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师德

 雨丝2017 2017-04-01

                                        谈师德

老师们,今天我们又聚在一起畅谈师德。

提到师德,大家一定会说是勤恳敬业,甘为人梯;是关爱学生,爱生如子;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为人师表,知荣明耻等等。

细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会知道,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必须有四颗“心”:有奉献心,有爱心,有耐心和进取心。

今天站在这里,当大家都在谈论“爱是师德之魂、之本”时,我不想歌功颂德,因为,我想到了最初踏入师范学校大门时,看到的那朱红大字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高则为师,品行正则为范。

也就是说,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有广博的知识,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一定学历高,但是一定要学问高。

新修订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明确指出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我们要交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应是长流水。

我曾看过一篇名为《教师角色的另类思考》,文章列举了教师的六种另类角色:感动的理性人,农业化生产的庄稼汉,“问题学生”的终结者,“实用主义”的践行者,“好为人师”的尴尬人,“吃力不讨好”的冤大头。这些角色完全是超出我们日常所能想象的,所以被冠名为另类。

的确,传统的观念里,人们总把教师奉若知识的神明,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那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在人们的眼中,老师既是思想家,也是科学家,既是哲学家,也是理学家,是文武兼备,无所不能的全能圣人。

21世纪,一个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新世纪,学生信息的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书包里的教科书,摆在教师面前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如何让自己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试想,一个文化内涵不深的语文老师,如何教出阅读能力强,善于写作的学生?一个不通音律,不懂欣赏的艺术老师,如何教出能歌善舞,书画俱佳的学生?一个只识“am,is are”的英语老师,如何教出口语流畅,侃侃而谈的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从教几年来常常会有的一种感觉,相信在座的许多人也有过。

我经常会感到自己的知识含量太少,文化底蕴不够。我清楚地明白:要做好一名教师,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合格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随时更新自己的储备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身边有这么一位同事,无论是在老师,学生还是家长的心目中,她都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教师。现已四十有几的她是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她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文刊,在办公室里你常常能够看到她埋首钻研的身影。

学校里的老师在教学上一遇到困惑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而她的指导总能让人豁然开朗。她是位严谨治学的好老师,在疑问面前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确定的知识她不会因为怕麻烦而仅凭直觉去猜测答案,因为她说这是对学生,对知识负责的一种态度,不得马虎,不得偷懒。

跟她聊天时,你总能听到她引经据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地与你侃侃而谈。大家都尊称她为“吴老”,因为在老师们心中她就是教师中的老师。

每次开家长会,你总会发现她的教室里家长满座,全神贯注,许多家长在遇到家庭教育难题时总能在她那儿获得锦囊妙计,大家都深深地折服于她的教育理念,钦佩她那独特的教育方法,在同事、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她具有很高的威信,这种威信来自于她的博学和睿智。

从教二十几年,她的学生有的就职于知名外企,有的成为了知名的记者,有的就读于高等学府……我想,用“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来形容吴老师在学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她,仅仅只是一名合同教师,不张扬,不虚荣,“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她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片热爱之心,拒绝虚浮的名和利,甘愿为了教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职业道德啊。

试想,桃李满天下,若没有沃土的培育,能行吗?

都说“教育是个良心活”,因为教师,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栋梁之材的重大使命,任重而道远。放眼看现在的教师队伍,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够坚守教师岗位,不被花花世界所诱惑,一心专注平凡的教育事业,钻研教学业务知识,只为给学生要杯水?

有多少人,在面对学生提出疑难时,乐于花时间、花精力去钻研,去较真?

有多少人,敢于在面对学生时坦诚自己“不懂”?

有多少人,勇于在教学出错时承认自己“错了” ?

又有多少人能够自省专业知识的不足,远离繁华,潜心修学,充实自己?

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唯有具备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方能举一反三,游刃有余,他所执教的课堂也将成为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

我们必须承认:教师并非人人都博学,但这不代表我们无法博学,学贵有自知,真正可怕的是,有的教师自以为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他自己也终将在社会进步的浪潮中被淹没。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作为人民教师,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们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香甜的蜂蜜,以爱博爱,倾我们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