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断舍离》书摘

 呆呆0101 2017-03-25

《心灵断舍离》

(日本)山下英子著

1、断舍离的本质,是清除无意识及不自觉之中使自己增添的多余物品或心理负担。

2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非必要的物品;非必要的信息;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以他人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3、如何断舍离?始终专注于现在,舍去过去的悔恨,将来的烦恼,他人的期望。根本原则是:此时此刻,是否需要、适合、舒服。

4、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执着:贪婪(不足够之心理)恐惧(害怕失去)期待(折磨别人或被别人折磨)

5、人类生命三层次:1动物性(活着);2社会性(被他人认可)3精神性(艾美、爱自然、爱自己、爱人类)

6、断舍离三阶段:着陆点(征服千里之路)着手点(先踏出第一步)着眼点(抵达的手段:步行、开车、乘飞机)

7、试试看,将所遇一切分为A(必要)B(可有可无)C(舍去)三部分。

8、身心不健康时问自己:因为“不足”还是“过剩”?哪些“不足”哪些“过剩”?

9、外部物质收纳法:七成隐藏,2成可见,1成展示。

10、分清问题和手段:手机没电了,需要联系朋友,怎么办?A买充电宝或找地方充电B赶快联系上对方。这里,B才是关键,A只是通常使用的手段而已。

11、人际交往时留下“缓冲时段”,观察对方及自己的语言实际承载的意思。比如“我认为我想”,仅是表述,静听即可;“我想”表示愿望;“我要”表示决心。(“我在做”才是实际行动)

12、过度的争取,或过度的放弃,都可能导致身心的不健康或不舒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