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治疗颈椎后关节半脱位型颈椎病

 昵称41483532 2017-03-27

【概述】

颈椎后关节毗邻许多重要结构,它的轻微移位也将引起相应组织结构,特别是长期固定姿势工作。颈部软组织劳损者易造成后关节的半脱位,并引起一系列颈椎病的症状。

【有关解剖】

   关节突关节解剖学亦称为椎间关节、小关节,临床称为后关节,为滑膜性关节,由相邻椎骨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构成。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内有滑膜。颈部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松弛,有关节前后韧带加强防止椎间关节滑膜嵌顿,颈椎后关节的关节面接近水平位,受斜向或横向暴力易滑脱形成关节突交锁。

   相邻椎体的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其前内侧壁为椎体钩突、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侧壁为椎间关节。颈椎的椎体钩突、横突和关节突关节构成一复合体,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合体上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病理病因】

颈椎后关节关节囊松弛,加强它的韧带作用薄弱,且关节突关节平面几乎呈水平位。因而颈部的运动会使关节在囊内前后轻微滑动,以至固定关节的前后韧带受到不断冲击而逐渐松弛。尤其长期固定姿势工作的人韧带更易劳损而变的松弛,关节面在囊内已有不同程度的错位。稍剧烈的运动如猛然抬头可加大这种错位,关节虽还在囊内但已较明显失去对合关系。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松弛,错位会被固定下来并继续行使一定的正常功能。但移位已造成关节毗邻的神经根、椎动脉牵拉受压,产生相应症状。

【诊断依据】

1.临床有椎动脉或神经根牵拉受压症状或混合症状。

2.根据针刀医学影象诊断学,X线颈椎侧位片示:发生半脱位的后关节间隙变大,在下位椎体关节突的上缘出现一近于三角形的黑暗区。有时关节间隙出现双道线。颈椎双斜位片示:病变关节椎间孔变小或椎间孔内缘参差不齐。

【治疗依据的理论】

后关节的半脱位改变了正常的位置关系,导致结构间原有力的平衡被打破,形成与异位对应的力平衡系统。病变关节韧带受到持续牵拉,这种牵张力会沿韧带及相邻椎体传导,并将导致邻位棘间韧带或黄韧带为拮抗此力而纤维化增生。因而治疗应着手打破病理性力的平衡,即松解增生的棘间韧带及关节突关节囊,并配合手法治疗恢复各结构位置。

治疗

1. 针刀治疗

松解患椎上下相临椎体的棘间韧带及关节突关节囊。方法参见“钩椎关节前方移位型颈椎病”章节。

2.手法治疗

先用颈椎手法治疗牵引器行牵引,牵引10分钟(牵引重量3050kg),嘱患者放松颈肌,再对椎体的移位进行纠正,具体手法:医生双手握住颈部,双拇指分别自后方推顶患椎后关节突处,前后摇晃四、五次待头颈部拉到最大过伸位时,突然加大顶椎后关节突处推弹一下,若指下感觉到错动感则复位即告成功。因后关节半脱位时关节囊可因炎性反应水肿,故复位动作应相对快速轻柔。

3.药物治疗

活络1号胶囊,6粒,3/日口服。

4.康复治疗

避免头颈部长时间固定姿势,作适度屈伸旋转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