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为南瓜的一种。别名茄瓜、熊(雄)瓜、白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等。是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植物。西葫芦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3~25℃,幼瓜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高于35℃或低于10℃生长不好,西葫芦春季栽培又分保护地和露地2种形式。西葫芦在保护地生产一般在1月上中旬育苗苗龄30~35天;露地栽培3月中,旬育苗,苗龄25~30天,3—10月可露地种植。
1. 品种选择 应根据种植季节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可选择如早青一代、碧玉、PS西葫芦、玉观音等品种。
2. 育苗 2.1 浸种催芽 西葫芦育苗宜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0~55℃温水中烫种15~20分钟,边倒种边搅拌,当水温降为20~30℃时停止,使种子在温水中浸泡4~6小时,搓掉种皮黏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温度下催芽,一般经24~36小时的催芽,大部分种子芽长0.3厘米左右即可播种。包衣种子可在太阳下晒种3~5小时后直接播种(不需要浸种)。 2.2 播种 用优质有机肥和疏松土按1:1比例均匀混合后,每方再加入过磷酸钙2公斤,复合肥1~2公斤,草木灰10公斤,制成营养土。 播种方法有2种,一种是用营养土做成10厘米高苗床,浇足底水后,将催好的芽按10厘米×10厘米间距摆1粒种子,芽尖朝下平卧,再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另一种是做成6~8厘米高沙床。浇透水后均匀播种上盖2厘米厚的细土,并铺上地膜。当子叶出土后及时撤去薄膜。 2.3 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苗齐后可适当降温白天20~25℃ ,夜间13~17℃ ,白天超过25℃要及时通风,降至20℃时要把膜盖严。 幼苗期一般控制浇水如需浇水应选晴天进行,浇水后加大通风或用湿土覆盖保墒防止幼苗徒长。 促进幼苗叶片肥大的方法是在定植前1周必须低温炼苗。 一般保护地栽培在幼苗3片叶1心,露地在幼苗2片叶1心时定植。保护地生产,低温时育苗可用电热线或酿热物加温;露地栽培可在冷床播种。 每亩用种量100~150克。
3. 整地、施基肥 宜选择3~4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种植。保护地栽培在冬前结合耕地、晒垡,每亩施农家肥3吨,菜籽饼1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耙平、整细后做畦 ,按1.2米宽开畦 ,畦面宽度80厘米,沟宽度40厘米,深度10厘米,或采取大小行形式,大行畦面宽度80厘米,小行畦面宽度50厘米,每畦栽2行。 露地栽培在定植前1个月深翻土地,每亩施腐熟厩肥3. 5吨,人粪尿1吨。单行栽培,畦面宽1.2米,每畦种1行;畦宽2米,每畦种2行。按种植规格整畦,复合肥施于整好的畦内,化肥与土壤要混合均匀,准备移栽。
4. 定植、田间管理 露地栽培在4月中、下旬定植,有条件可盖地膜,覆膜比不覆膜可增产2~3倍。移栽前开沟,每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按50~60厘米的株距栽苗。株行距50~60 厘米×100~150厘米,每亩定植740~l 300株,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注意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在定植后保持室内高温高湿,以促进缓苗,棚温不超过30℃不放风。缓苗后促根、控秧,防止植株徒长。一般苗期不浇水,利用温度调节植株长势,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0~12℃,白天超过25℃时通风,降到20℃时闭棚,15℃左右覆盖草帘。2月底前撤去小拱棚。第1雌花开放后,根瓜开始膨大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在11~13℃。根瓜膨大期开始追肥、灌水。每亩施复合肥或者尿素 8~10公斤,浇水促使肥料溶化。水渗下后要及时放风排湿,防止引发灰霉病。待第2条瓜膨大期,每亩追施硫酸铵20~25公斤。以后每采2次瓜,追1次肥,施肥量根据植株长势决定。结果期不能缺水,水分不足时,瓜条生长缓慢,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应采取小水勤浇办法,每次浇水以垄沟充满水为宜。第1雌花开花时,为防止化瓜,需用25~30毫克/公斤的2,4-D或40~50毫克/公斤的防落素点花保果。待大量雄花出现时,可改用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以上午9:00—10:00最佳,1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该法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 露地栽培时带土块或营养钵移苗,定植后浇足水。缓苗后每亩追施人粪尿150~200公斤,然后中耕、蹲苗,适当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当第1瓜坐住果后停止蹲苗。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吨,硫酸铵15公斤。以后每摘1~2次瓜,每亩追腐熟人粪尿 500 公斤、硫酸铵10公斤。一般结果期追肥4~5次,保证幼瓜膨大对肥料的需求,以利于植株连续结瓜。西葫芦叶片大,蒸腾旺盛,高温季节要定期补充水分;雨后要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短蔓品种一般任蔓自由生长,长蔓品种生长期间要及时除去侧枝,保留主蔓结瓜。 为使叶蔓受光均匀,应做好引蔓和压蔓工作,当蔓爬满畦时,摘心打顶。西葫芦自然授粉结果率不高,特别是开花期遇雨更会影响传粉,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 病虫害防治 西葫芦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和蚜虫、白粉虱、小地老虎等,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应掌握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各种病虫害发生规律,以采用抗病品种和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注意设施内和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加强肥水管理,结合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技术,还应避免重茬,要与菠菜、韭菜、甘蓝等轮作,可减轻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5.1 选用抗病品种 早青一代、碧玉、PS 西葫芦、玉观音等品种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 5.2 培育无病健壮幼苗 5.2.1使用无病种子和行种子消毒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清水冲洗后播种,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 5.2.2 用无病土育苗或行苗床土壤消毒选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壤装营养钵育苗。苗床土壤采用50%多菌灵或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处理,每平方米用量5~10克。加强苗床管理,夏秋季用防虫网或遮阳网覆盖育苗,以防蚜虫危害和传播病毒病。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在子叶期分苗或进行嫁接,并适当通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 5.3 加强田间管理 5.3.1 清理田园 去除残枝败叶,烧毁或深埋,铲除田边杂草,施基肥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减少菌源。 5.3.2 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 冬季采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保护地设施栽培采用消雾型无滴膜,加强棚室内温湿度调控,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以控制病害发生。 5.3.3 注意农事操作 及时吊蔓,发现病叶、病瓜和老叶应及时摘除,带出地外深埋。露地西葫芦应适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在农事操作中应将病株与健株分开进行,以免传播病毒病,或在病株上操作后用肥皂水洗手,再在健株上操作。 5.3.4 温、湿度管理 日光温室和大棚西葫芦要求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不超过2小时。上午日出后使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为75%左右。午前至下午放风,温度降至20~25℃,湿度降至70%左右,傍晚闭棚,夜间至清晨温度降为11~12℃,如气温达到13℃可整夜通风,以降低棚室内湿度。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后闭棚,使温度升至35~40℃,闷棚1小时后缓慢放风。遇连阴雨应控制浇水。 5.4 物理、生物防治 保护地内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选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 用2%宁南霉素200~250倍在发病初期防治病毒病; 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和新植霉素4 000倍防治细菌性叶枯病; 用0.9%虫螨克乳油3 000倍防治叶螨,兼治美洲斑潜蝇。
5.5 化学药剂防治 保护地防治白粉病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用1公斤; 防治灰霉病可用 6.5%万霉灵每亩用1公斤。 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用防落素等蘸花时,在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28%灰霉克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用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细菌性叶枯病。 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1.5%植病灵6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与爱多收6 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防治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可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天王星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 防治小地老虎可用2.5%敌杀死2 000倍液。 6. 采收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西葫芦的果实发育情况, 适时采收上市。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并适当剪留一小段果柄。西葫芦保护地栽培,当单瓜质量250克左右时就可收获,采收一般在下午进行,可以保证瓜条鲜嫩,便于出售。露地生产一般在雌花开放10~15天即可采收嫩果;后期随着温度升高,只需5~7天就可采果1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