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练习 刘某,男,21岁。 患者病肾炎一年,经治疗无效,尿蛋白+++,红细胞++,前来就诊。患者自诉患病之后,反复感冒,夜间鼻塞、咳嗽。 刻诊:口苦,咽干,思冷,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脐周拒压。但腰不痛,神不疲,亦无水肿,知饥思食,二便正常。 处方:____汤。二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药后脐周压痛减轻,咳嗽止,仍夜间鼻塞。化验:尿蛋白++,红细胞-。继服原方二剂。 药后再诊,脐周压痛消失,鼻塞偶见,化验尿蛋白转阴。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力弱。以六君子汤加苏叶善后。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张某,女,22岁,忻州粮食局工人。 素体健鲜病。今齿龈肿痛、出血近一月,不能咀嚼食物,更不能刷牙。消炎剂、维生素C始终未停,症不见轻,遂求服中药。 望其面色红润,舌边尖红,苔薄黄,齿龈焮红,牙缝中有深红色血迹,无脓。询知口臭思冷,心烦头晕,消谷善饥,二便正常。诊其脉,沉滑略数。腹诊无压痛。 观其脉症,知为胃火伤络。盖过食辛辣厚昧,胃火炽盛,气血悖逆,致络脉损伤而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故宜清胃降火,凉血止血。 拟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川军10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10g。一剂。沸水浸15分钟取汁,分两次服。并嘱禁忌辛燥食品。 患者服后即愈,再未复诊。月余后陪友来诊,询而知之也。 按:大黄黄连泻心汤,仅大黄、黄连二昧,为治邪热在胃之心下痞,因未至于胃家实,故不宜攻下。用麻沸汤浸服,取其轻清泄热之功也。(闫云科医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
|
来自: 李静曦 > 《8.经方练习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