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松涛治疗小儿湿热病的经验【三焦分治法】(1)

 369蓝田书院 2017-03-27


张松涛治疗小儿湿热病的经验三焦分治(1)



张松涛老师经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和临床实践认为:

湿邪为病,临床表现主要在三点:


  湿性重浊,重头,四肢沉重,背重,小孩不愿意走路躺着不爱动。

浊:小便浑浊,发黄有味,大便不通粘臭,可能屁股有湿疹,身上长痘疮,流口水,很黏。



二  黏腻,舌苔黏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恢复的很慢,如咳嗽。



三  下注(流)就是往下走,水湿之性趋下,小便清长,大便溏涩。

四,伤阳,湿为阴邪,最容易伤脾胃之阳气。表现,食少腹胀,出气汗,如有病,阴天加重。



湿邪是六淫之上,与燥邪相反,人体正常情况下,保持燥湿平衡,阴阳协调,一旦失去平衡就可产生病念,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正气不足,湿邪履犯产生湿病。


湿病的产生有两种,外湿和内湿。


外湿:

多有外感引起,与气候变化关系很大,阴雨天临床变现:小白风,形寒,头痛,身重,四肢关节痛,往往和内邪同时致病,有表及里表现发烧,面黄,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热臭,关节痛,舌苔黄腻,舌质红赤,转化为湿热症。



内湿:

多由内伤引起,正气不足,脾胃失和,不能很好的运化饮食中的水湿,水湿停聚,表现口腻,口湿不爽,饮食差,腹胀,消化不好,称为,湿困脾阳。

湿为阴邪,最易阻遏阳气的舒展。故发病初期热象并不明显,但是湿邪自身久郁也会生热,就如湿草初堆并不觉得发热,经过一个氤氲发酵的过程,然后才会腐烂而发热。



所以湿热虽然由湿而生,同样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会越来越明显,最后行程了湿热胜复现象。


在湿多热少的情况下,其注意特点就是“蒙上流下”


蒙上:

就是湿浊之邪蒙蔽上焦,表现为恶寒,微热,精神差,不爱动,(身重头轻)                    


流下:

就是根据湿邪通过三焦水道有一个向下流的特性,所以湿热为病也就成了由上焦逐步向中下焦次第相传而进展的病程。因此,在治疗上都需要化湿清热,应根据三焦不同所见证而分别论治,才能见效。


明天继续讲解三焦分治之上焦治法要诀。


补土派

微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