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佳酿——米醴瓊 【温州情】

 温州情_丁乙 2017-03-30

腾讯网《温州情》订阅号   微信号cnwzq0577

 

自然风光 历史名城 人文情怀

 

喜欢您就订阅,点击上方“温州情”三字,出现绿色关注两字,按下即可。


   米醴瓊,好漂亮的字眼。《新华字典》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醴”,甜酒;“瓊”,瓊浆(美酒),朋友,是否两颊生津, 想流口水了?

   在古代中国,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被称之为醴。大约在汉代后,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于是温州人又称其为米灵瓊,一字之换平添了一份灵气和韵味。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温州又处东南丘陵,青山含黛怀抱城郭,清泉甘冽缠绕阡陌,天时地利,使当地酿酒成风。而农历三月和九月是酿酒的美好时光。





米醴瓊是温州独有名酒,酿造此酒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朝,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诗中云:“尊酒如江绿,春愁抵草长。但令闲一日,便拟醉千场。”我想能让“诗人一日醉千场”于“烟花三月”的应是米醴瓊吧。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曰:“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夜不眠。好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自注云:“是夕新永嘉守,亦宿此寺”,我确定能让诗人在“霜满天、黄花地”的中秋夜与太守抵足而眠醉卧孤屿的还是米醴瓊!


老一辈的温州人都知道,米灵瓊是“酒做酒”,即双酿酒。其酿制工艺非同一般,据说以陈年白酒(烧酒)当水和糯米、红曲再次发酵,在再次发酵过程中糯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而产生了天然甜素,当甜素达到最高值时,就要终止发酵,否则酒会变酸。








这个过程全靠经验丰富的“老司头”(师傅)凭着自身过硬的本领:眼看、鼻嗅、嘴尝、齿咬、耳闻、手捏等进行质量把关,并以人的体温和沸水作为温度参照。如此高超的酿造技艺完全可与“望、闻、问、切”的中医药学相比肩。






   这种酒曲发酵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酒曲中有灰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灰霉将淀粉转化成糖,即糖化过程;酵母将糖转化成乙醇,即酒化过程。只有这两个过程都进行到适当程度,才会创造出美味的米酒。勤劳智慧的温州人,就这样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掌握、运用和传承着这门古老技艺,使得人间佳酿—米灵瓊代代相传。




温州人喜爱米灵瓊,是因为: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铁、钙、锌等。对男人腰肌劳损有舒筋活血的疗效、对老人病后体质虚弱有增补营养的益处、而姑娘家月经不调导致贫血,如能爱上她不时地抿上几口,将会脸色红润艳如桃花,即便平日里无病无灾之人若能适度长饮对身体健康同样大有补益。




   温州人喜爱米灵瓊,是因为:她看着酒汁淡红透明亮晶晶、闻着酒香典雅芬芳欲熏熏、噙着酒味圆润醇和甜丝丝,而酒后的回味是微甜不腻、米香醇厚、温绵不火。




   温州人喜爱米灵瓊,是因为:她承载了千百年来瓯越人民的匠人精神,寄托了海外游子“情浓于酒”的故土情怀,渲染着乡亲们婚宴嫁娶的美好时光,-------




   俗话说得好,无酒不成席,温州人对米灵瓊的情有独钟,使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款待宾客的宠儿!

   陶罐的太铺张,会让人像打了鸡血似的豪情万丈,瓷瓶的再辅以小杯斟酌,不就斯文儒雅起来了吗?


   如果用水晶玻璃杯呢?其高贵气派绝不输与威士忌。温州人尝试过,冰镇的米灵瓊,那个香甜爽口!天下至味。




   岁月是一缸盛满了天地精华的陈酿 ,时间一直在为她不渝余力地发酵着,温州米灵瓊双酿酒经过几代有心人的改良和技术革新,终于凤凰槃涅重获新生。 

   如今,米灵瓊双酿酒独特的酿造技艺已被列入温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将一年九月九,稻花香里庆丰收,米千斗,水千重,米水重逢发酵中,待到来年飘香时,呼儿将出斟美酒,一杯谁与共,犹能双脸红。



如果您认可,点击全文上方“温州情”三字,出现绿色关注两字,按下即可订阅。


腾讯网《温州情》订阅号

文化人与摄影人原创平台

总策划:丁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