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如何权衡利弊、利害、得失等关系

 禅修缠休 2017-03-29

关于如何权衡利弊、利害、得失等关系

(2009-05-04郁乐文)

总结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以及出现的问题,我似乎总是出现问题,惯于辩证看问题的我,有时候对待问题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因为怎么看问题都有其有害有利的一面。

 本文试图探讨这一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并准备给自己几条原则。

首要的就是:理性处理问题,是在内心完全受到自控的状态下的处理问题。情绪波动或处在亢奋状态则不易做决定。

认清自己的形势、自己所处的现状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原则再怎么完善都不如首先看清形势了解现状。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前一段时间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形势的严峻性,而完全由自己的主观意愿所左右行事,且造成了一些暂时影响很坏的严重后果!!为避免自己今后不能忽视形势和现状的重要性,把它明确化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想告诉自己处理问题的必要程序。认清形势和现状,然后在把握以下各项原则的前提下再有所行事,否则自己又将陷入了主观化中使自己造成一些本完全可以避免的后果。

 1、必须把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等,这种分类有助于在时间、精力、心理等方面有不同的分配。对于重且急的事情、矛盾必须在短时间内全力以赴;对于轻且急的应该是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轻且缓的应该采取短线作战的原则,根据自身和事件的情况分配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重且缓的,那必须坚持长期且坚忍的作战原则,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必须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心理等投入到其中。

 2、在做决定时,必须坚持全面、整体、战略发展的大局观。做人做事必须坚持大局观,这时必须是忽略个人的差异、情感等,包括自己的现在正处在的感受。此处战略,也必须进行分类,可分为短、中、长期战略目标,在实现不同战略目标时,必须明确实现该目标的心理准备、能力准备、知识准备、前提准备等。

 3、在处理事务、人际、利益、权力等方面上,不要试图走向任何一个极端,而是坚守易经、中庸提倡的中正、中庸,把握处理问题的度,谨记过犹不及、亢龙有悔。但是有时必须把事做绝了。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我们打击敌人一定要打击到使其连拿匕首的机会都没,另一反面我们施恩于人时一定要细水长流。

4、在处理问题时坚持长期战略的不变性,但短期战略、具体策略、具体方法与手段必须要灵活,不要固守某一原则而不变。有时以退为进,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静观其变,有时必须有所动作以展示威胁;有时必须象勾践一样隐忍,有时必须象袋中之锥展示某一优势;有时谨记“狡兔死,走狗亨”的命运而是自己保证自己存在的理由;有时必须是消除自己存在的理由展示自己的功绩等等。

5、对于每件事、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划分为重要的、次要的、大略的、细节的等,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把握问题的大略,忽略细节,但同时也要注重细节,坚持把握大略,重视大略,粗糙对待细节,总之是大略与细节应该是辨证对待。要有所作为,采取怀柔策略,那是一定而且是必须要做些牺牲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因为为了一个更长远且全局的战略目标,既然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有重次之类,放弃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牺牲也就属于正常了。

6、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谋略先行,谋定而动,谋行相佐,运筹帷幄。用脑袋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7、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注意一下问题的几个方面:搞清问题的界定;搞清问题的内部逻辑关系与外部联系;搞清问题的由来;搞清问题的趋向;搞清你对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储备;善于写出你对问题的分析纲要;修证方法;小心求证并修正你的答案。

8、每一件重要的事都处在长长的因果联系中,而绝大多数的事都是有多个原因导致。

9、要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每一件事,在把握全局分析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之后,也不要忽视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可千万不能用现在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一层不变的预测且固定了未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事物的发展是过程与阶段、暂时与长远的辩证统一。

10、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做战略和策略、战术的两者分析。仅作战略分析,所有的分析都是显得很虚无飘渺;仅作策略、战术上的分析,所有的分析都因过于具体而没有长远性、战略性。故,为了不再犯考研决定去哪个学校的战略性错误,也同时不再使自己犯来到学校仅看到了战略而忽视了生活中具体策略、战术的分析,在分析问题时定要两者共同分析,从而做到全面、客观并且不失其现实性

11、其他的有待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