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毁灭过几次?

 好风似水 2017-03-24
     第一,冰川的产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发现了中国的第四纪冰川,而后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都发现了冰川遗迹,说明整个中国都曾经是冰川时期。既然如此,那么很可能存在整个地球都是冰川的时期。如果地球发生四纪冰川是事实的话,那么据此可以判断:假定一个太阳系年正好为10亿地球年,而地球的年龄为45亿年,那么正好经历了四点二五个太阳系年,期间经历了四个太阳系冬天,所以出现了四次冰川。由此可以推断,目前地球运行在第五个太阳系年的初春季节。那么以后还会产生第五纪冰川、第六纪冰川……
第二,恐龙的灭绝。由于太阳系的秋天与冬天,分别是从相反的高温阶段和低温阶段进入的,秋天是由水蒸气转化为水,而春天是由冰川转化为水,虽然都是转化为水,但变化形式不同,温度变化过程不同。因此,虽然在这两个不同季节地球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但所产生的生命形式是不一定相同的,也就是说秋季产生的生物与春季产生的生物可能完全不同。这样就可以充分理由判断,恐龙与当今人类不是同一周期产生的生命,恐龙很可能是太阳系前一个秋天的生命形式,在经过太阳系冬天时,恐龙时代结束了。而当今人类正是太阳系这个春季产生的。
第三,钻石与化石的形成。地球上有两种物质的形成,需要特殊条件的。一是钻石、宝石、水晶石等物质,是一种在高温下形成的结晶体。那么在太阳系的夏季则具备了这个条件,地球进入到w天体附近时,地球的温度可能达摄氏数千度乃至更高的高温,在高温作用下,构成钻石、宝石的物质成分被高温溶化而析出,冷却后形成结晶体。同时,岩石的形成与硬化很可能也与此相关联,如果岩石的硬化确实与此有关,那么岩石也可能象冰川一样存在四纪岩石。二是化石的形成也是需要特定条件的。虫、鱼、鸟等,是一种极容易腐化的物质,但这些东西却能够硅化,变成化石,在现有条件下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那么很可能经历了一个无法腐化的过程,太阳系的夏季与冬季很可能为此提供了条件。太阳系从秋季向夏季运动,温度不断增高,直到地球所有的生物都无法生存,那么全部生物都将灭绝。当大海和江河的水都干枯的时候,那么坚持到最后的最顽强的生物也只能灭亡,但这最后的生物死亡之时,所有的微生物也灭绝了,由于没有水分,那么尸体很快被烤干,因此不可能被腐化。在太阳系夏天漫长的高温季节里,死亡的动物与植物遗骸,可能被高温炭化产生质变(这有点象农民烧木炭,烧木炭时是以高温将木材炭化),炭化后的遗骸经历上亿年的高温固化,冷却后可能就是化石。恐龙如果是在冰川时代灭绝的,那么恐龙以及恐龙蛋化石就应该是太阳系冬季形成的,也具备了不被腐化的条件,然后经历漫长的时间固化而成化石。我们发现,恐龙蛋化石与其他化石存在较大区别,其他许多化石都十分坚硬,而恐龙蛋化石却比较松软。这很可能是因为形成化石的条件不同所致。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那么一定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化石,如果能够找到这种证据,那么就能够充分证明这个判断。
第四,煤炭的形成。煤炭是如何形成的,这在科学界已经有很多种解释,而这些解释都难以自圆其说,这里不再赘述。但在太阳系夏天,也具备形成煤炭的可能性。一方面森林以及其他植物在高温下都将被炭化。另一方面,地球在高温下地质处于膨胀的状态,是最容易产生地壳运动的时期,地表可能存在剧烈的运动,在这个过程有一部分被炭化的森林被压进地下,经历漫长的时间后就是今天的煤。而一部分没有进入地下的炭化木就可能成变了化石。
第五,大西洋的形成。从地图可以发现,大西洋东西两岸的形状象一张纸撕开的两半,完全可以吻合在一起。证明大西洋是地壳产生大裂缝形成的,这一点地质学家已经可以基本证实。但是这个裂缝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和怎样产生的,谁也说不清楚。一般来说,产生如此巨大的地壳运动,需要特定的条件。但是在太阳系的夏天可能是最佳的时期,因为这时地球的水分已经蒸发,海洋已经干枯,由于海洋缺水,致使地表的压力严重失去平衡。同时如前所述,高温下的地球处于地壳运动最活跃的时期,在这时产生大西洋裂缝最合适。
第六,高山上的贝壳与内陆的盐矿。大家都知道,许多高山上存在大量的贝壳与螺壳等海洋生物遗骸,现有的解释是,过去这些地方是大海,由于地壳运动使部分海底隆起而变成了大陆,这种解释是可信的。同时,也可能因为地球在每个太阳系年都出现两次被水淹没的阶段,即使是高山也同样在水面之下,那么高山上存在水生动物遗骸就完全正常了。另外,往往存在水生动物遗的地方,同时又存在恐龙化石,那么恐龙到底是水生动物还是陆地动物呢?如果是水生动物,那么两种化石同处一地就十分合理。如果断定恐龙是陆地动物,那么两种化石同处一地就难以解释。这就存在另一种可能,很可能是太阳系的上一年的初秋时期,地球被水淹没,在这个时期整个地球都是大海;到晚秋时期温度继续下降,出现部分冰冻,出现较大面积的陆地并且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生物,然后在冬季灭绝另外,在大陆内陆存在大量的盐矿,这些盐矿恰恰可能是海水干枯后形成的。
第七,人类化石可能不是当今人类的祖先。目前在世界多处发现了人类化石,中国最早发现的是北京周口店人类头骨化石,20世纪80年代,又在四川巫山发现了比北京人类化石更早的人类牙齿化石,化石年龄在200万年以上。但是人类头骨化石,其形状均与现代人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通常把人类化石称之为猿人化石,事实上我们并不承认这些化石就是人类,而是猿人。这就存在某种疑问,也意味着存在另一能,这些猿人化石很可能是上一个太阳系年的人类而不是当今人类的祖先。其中有些问题需要论证,一是人类化石年龄只有200多万年,而我设想的太阳系年为10亿地球年,如果人类化石不是当今人类的祖先,而是上一太阳系年的人类,那么时间差距太大,如果人类化石年龄是2亿年的话,就与我的设想一致。这就存在两种可能. 例如: 三叶虫: 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迭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 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的地质灾害事件中全部灭绝。三叶虫背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肋叶三部分,横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它在寒武纪初期即已出现许多科、属和种,我国已经描述过的三叶虫就有1200多种。晚寒武纪发展到最高峰,志留纪以后逐渐衰亡,而后历经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到了二迭纪末完全灭绝。如今只有在古生代的沉积岩中才能发现它那美丽的化石。三叶虫是5.4~2.5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麦斯特(WilliamJ.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宽约0.5英寸,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A.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脚印。 如果以生物大灭绝为指标,地球上出现了六次大灭绝,第五次在6500万年前,是由于小行星撞地球,主要灭绝品种是恐龙和蕨类。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就是现在,大概开始了两千年左右(两千年在地质年代上只是一瞬间),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捕杀及破坏环境,以灭绝物种的速度而论,估计能排上前三名,主要灭绝品种是脊椎动物。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主要灭绝陆地动植物。 第二次,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是不知原因的海平面下降、气温下降、空气含氧量下降造成的。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