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常见的1种野菜,其实是护肝的法宝

 七月爱生活 2017-04-05

小时候在乡下的姥姥家住,有一段时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吃油腻食物后会恶心,而且调皮的我不像平时一样爱蹦跶,因为很容易感疲倦,去了县医院检查说是肝炎早期,还好及时发现,开了一点药。

对中医有点研究的姥姥带我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去山上挖回来一大把野菜,洗净后拿来凉拌给我吃,姥姥会先把野菜洗净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加点盐、香油、醋、蒜泥等,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连续吃了几天,我的食欲都慢慢变好了,肚子也没有那么涨了,那段时间我差不多吧姥姥家附近的黄花郎都吃完了,病也终于好了。怕我天天吃觉得腻,有时候姥姥也会拿来做饺子馅或者包子馅,味道特别好。

我不知农村这种野菜叫什么名字,我们这边叫黄花郎,这种野菜可以对付肝炎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常吃可以养肝、对肝炎等有很好的疗效和预防作用。在黄花郎的季节姥姥不仅摘来做菜给我吃,还会把它们带回家晒干,平时拿来泡水喝,现在不在乡下生活我也会上网买黄花郎茶来喝,味道还比自己晒干的黄花郎还香,自己晒干总有一股青草味。

黄花郎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铜、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本草经疏》记载黄花郎为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黄花郎在全国各地都生长,常见于路旁、田野、山坡等地方,春夏季时候黄花郎长出嫩苗,可以拿来凉拌吃,老一点的拿来晒干泡水喝,对肝很有好处。值得一提的是,经科学研究表明长白山野生的黄花郎是最好的,因为当地海拔高、污染小,生长出来的黄花郎药用性最好。

注意:食物毕竟不是药物,生病还是得就医,不要拖,以免病情严重就不好办了,要知道食疗只是辅助,不过好在没有副用作,多吃不会伤害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