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就是线差法和位次法,很多家长都不是很明白,今天高考君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含义、如何操作、以及如何获取相关数据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认真的学习一下,不然可就真的out啦!! 一、线差法 何为线差 线差是指本人高考成绩与高考批次分数线的差值。 比如河北省2014年高考理工一批控制分数线为538,二批控制分数线为478。 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50分, 则该生一本线差为12分,二本线差为72分。 计算公式即为:考生分数-批次控制分数线=线差 看线差,找规律 我们选一个院校看一下它的录取情况:长江大学在河北省理工本科一批2011年最低录取分数594分,2012年最低录取分数574分,2013年最低分数550分。
如何用线差填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些学校每年录取的线差(一本线差和二本线差)有一定的规律——几乎不变。 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某些报考资料,如河北教育考试院出版的《全国普通高校在河北招生录取分数线统计》一书及配套光盘主要也用了此原理选择院校。 二、位次法 何为位次 所谓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简单说就是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统计表”中自己的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位次与我们通常说的“名次”是不同的,区别如下: 位次说的是你在这省所有考生中所占的位置,假如说排名第一的他的位次就是1,但是如果排名第二的有两个人他们的分数相同但是他们的位次是不同的,而他们的名次却是相同的。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①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②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③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④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⑤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⑥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⑦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看位次,找规律 我们选一个院校看一下它的录取情况:山东大学在河北省理工本科一批2011年最低录取分数635分,2012年最低录取分数625分,2013年最低分数607分。
如何用位次填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些学校每年录取的位次有一定的规律——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 方法: a、知道自己的位次以后,再查阅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就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是什么成绩,然后再查阅往年录取数据,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都录取到什么院校的什么专业。 b、将往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按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转化为位次,与自己的位次比较。 由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即执行“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所以位次法被很多人重视并应用。 三、哪里可以找到分数和位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