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此姓与皇帝同字, 被迫改姓, 死后改回, 想不到又与新皇帝爷爷同字

 思明居士 2017-03-27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的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但是,文彦博的祖先并不姓文,而是姓敬,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后晋之前,文彦博的祖先一直姓敬。自从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后,在朝中为官的文彦博曾祖就不自在了,“敬”字犯了帝讳,当时只得为了避讳,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茍(jì),文彦博的曾祖父不得不改姓了文。


石敬瑭

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承皇位。虽然老皇帝死了,但毕竟是开国皇帝,文彦博的曾祖还是值得姓文,不能改为敬姓。但改回祖先姓氏的机会很快到来,没多久的后汉高祖刘暠天福十二年(辽国耶律德光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后晋为后汉所灭,后汉皇帝叫刘知远,敬氏不存在避讳之嫌了,茍(jì)氏、文氏的有些后代相继改回敬姓。


赵匡胤

但是,刚过了十多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了纷乱的五代时期。北宋王朝建立后,赵匡胤成为宋太祖,宋朝的开国皇帝。本来赵匡胤的名字不带敬字,但由于赵匡胤的爷爷名叫“赵敬”,如此一来敬氏又犯了帝讳,只好再次改为文氏或茍(jì)氏。这一次,可不像后晋只存在了十几年,北宋南宋合在一起存在了三百多年。宋灭亡后,他们以文氏或茍(jì)氏传了十几代,就没有再改回敬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