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耷:墨点无多泪点多

 闲庭斋阁 2017-04-03

朱耷画作

作者:陈家萍

齐白石有言:“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青藤”为明朝画家徐渭,大涤子为石涛,雪个是朱耷。

异域入侵,轻易肢解文人纤细的人格,唯有山水,方能重新将敲打摔掼得零碎不堪的人格骨格重新拼凑嫁接焊铸。

宋末元初,明末清初的中国画,文人心灵的物化与观照,脉脉的自我披露,切切的人文关怀,自怜式的悲悯,无端令人心痛。

学生时代,我曾醉心于描摹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及《古木幽篁图》,几株零落小树,隐约远山,半枝风竹,湖静天寂,一缕淡定之风悄然吹拂于心湖,涤扫青春的浮躁,——病理上的洁癖可能让心理不健康,精神的洁癖,是自重。

朱耷,生于1626年,是朱元璋十六子朱权后裔,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与朱姓皇帝血脉相连,亲嫡嫡的关系。

朱耷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

明亡后23岁的他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不久即为宗师。

3年后,怀抱“欲觅一个自在场头”的他归南昌,回青云谱道院,花六七年时间使这坐道院初具规模,从此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农耕以自养的田园牧歌生活。

“门外不必来车马”,这是他的世外桃源,但清朝权贵闻风前来骚扰,没有真正的净土,常浪迹他方。

和尚当得不耐烦便转入青云谱为道士。

庙宇或道观皆载不动国仇家恨。

不能自解的郁结,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遇火,“别有幽愁暗恨生”,于是,佯狂作哑,生命辗转,无法安身立命。

实则,作为明宗室后裔,能活下来,即使是孤本、残本,也不无意义:以孤兀的生命姿势来对抗天命,一生死守“明遗民”的身份,不肯与清合作。

他的名号甚多,最为人知的别号为八大山人、雪个等。

一个别号,便是一个袖珍的精神世界。

字刃庵,兵气森森;题的“八大山人”四字,看起来既像“哭之”,又像“笑之”,哭笑不得,奈何不得,唯干瞪眼。

干瞪眼本乃俗不可耐颇不雅观,然,在他那里,成了高品味大境界。

独特的心理造就了绘画史上的奇才。

朱耷画作

挣扎的生命里流淌的诗文隐晦难懂,书法也怪伟,俨然有晋唐遗风。

山水画宗黄公望、董其昌的大山大水而自成一家。

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

面貌最突出,成就最高,数量最多的,当是花鸟画。

那些花木鱼鸟,造型何其奇特,形象何其夸张。

画鸟,不是“人来鸟不惊的”的鸟,而是“恨别鸟惊心”的伤心鸟。或惫赖地缩颈,或瑟瑟地挺胸。单脚支撑,白眼或向人,或向天。

每次见到这些鸟,莫名地想到乡间,那些个不被父母或同伴待见的孩子,他们蹲在墙角,也有这种冷冷的眼风。

鱼眼则为方形,眼珠大而黑,似整过容。

总之,他赋予鸟姿花态“见怪不怪” 的强烈个性,保留消极反抗的权利——这是他所能做的全部,而他不做还得罢了,既做,则做到极致。

《荷花小鸟》在他这儿,不是“清水出芙蓉”,也非“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此荷残破不堪,聊胜于无地余三两瓣,茎似长颈鹿的脖子,瘦伶伶一径梗着。亦似一支锈迹斑斑的令箭,徒然保持着射出的姿势,不胜重荷似的,似乎连一只蜻蜓都能轻易将之脆折,但它却固执地挺立着,挑衅,叫板,有着强烈的反讽意味。

残叶像破败的伞,无望地遮蔽着将脖子深缩到身子里自我取暖的水鸟,它翻瞪着大白眼,孤踞石头顶上。

荷俯视着鸟,鸟仰视着荷,相对无言……有一种阴沉的情绪一直霸道地攫控着你,使你在很长时间不得开心颜。

但他也有温柔一面。

看他的《鹿图》,鹿的眼睛很妩媚,像就剧里青衣的眼睛,眼角稍向上飞。

鹿似乎刚从一场猎捕中逃脱,惊甫未定,气喘未平,回首来处,有一瞬的征忡:它想到了丢失的同伴,想到了清水的倒影,还是不可预测的未来?

画这只林中精灵的朱耷,心里定静极了,像深山钟声,林梢微风。

朱耷画作

朱耷晚年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卖画度日。

后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

叶丹居章江有《过八大山人》一诗云:“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无数个青灯黄卷的枯夜,他以不可遏制的热情,泼出一幅幅画作,然后与这些个怪鸟怪花相对无言,我见花鸟多孤癖,料花鸟见我应如是。

虐心,既有针刺感,又必有快感。

郑板桥有诗“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愿意与这种个性花鸟禽兽相对陪这位没落贵族默哀凭吊的时人及后人大有人在。

忧思像生命一样长。80岁那年辞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