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钟寺里九万多斤重的明代永乐大钟是靠什么悬挂起来的?

 昵称413468 2017-03-28

在北三环边上有一个大钟寺的地名,过去这里无论是建材城还是收藏市场都很有名。其实这里确实有一座大钟寺,现在被改为古钟博物馆,目前馆内共收藏了二百多口各个年代的古钟。十几年前犄角君去逛大钟寺的时候这些钟还都是摆在展台上,如今基本都吊起来展出了。感谢关注头条号【犄角旮旯逛京城】,图文原创,欢迎转发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因为清代雍正年间移来了一口明代永乐大钟,后来人们慢慢把这里叫做大钟寺了。

这口大钟因为铸于明朝永乐年间故名永乐大钟,万历朝曾经被移至万寿寺,后逐渐废置。犄角君在此顺便提醒一下,目前万寿寺正在进行内部维护,听保安说将闭馆三年。

到了清雍正朝,这口大钟被运至现址,也就是觉生寺,还专门建立了一座上圆下方的钟楼用以存放大钟,由于钟体巨大,移钟过程持续了数年,直到乾隆年间才完成。古代悬挂大钟基本都是利用冬天靠在钟下堆土推高的方式来完成吊装,觉生寺的钟楼比较矮小,大钟离地距离也不算高,安装起来相比城里钟楼的那口大钟来说应该还算容易些。

一块华严觉海的匾额挂在钟楼的大门上方,此匾为乾隆题写。

整个大钟悬挂在由几根粗大的木柱搭建的钟架上,柱上隐约还能见到彩绘的龙纹。

那么这么重的大钟是怎样吊起来的呢?十几年前大钟寺钟楼的二层还是开放的,那时候犄角君不只一次上去过,在钟架的横梁上有一个U形的铜箍,在钟钮和铜箍间有一销钉,原来整个大钟就是靠这根铜穿钉悬挂起来的,当时感到很震撼,很有些不可思议。当年上楼可以看到古钟上有很多散落的硬币,应该是一些不文明的游客所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口明代大钟,现在二楼已不对外开放。

一般古钟的顶部都是铸成蒲牢造型,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而永乐大钟实在太沉了,所以钟钮被铸的很粗壮,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承受的住几万斤的重量。几百年过去了,大钟至今安然无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能水平。

据测算,永乐大钟大约重46吨,虽然不是国内最重的古钟,但是钟身内外共铸有二十多万文字,包括《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在内的多篇经文,堪称中国古钟之最。

上周末犄角君又故地重游了一把,如今寺内鲜花盛开,正是观光游览的好时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交通便利,地铁公交均可直达。感谢关注头条号【犄角旮旯逛京城】,图文原创,欢迎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