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的深意是珍惜与感恩!

 郑公书馆298 2017-04-03

清明节的深意是“珍惜”

人有生老病死,在死亡面前,我们总是无能为力。清明祭奠已故亲人,以示寄托哀思、告慰亡灵,面对逝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懂得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孝对至亲。


我们总是在生活中一路奔波,而总是忘了停下来欣赏下路边的风景,陪伴身边的人。偶然一瞬间,会突然发现,年轻的父母不知何时已两鬓斑白。


有人说: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 


与其说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的日子,不如说其深意是珍惜。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孝顺父母,善对妻儿,爱惜身体。人们总是失去后才懂得,但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珍惜与感恩便是对生命最好的报答。


清明节的深意是“感恩”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导致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执政,也就是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个节日的来历正是感恩过程,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感恩那些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感恩那些授予我们知识的人,感恩那些欣赏我们能力的人, 感恩那些指导我们方向的人,感谢一切曾经为我们付出过的人。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长者已逝,我们要忘记悲伤,记住美好,我们的存在就是他们曾经存在的最好的印记,延续他们的美德在人间,感恩他们对我们的给予我们一切,才是我们最好的祭拜方式。


清明节的深意是“教育”

清明祭祖,其内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


或者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扫一扫烈士墓,献上一束花,给孩子讲讲先烈们的英雄故事,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机会。让他们自豪地说,我知道雷锋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知道刘胡兰的故事,并自信地将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小的孩子听。


当然,孩子还小,认知水平很有限。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说,打仗时他们没有吃的,为什么不吃巧克力等。孩子说得幼稚,家长们不能一笑了之,要有意识引导。家长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跟他说什么都没用。这种耳濡目染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是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