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花春雨话清明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4-02


《杏花春雨话清明》

作者:张海民  朗诵:莹丽亿番洛瓦



最美人间四月天,美在燕子呢喃柳丝间,美在游丝软系飘春榭中,美在林徽因四月天的浓浓书香里,还以杏花的素雅飘逸和春雨的氤氲迷蒙,相映成一首 婉约旖旎的“杏花春雨江南”诗韵来。



同样是杏花春雨,也迎来了一个亲情大回归的清明节,不知这“残红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的清明节,是选择了本属于诗意江南的杏花春雨,还是这芳草萋萋杏花雨 更适合寄托哀思、缅怀先祖,或者是人们在尽情享受这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无限春光时,又想起另一个世界里,曾经相濡以沫的亲人、先祖。于是,这个细雨绵绵、千树万树戴素缟的日子,就成为寄托哀思的清明节了。


在这样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远山近水、花草树木 都沉浸在无边的春雨中。青山绿水间那一座座孤零零的荒冢前,摇曳的烛光、明灭的香火,以及阴阳相隔的亲人间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整个时光都定格在江河呜咽、万象肃穆的阵痛里。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也从记忆深处奔涌而来,暗淡了世间所有的色彩与光华。久於心头的哀思和人生的诸多不如意,在声声悲泣中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怀。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那么,天堂里的亲人,缘何“夜来幽梦忽还乡”呢?我想,他们也一直牵肠挂肚的思念着,丢在滚滚红尘里的子孙后辈。这是怎样一种超越时空的亲情呢!将来有一天,我们一辈子的苦、一辈子的好,同样也会被后人以感恩的心情追思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



逝者已逝、生活还要继续。这和风送暖、繁华似锦的清明,也毕竟是一个踏青出游的好时光,古人就有“红粉佳人争画板,彩丝摇曳学飞仙”的浪漫情结。和家人一起,将心情放飞到“人歌人笑芳草地,乍晴乍雨杏花天”的如画美景里,又是一场暖心的亲情大放送。此情此景,冥冥中的逝者该是何等的欣慰呀!




清明节的杏花雨,用天上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和生死两茫茫的无处话凄凉,构成了一幅杏花春雨清明图,过好每一天、走好脚下的每一段路,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也就谱写出人生“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风采。


作者:张海民,网名秦风,男、汉族,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曾获得山西经济广播电台二等奖、河北省散文学会年度优秀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