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妈妈:儿童噎食这样做能救命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3-25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300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3月21日,上海市长宁区某校四年级学生,在校午餐期间发生噎食,让我们颇感难过的是,孩子噎食之后没有做出求助信号,没有得到第一时间正确抢救,最后生亡。


噎住和窒息是婴幼儿两大致命伤害原因,其中,噎住(气道异物)在我们生活中更为常见,不仅孩童就连大人都有因为噎食发生意外。有一个急救措施能够避免这类意外,这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Henry J·Heimlich 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是目前全球抢救气道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求生技能:学会 choking sign


海姆立克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而学会求救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在学习海姆立克之前,首先要学习一个求救动作。


成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摒除危险,同时需要把危险信号和解决办法明确告知、演示给孩子,让孩子对危险能有预警和判断,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国外幼儿园教会孩子们在发生气道异物时做一个“choking sign”的动作,这个动作是求救的意思:“我被异物卡住了,请快来救我!”因为气道异物的患者往往已经不能说话。



急救技能:学会 海姆立克急救法


1意识清醒时的气道梗阻


如果患儿能够发出声音,大声哭闹,用力咳嗽,施救者陪伴在患儿身旁,安抚他并鼓励他尝试用力咳嗽。


如果患儿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发出声音或啼哭,或者无法通过用力咳嗽咳出异物,施救者需要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儿(1岁以内):


患儿面朝下呈45度置于施救者的一侧前臂上,用这侧的手掌托住患儿的头部和下颌,用另一侧的手掌根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连续实施5次强劲的背部拍击。



如果5次背部拍击后,异物还未排出,立刻将患儿翻为面朝上呈45度放置于施救者的一侧前臂上,用这侧的手掌托住患儿的头部和颈部,用另一侧手的2或3根手指按压乳头连线中点下缘的胸骨,连续实施5次猛烈的胸部冲击。



如果5次胸部冲击后,异物还未排出,依次重复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婴儿失去意识为止。一旦患儿失去意识,请参考患儿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幼儿和儿童(1岁以上):


询问患儿是否喘不过气,如果患儿点头,施救者需要告诉他即将帮助他并会做些什么,以便患儿做好心理准备。


施救者站到患儿身后,双臂环抱患儿腰部,用一手握成拳头,将拳头的大拇指侧置于患儿肚脐上方约两厘米处,另一只手抓住握住的拳头,然后快速向上冲击患儿的腹部。



重复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婴儿失去意识为止。一旦患儿失去意识,请参考患儿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发生气道异物(被噎住了),呼吸正常,用力咳嗽,暂时不要干预,用力咳嗽是排出气道异物最为有利的方法,在采取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先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孩子自己用力咳嗽自行将异物咳出。


2、千万不要直接拍背,也不要用手直接去抠异物,那样只会让异物落的更深。


3、过程中一旦发现患儿意识丧失,拨打120急救电话,使其仰卧体位,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4、对于大些的孩子或者成人,任何钝角物件(自己的拳头、椅背等等)都可以用来快速挤压冲击腹部作为自救工具。


2意识丧失时的气道梗阻


如果患儿意识丧失,拨打120急救电话,使其仰卧体位,首先开放呼吸道,然后开始人工呼吸2次,接着实施胸外按压30次,2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依次循环直至患儿恢复呼吸心跳或者120急救人员到来。


注意:胸外按压本身也可以将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


(心肺复苏的详细操作此处不再赘述,心肺复苏的文章中有详细内容)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