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虽新,但设计还是有招的!

 非凡空间书馆 2017-03-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户外运动纳入了自身的生活。周末游、小长假旅游等都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成为人们新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消费的主流。这种近郊旅游产业的发展无疑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色小镇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提供相应的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服务,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她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景观规划和景观塑造。

特色小镇不仅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促进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能够平衡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对单向度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抵拒,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特色小镇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和建设中。虽然特色小镇发展建设强调“特”,强调小镇的差异化,但亮眼辩景认为在规划设计中,却要遵循规划设计的共性原则(景区化设计原则),本文将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模式、打造要素、景观设计的传统升级等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和帮助。

特色小镇虽新,但设计还是有招的!

一、特色小镇她就是一个完整的景区!

目前,国内特色小镇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特色小镇旅游主体化差异不明显,文化特色不鲜明,或者休闲产品不够创意创新,旅游核心产品不具有核心吸引力。亮眼辩景认为,特色小镇她就是一个完整的景区,她的开发建设,是一个严谨而专业的流程,需要经历“资源评估、文化内涵挖掘、景区总体定位、产品体系设计、规划总体布局”(顶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落地设计)等多个步骤。

特色小镇虽新,但设计还是有招的!

二、特色小镇四大设计模式

1、自然生态式

这类小镇一般处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其打造应以自然景观环境为背景,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原生态的环境景观,景观设计为画龙点睛之笔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氛围,形成城景共融、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和谐氛围。

2、主题营造式

这类小镇对整体形象和风貌要求比较高,主要以人工打造痕迹为主,强调主题式的设计,建筑和小镇环境都应该表现主题内容,整体上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如滑雪小镇、温泉小镇、滨海小镇等。

3、文化体验式

这类小镇的旅游活动以艺术文化体验为主,如中国传统的古镇古村,或是现代的壁画小镇、动漫小镇等。其空间体验的尺度可以小到一条休闲商业街,也可以大到整个空间环境;其体验内容的时代性可以远久到人类的起源,也可以近到现代最新的文化潮流。从建筑的文化符号到整个小镇的肌理形态,构成了完整的文化体验氛围,在打造时应突出有韵味的文化空间体验。

4、互动游乐式

这类小镇旨在调动游客与小镇之间的互动性,其打造以某项大型活动或赛事为主要吸引物,以协调人与主要活动场地关系为主。如西班牙的龙达斗牛小镇等。互动游乐式小镇打造时应注重游线的设计及游客互动游乐的体验。

特色小镇虽新,但设计还是有招的!

三、特色小镇五大打造要素

特色小镇打造,应在明确特色小镇总体布局的前提下,结合周边环境,通过入口形象、核心广场、休闲商街、景观小品、游线设计来展现特色小镇的优美之处。

1、小镇入口

特色小镇入口是游客键入小镇的第一印象,是小镇的名片,一般是小镇主题风格、品质、特点、内容的集中体现,包括入口广场和入口大门。

小镇的选址尤为重要,要充分考虑小镇的通达性、安全性以及开放性。亮眼辩景认为,作为进入小镇的空间营造和氛围营造,入口或两侧应设置核心雕塑或核心标志物,整体氛围上要能够体现小镇的主题及风格。

入口大门选址一般靠近入口广场处,除了考虑美观之外,小镇入口的设置首先要充分考虑交通功能性,其次还要展现小镇的文化特色。

2、核心广场

特色小镇的广场功能是集市政、休闲、纪念、商业于一身的公共空间。对中心广场的景观规划应利用当地特色建筑、植物、雕塑等满足人们集会的需求,对广场的景观设计应注重使用性和参与性,同时还要兼顾广场给游客的视觉效果。

特色小镇的广场根据其功能、服务半径和使用人群分为演艺广场、主题广场和旅游集散广场三种。

演艺广场是特色小镇景区化打造的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游客参与性强的内容。它将民俗文化及生活习惯与故事情节、人物表演相结合,形成游客互动、人气聚集,再将人群及游客向周边消费或参与区域进行引导。

主题广场是满足休憩、商业、仪式等功能的开放空间,包括纪念性广场、仪式性广场、商业性广场。它的选址,一般位于车行道路右侧,或者步行道路的两端或中心处,实现人流疏散及聚集的功能,可围合亦可开阔,体现主题内容,体量和尺寸相对合理。

集散广场通常是与游客集散中心配套结合的,规模按照游客接待量来界定,一般只需满足旅游集散场地及服务设施(如洗手间、商品售卖等)的需求。

3、休闲商街

特色小镇的商街是休闲业态的聚集区。根据小镇路网的规划,并通过对街道的命名以及主题定位,形成不同业态结构的街道主题风格,如酒吧街、客栈结、民俗街、演艺街、餐饮街、购物街等等。其选址一般要符合小镇规划中的交通要求,靠近小镇入口或者旅游集散广场位置,要有很好的识别性,有明显的导视系统,交通进入方便,同时还要有鲜明的主题特色。

4、景观小品

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小品设施的设计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游客体验感的重要表现,拉近游客与景区的互动。景区化打造的前提是要把基础设施做好,如导视系统、夜间照明系统、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

亮眼辩景认为,小品设施需与周围环境协调,艺术性强、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设施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应该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还应该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达到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

5、游线设计

游线设计应根据小镇整体布局,考虑游客游览时间及在游览过程中的兴奋期和疲劳段,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不同主题及功能的游线。主线设计应考虑串联各种类型业态,如观光、购物、餐饮、演出、体验、住宿等,同时还要考虑白天项目和夜间项目的结合。

特色小镇虽新,但设计还是有招的!

四、特色小镇创新升级传统景观之设计手法!

1、五大小镇入口设计形式

特色小镇的入口在打造和设计时,首先应该用特有的文化元素突出和强调小镇的主题,其次要选用和小镇内风格一致的建筑材料和色彩,统一小镇的整体形象,同时还要方便小镇的管理。因而,特色小镇入口可以采用以下五大设计形式:

第一,单体建筑式大门。入口通常会以建筑及构筑物搭建一个围合空间,形成门户感,有明显的界限,这种做法一般适合用地比较紧张,周边有一定的建筑规模,需要用建筑主题特点去强化大门形象的小镇。

第二,雕塑式大门。以主题人物、情景、故事或者代表元素形成主题性突出的工艺型大门,如浮雕、圆雕、透雕等。

第三,古建式大门。东方或西方代表性建筑物大门,如欧式罗马柱、中式的明清牌楼等。

第四,建筑群落式大门。以建筑组群形成围合,强调空间体量。

第五,广场式大门。以开放空间广场搭配主题标志性景观,如喷泉、绿植和吉祥物,形成开放型入口大门。

2、三大核心广场设计思路

(1)休闲演艺广场

休闲演艺广场的设计,包括以下三大内容:

第一,氛围设计。引爆休闲核心,用演艺的方式点燃现场气氛,加强特色小镇人群聚集的功能,打造动态的吸引核心。

第二,场地设计。通过舞台、集散通廊、休闲设施、场地隔离带,打造有明显场地边界的围合空间,使其在不表演的时期可以作为公共活动区域。

第三,规模设计。根据整体特色小镇规模,预留出合理的广场面积。

(2)主题广场

主题广场要根据小镇不同区域的不同主题,细致性地将文化主题元素景观化,通过对雕塑、小品、廊架、座椅、花坛等小品,在造型上采用艺术设计手法,在平面表达上运用图案,在空间表达上运用情景雕塑、主题雕塑、浮雕墙等,形成开放式活动场地。主题广场的三大表现重点为:

第一,强化主题。围绕核心重点刻画,形成主题概念,使旅游小城镇整体主题更加强化、形象化、美观化、情景化,使文化表达的具体内容更加深化。

第二,细节体现。通过地面硬质铺装、草坪、模纹绿篱及绿化隔离带、水面、喷泉、座椅、垃圾桶、景观灯等小品体现小城镇的细节之美。

第三,空间衔接。满足不同区域间的交通联系,统一各个空间之间的景观表现元素,满足不同人群休闲需求。

(3)旅游集散广场

集散广场景区化的打造有两个重点:

第一,集散快捷性。位置要处在重要出入口处,满足人群导向清晰、方便、快捷的需求;要有清晰的导视系统,能够明确导向各个景点之间的关系,达到指引人群和游客快速到达目的地的效果。另外,地面铺装要简洁、平整。

第二,服务方便性。完善小镇周边的基础服务设施,将基础功能和集散广场有效结合,体现特色小镇的设计人性化。

3、商业街区设计理念

旅游小城镇商业街的设计需要:

第一,交通慢行。主要是为了满足游客步行的需求,限制机动车穿行,满足消防通行功能。

第二,尺度怡人。将街道尺寸控制在2米到20米以内,严格控制两侧建筑高度,街道高宽比应保持在舒适的比例,小镇的路网密度应较大,街区的划分应当比一般城市小,形成适宜的步行尺度。

第三,细节精致。商业街设计应主题突出、文化独特,商铺招贴、休憩设施、地面铺装、水景绿化、夜间照明等方面应突出商业氛围的渲染。建筑风格材料要与当地文化及主题风格相符合,小品设计要精细化。

最后,亮眼辩景希望中国城镇化建设能够以特色小镇发展为转机,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行。

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