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懂得归纳的重要性

 输入正确思维 2017-04-06

前面我说过,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刚才讲了“简明扼要”这一项,接下来讲讲“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把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也就是归纳。所以我刚才也讲,概括等于归纳。

归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演绎。它们都是正常人都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是从个别的事物,把共同特点也就是本质的特点,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当中提取出来,也就是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对所指具体事物具有普遍性。

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必须借助于抽象。这里也解释一下所谓抽象。因为抽象二字,许多人觉得它本身就很抽象。所谓抽象,就是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把事物的本质特征,与事物本身以及事物的其他属性分离开来,并把本质特征提到首要的地位加以认识。

例如,我们对人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从颜色上看,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等;从个头上看,有大个、小个、中等个等;从性别上看,有男人、女人等。这些都是关于人的个别属性。而各种人的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则是“能够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会劳动”。把这一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叫做“抽象”,换个说法,就是把本质特征抽离具体的形象。

我们可以想一想,很多概念都是抽象概念。比如刚才说的人,其实,我们肉眼看不到“人”,而只能看到具体的、一个一个的男人、女人,或者老人、中年人、小孩。又比如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白马非马”的争论。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来的。

公孙龙是战国时代名家的代表人物,诡辩术很高明。有一次,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出城喝酒。守城士兵说:“上头有令,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后来还专门写一篇文章《白马论》来证明。他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当时,经过一番论证,士兵听了后连连点头,无言以对,只好放行。

思考与讲话需要归纳,这里的归纳就是去繁为简。但是,要注意,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并,另一方面是分开。这是归纳时同时在干的两件事。我们不仅要善于把一段话简化为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这是简单归纳,而且还要善于进行相对复杂的归纳,也就是把头脑中纷繁的思绪进行分类归纳为几点——按钻石法则,通常是归纳为三点。

我们进超市买东西,一定要看三个牌子:除了价格牌子和品牌这个牌子外,还要看头顶上的分区牌子,不然,你就没法快速找到你想要买的东西。

一个讲话的过程,除了呈现为不断“问-答”的过程之外,其实还呈现为一个不断“总-分”的过程,而这个总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概括-发散”的过程。这样子,讲话才有逻辑、有层次、有重点,也才会更有内容。关于这一点,后面我讲思维导图时,还会有所涉及。

如果各位在口才和写作方面有遇到什么问题的,也可以加我微信15023366466(长按复制)进行咨询!关注我,继续跟我学习吧!

樊荣强是《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的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