2.6kg瘦肉的营养需要,所以把猪养得过大、过肥时,不仅瘦肉率低、脂肪高、耗料多,而且长得慢、料肉比高,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