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坛区关于进一步提升项目审批效能的实践和思考

 mini9559 2017-03-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市行政服务中心责任重大,以此为核心,“中心”课题组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涉及建设项目审批的部门窗口、中介(技术)机构、镇(区)审批代办员以及部分企业,对当前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找出当前“大招商、大发展”形势下影响项目审批效能进一步提高的原因,力争破解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为客商提供全过程、全领域的优质便捷高效服务”这一目标的制约瓶颈。         
    一、目前我市建设项目审批的现状
    一个新的招商项目审批流程可分为注册登记、立项(备案、核准)、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6大阶段。涉及13个审批部门、35类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要办理60余项审批和服务手续。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机制,陆续推行“一表制”注册登记、“一票制”扎口收费、竣工联合验收机制、项目建设“绿卡”等制度,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审批时限短速度较快。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部门集中办公的优势,按照市政府要求,推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服务机制,做好项目会审、并联审批、集中踏勘和联合验收等工作。目前,市权内建设项目从备案到领取施工许可证,所有环节的累计时限为42个工作日(不含公示时间),充分并联的情况下最快只要18个工作日,这个速度在周边县市都处于领先水平(见附件一)。
    (二)收费公开透明标准低。对工业建设项目涉及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一票制”扎口收费。首先由住建委窗口发放项目收费流转单,经规划、民防、经信、气象等窗口全部按收费标准下限核定收费金额,最后再由住建委窗口汇总向企业一次性收取,整个过程公开、规范、廉洁。目前,我市工业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为18.4-23.4元/平方米(见附件二),和周边县市相比,属于较低标准。其中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款,完工后按规定返还, 实际收费标准为8.7-13.7元/平方米。
    (三)竣工联合验收效率高。2009年起,我市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推行竣工联合验收机制(见附件三)。项目完工后,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发改委、国土局、气象局、民防局、规划局、消防大队、住建委(质监站)等多个部门的验收人员,统一上门集中验收,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并实行零收费,从企业申请到完成验收工作,平均只需3个工作日,为企业早竣工、早投产赢得了时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影响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受法律法规、流程设置、部门服务理念的影响,建设项目审批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环节多、材料多和时间长等现象。
    (一)审批部门多、环节交叉。一个新引进工业建设项目从注册登记到领取房产证,要经过工商、发改(或经信)、环保、质监、国税、地税、国土、住建(多个单位)、规划、消防、人防、气象、城管等13个部门的审批(见附件四),有的行业国家还规定了其它前置审批,如涉及外商、危化投资、占用河道等还需相关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还牵涉银行、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讯等多个公共服务行业,参与部门众多。另外,在办理环评、用地、规划等手续时,审批环节互为前置、互相交叉,同一环节多个部门审批。
    (二)审批信息难共享,材料收取重复。目前,由于我市电子政务平台功能尚不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缺乏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部门之间信息资料不能共享。如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立项批文等复印件,在整个审批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都要提交一份,造成企业为资料准备来回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三)中介(技术)服务环节多、时间长。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穿插办理编制环评报告、规划总平设计、施工图设计等35项中介(技术)服务手续。由于中介市场化程度不一,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收费规范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影响了行政审批工作的速度。例如一些建筑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国家设计规范和强制性标准,造成多次反复修改,影响项目快速申报。由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所进行的前置必备手续耗时占总审批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
    (四)镇(区)代办衔接不顺畅。目前,开发区、金城镇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有专职人员从事全程代办服务工作。其它各镇虽然有人员代办,但由于是招商办、经贸办、园区办、建管所等部门人员兼职代办,尚未做到全程代办,衔接不够顺畅,影响了审批效率。
     三、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要以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监督机制、实行“阳光审批”,大幅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一)精简审批事项。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公示审批事项目录。逐步向社会转移职能,将社会组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
    1.实行目录化管理。由市审改办牵头,会同市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按照审改“七个一律”的要求,全面清理、评估论证审核和规范现行行政审批事项,重点要加强以强制备案、事前备案等名义变相实施行政审批的清理力度。取消政府部门以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对所有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的事项,变前置审批为事后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行政审批项目准入制度,实行目录化管理,凡未列入审批目录的事项,各部门一律不得擅自设定、不得实施审批,实现“目录之外无审批”目标。
    2.简化各类中介评估手续。一是对已完成区域环评的工业集中区、开发园区,其园区内新落户具体建设项目符合园区规划要求的,则区域环评结论可作为该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简化该区域内落地的单个建设项目环评和审查。二是在项目建设用地出让前,开展控规编制或条件拟定阶段的交通影响预评价工作。项目建设主体取得土地后,一般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审查阶段不再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三是除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外,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备案。
    (二)优化审批流程。根据“能简必简,能并则并,可合即合”的原则,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建立岗位职责清晰、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全流程。
    3.实行“多证联办”。由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公安等窗口的工作人员,组成“多证联办”服务窗口,对在“中心”办理的各类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制公章备案,实行“内部流转、资料共享、统一发证”的服务模式,避免申请人逐个窗口来回跑,提高服务效率。
    4.实行模块化服务。由市发改、规划、国土、住建和行政服务中心等5个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分别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5个阶段,按照“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模式,做好各阶段的相关事项的并联审批。
    5.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机制。对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照“优先办理、急事急办、主动服务、专人负责”的基本要求,做好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双休日服务和其它特色服务,各项审批服务工作不受原承诺时间限制,要在《“绿色通道”项目审批跟踪服务流转表》(见附件五)规定的时间内办结,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
    (三)规范中介服务。市中介办要会同各主管部门,重点抓好涉及工业项目建设中介机构管理,提升中介服务水平。
    6.加快“中介服务超市”建设。按照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要求,加大中介市场培育力度,凡是具有相应资质的能评、环评、雷评、设计、测绘、审计、代理等涉及项目建设的中介服务机构,经市中介办和主管部门备案后,均可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或挂牌开展相应业务,基本形成每个项目都有2-3家中介机构可供选择的“中介服务超市”,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局面。
      7.实行中介服务“三个统一”管理。即对中介机构实行统一服务承诺时间、统一规范收费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由市中介办会同各主管部门,要求各中介机构建立服务承诺制,公开服务承诺时间、收费标准、服务标准,对超出办理时限、违反统一标准的中介机构,加大曝光、通报、处罚力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中介信用等级评定,引导企业优先选择等级较高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升中介(技术)服务效能。
    (四)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是行政审批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审批时限能否大幅度压缩、审批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其根本出路在于更新观念,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服务方式。
    8.强化“网上全流转”审批。以我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为平台,启用证照系统,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网上反馈、网上留痕”的要求,实现项目的网上全流转审批。另外,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数据库、批文库建设,实现各审批材料、批准文件等审批信息即时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
    9.推行“容缺受理”制和试行“先批后审”制。对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要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容缺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补充的材料和容缺时间,补缺后及时发证。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以中介技术服务成果为审批条件的,可试行“先批后审”制,即:将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技术审查从行政审批体系中剥离,中介机构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实施中介技术服务行为,并对其成果的合法性作出承诺,审批部门对事项实行“先批后审”,同时制定相关的复审、处罚配套机制进行监督。
    10.深化完善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服务科,重点抓好镇(区)首席审批代办员、兼职代办员与建设项目服务科的三级联动,加大奖惩与考核力度。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和镇(区)审批代办员网上审批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审批代办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强化督查考核。行政权力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行政权力的异化和以权谋私的现象,并由此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和行政效率低下,所以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使行政审批工作全过程处于“阳光透明”状态。
    11.公开服务承诺。在各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出所有的审批、检查、验收等行政服务环节和相关中介服务环节的基础上,编印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并编印配套的审批服务指南,通过网站、服务指南和大厅公告等方式,将各审批时限的审批条件、受理材料、承诺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2.强化监督问责。进一步完善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超时缺席默认制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同步,使行政审批申报、受理、审核、办结和送达等环节,在全程监督下进行,确保其运行全过程处于公开、透明、被监督状态。对影响项目建设推诿扯皮、违规操作等“慢作为”、“不作为”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曝光,严肃查处,按规定追究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1.金坛与昆山、武进、溧阳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对比表
    2.金坛市建设项目扎口收费一览表
    3.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流程图
    4.金坛市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
    5.“绿色通道”项目审批跟踪服务流转表
    市行政服务中心课题组
     组长:郭小剑
     组员:蒋学军、刘网华、谭丽
    执笔:刘网华
    二〇一四年六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