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科学上让你接受不完美-哥德尔定律

 闻鹿鸣 2017-03-29

本文一共1395字,全文阅读需要5分钟。赶时间只看黑色加粗的就好了。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第一不完备性定理

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

第二不完备性定理

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上面每一个字都认识,说的是啥?翻译成普通人能懂的文字就是:一个系统里,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整的。

还是看不太明白?再换一个说法:一件事情,如果太完美,那就必有问题。说到这里,想起来一个学霸嘲笑学渣的段子:我能考100分是卷子只有100分,你能考100分是你只能考100分。

 

哥德尔定律对数学、逻辑、语言、计算机学科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延伸到生活当中,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事情,世界本是有缺憾的。


在科学史上,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之前,我们对宇宙的认知都是基于古希腊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观点,在公元二世纪时,总结了前人在400年间观测的成果,写成 《天文集》(即《至大论》)一书,提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这个学说一直为人们所接受,流传了1400多年。


牛顿发表三大定律的时候,在科学界里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直到爱因斯坦的时空场弯曲理论彻底推翻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牛顿定律的应用也是有边界了,而这个验证间接证实了哥德尔定律在科学界的同样适用。


这么些年,都有或多或少你见过的人,外表光鲜亮丽,羡慕不已,更别提明星们的生活了。但慢慢地会发现,人人都有一些不可描述的秘密或者缺憾。如同朋友圈里的朋友一样,你知道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如果发现有人特别完美,做的事情滴水不漏。请注意,哥德尔定律告诉我们,这种人一定是有极深的城府,亦或者后面一定有潜在的危险。


接受不完美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凭什么放下杀人屠刀的人他就能立地成佛,我苦苦修炼一世却不一定能逃过六道轮回?因为杀人成性的人,放下屠刀不再行凶所需要付出的,比你苦苦修炼所付出的要多得多。不信,你看身边的伙伴,别说放下屠刀,放下手机都跟要了命一样的难过。为了说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难度,先说说如何举起屠刀的,斯坦福大学的B.J.Fogg在2009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述『行为设计学』的模型,叫做Fogg’s Behavior Model。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公式:B=MAT。B(ehavior)代表用户的行为。M(otivation)用户的意愿,也就是动机。A(bility)能力,用户使用的门槛。T(rigger)触发。人在养成习惯或者成瘾的东西时,是需要不断的重复刺激-行动。一旦成瘾是极难改变的。于谦老师的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