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团队跳槽到同行那里,你该如何应对?(上篇)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3-31

大约是因为年初的关系,又遭遇2016年下半年资本的极速降温,许多仍然存活着的企业都纷纷在收缩成本,谋求盈利,这必然导致“人事处理”。

不单单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而裁员精编,砍除某些不产生直接价值,或短期内不创造价值的部门,也是必动之刀。

为了追求更高的人均产出,部门几几合并,也是必须的路数,这一刀刀下来,必定是有员工主动或被动的离职了,而跳槽到同行那里,往往是不二之选。

那么,这种事情发生,究竟是否可怕?

我想,这事儿不适合一概而论,应该分情况说。

第一种,基层小白跳槽

这对于但凡已经超了百人左右规模的企业来说,就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无论你的企业发展的好不好,市场和资本行情好不好,基础员工跳槽都如四季转换一般有规律的发生着。

只是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团建做的比较深,跳槽比率较平均水平低罢了。

既然是基层,对于企业的核心机密、战略部署、未来规划的细则,是不可能清楚的,规模越大的企业培养出来的人,越是只了解极为片面的局部流程、局部作业目标。

并且,如果他跳槽的对方规模不小,这个基层小白,更加没有机会直接与对方战略层级的高管对话,有消息也没机会传达。

所以,基础员工跳槽到同行那里,对企业的最大损失,基本就围绕着“你企业花学费培养他的经验出来,他却去造福了同行”而已。

核心团队跳槽到同行那里,你该如何应对?(上篇)

在这方面,我喜欢做“反”事,我嘱咐我的HR,如果收到有同行履历的简历,无论什么级别什么岗位,都让我见一见。

我知道读者们看到这句肯定会说“基层小白你见了有什么用,他又不清楚大事情”,我只能笑一笑,引用秦昭襄王那句“即便是谎话(错话),寡人也要听一听”,这背后的综合判断和着关键要素推理逻辑,今天就不展开说了,改天写篇文章专门说一说“如何提问题,以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第二种,部门核心主力兵或负责人跳槽

导致这类人跳槽到同行那里去的原因,无非两种:

要么你给的钱不如对方给的多,而且还差的不少;

要么就是你给的未来不如对方给的美好,或者说你给的也美好,但不够真实,让他觉得有点飘渺,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他不想冒险赌上几年的时间在你的公司上。

至于大家都在讲的情感关怀、企业文化、价值认同,这些都是标,前面两个才是本。

离了本,你光治标,就好比止痛药,他思动的时候你给他喂一口,坚持小段时间,又开始反复。

这于企业其实是最伤的,因为摇摆不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即便他职业素养一等一的好,战斗力也都是大打折扣的,且情绪也不稳定,不稳定的情绪就像真菌感染,会扩散毁坏同事的情绪和战斗力。

说到这里,读者们应该明白了吧?

中层干部或核心主力跳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在他起心动念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并不是跳过去之后才开始的。跳过去之后,带来的危害,或许不至于灭顶之灾,但至少是让元气多少受些影响。

影响一

你一时半会难以找到合适的接替人,接替过程又是要浪费时间的,如今市场瞬息万变,慢一个月的拍子,可能就再也无缘角逐行业老大的地位,兵贵神速。

影响二

有可能整个部门都开始动摇,你丢的可能不仅仅一个棋子,而是一组棋子的战斗力,通常都有这些思想表现“老领导走了,没有贴心老大罩着我了”,“新来的老大用不惯前任的兵,想换”,情感泛滥,“有人走,就好难过,香菇蓝瘦没心思工作啦”。

影响三

既然是核心主力或者部门中层,企业在他们身上花的试错学费和培养精力,必然是很高的,都是奔着接班人的方向去调教的。这类人去了同行那里,无疑对方花在他身上的人力成本,是远远低于你替他交的几年学费吧!

既然是这样,如果你的企业已经判定某些人是核心主力兵、是能成长为接班人的中层潜力股。就要早早的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心意,表达心意的方式,就是表达爱的方式,全凭一颗拳拳之心,平时要细心关注他们的生活,他有忙你就要主动帮,他有难你就要主动解。

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时候,要有节奏的让他物质方面得到好的分享,股权上要给予合适而有节奏的分配。

最后再说说,你如何不弄巧成拙,明明是想让他看到,他跟着企业从一而终的辉煌未来,却因太过辉煌,眼前战略思维力和眼光都还不够高的他,反而听后一脸懵逼,反而怀疑“君上”的天书是否具备可实现性?

那么就只有一个方法,百年梦想是要谈的,但面对中层更应该讲的是“将百年梦想分解成为怎样的实实在在,努力就能实现的两年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