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江山携手 2017-03-29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由民俗学家赵书收集整理,2010年搜集于“惊蛰锣鼓节”)

北京东城有一条著名的街巷叫南锣鼓巷,这条小亍南头路东的第一条胡同叫炒豆胡同。为什么叫炒豆胡同呢?这里有一个传说。过去老北京城中的老百姓供奉的神仙主要有三位:佛教中的观音、道教中的关帝、民间信仰中的碧霞元君娘娘。相对来讲,玉皇大帝的庙宇少,香火也就少了。玉皇大帝见自己的香火比碧霞元君都少,心里生气了。他把龙王找来说:“北京城的老百姓不把咱们君臣放在眼里,咱们要给他们一点历害看看:今年夏季不许下雨!”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玉皇大帝的一个令,龙王就得照旨执行。甭说一年不下雨,清明后三个月不下雨就会出现旱灾,这一年到了三伏天还不下雨,旱情就显出来了。俗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阴天吃饱饭。可是,六月快过去了,玉皇大帝还不让下雨。城外的庄稼黄了,城里的孩子病了,井里打不出水了,北京城里的后海、什刹海水少了,城东的玉河旱得都露底了。老百姓热得实在受不了,纷纷到玉河边上的龙王庙去上香。玉河龙王庙的驻庙龙王是幽州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年龄小,心肠软,看到老百姓焦急盼雨的样子,动了慈悲之心。他自从当了玉河龙王以来,还没主管下一次雨,老百姓给他上香要求下雨,他觉得这是自己职责。

他向父王请示,幽州龙王说:这是玉皇对北京人的惩罚。小龙王心想,我受一方香火,就得为一方百姓办事。他见到老百姓缺水的痛苦,再也顾不得玉皇的命令了,于是翻上云头,驾起祥云,沿着玉河下了一场大雨。南锣鼓巷的居民见天降甘雨,认为是龙王发了慈悲,纷纷向天作揖告谢,感谢这场久违的及时之雨。为了表示欢乐之情,南锣鼓巷的居民组织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在玉河龙王庙前载歌载舞酬神谢雨。正当大家欢心鼓舞之际,忽然一阵腥风苦雨,把案台上的蜡烛吹灭,神帐吹落。殿里龙王神像的眼睛忽然显得惊慌失色,身子也摇晃不止。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正当大家惊异之际,只见乌云中有一条白龙挣扎着向东南飞滚而去。正在上香的一位姓张的老太太说:“小玉龙给咱们下雨,玉皇大帝生了气。这是玉皇派神前来拿他问罪,咱们应该为他说情讲理。”前来问罪的是太白金星,他奉命押解玉龙直奔东海,一直向东向南而去。因为玉龙深受北京城人民爱戴,庙中的香火如同一条彩带围绕在玉龙身边,使太白金星无法把玉龙带出京畿地区,只得就近将其压在沙窝门(广深门)外。太白金星一见自己拿不动了,只好把小白龙向下一推,一声巨雷,从天上掉下一条巨龙,落地成了一座山岗。因为玉龙是龙王九子,所以此地叫“九龙山”。玉龙问太白金星:我什么时候才能回玉河?太白金星说:你就等到金豆开花吧!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第二年惊蛰节气的时候,从南锣鼓巷北口的雨儿胡同里走出一个挎篮卖货的老太太,她在街上吆喝着:买金豆、好心肠,炒在锅里喷喷香。这位老太太篮里放的都是剥好的黄色玉米豆。大家都觉奇怪,以往来胡同叫卖的小贩都是卖炒好的玉米花,怎么这位老太太卖生玉米豆呢?而且老太太慈眉善目,一派富贵模样。更怪的是,这老太太卖豆不收钱,篮里的豆怎么卖也不见少只求大家在铁锅里妙成玉米花。大家觉得奇怪,这时,那位姓张的老太太问:人家都惊蛰节气卖玉买花,您怎么卖玉米豆呢?这位老太太说:

我的儿子太善良,官虽不大性格狂,

为民做主遭天遣,金豆开花才返乡。

张老太太立即明旧了,这是幽州龙婆为救儿子而请百姓帮忙的计策。于是,她马上带头买了一斤玉米豆。在她带领下锣鼓巷全街的人都纷纷买这位老太太的玉米豆,拿回家中用旺火在铁锅中炒,很快家家买去的玉米豆被炒成白花花的玉米花。张老太太让大家敲着铜盆瓦罐哴:金豆开花喽!金豆开花喽!老百姓的喊声传到了天上,太白金星马上拨开云头向下一看,老百姓家里户户锅里都是白花花、金灿灿的花朵,金豆果然开了花。

为什么南锣鼓巷里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于是他三步并二步跑到凌霄殿向玉皇大帝禀告:金豆真开花了!玉皇大帝只得履行自己诺言,放玉河小白龙回家复职。小白龙复职回家,玉河龙王庙的香火更旺了。广渠门外原来那座“九龙山”不见了,成为了平地,现在还有这个地名。因为“金豆开花”,所以南锣鼓巷有炒豆胡同、蓑衣胡同和雨儿胡同。

(由赵书收集整理,2010年搜集于“惊蛰锣鼓节”,本文于2016年4月21日整理)

文/赵书,民俗学家,北京民俗特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