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仲景被誉为“医圣”,他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书中不仅确立了“六经辨证”的施治原则,还因为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和用药配伍,而被称为“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中有不少都是采取“对药”的形式,据统计,张仲景书中的药对有147对。其中不少功效卓著,笔者试举几例如下: 桂枝-白芍桂枝味辛、甘, 性温, 气浮散,入心、肺、膀胱经, 能宣阳行气、解肌发汗、活血通络、温经止痛, 芍药味苦、酸, 性微寒, 气收敛, 归肝、心、脾经, 能养血敛阴、和营止痛、平肝柔肝。 二药配伍一散一收。桂枝汤用它调和营卫、解肌祛邪, 治太阳中风表虚证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加汤用它来和血养荣、宣通卫阳,治疗身痛。 桂枝 半夏-生姜半夏味辛性温, 气降, 归脾、胃、肺经, 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但有小毒。生姜能接触半夏的毒性,同时也能温胃止呕。所以半夏和生姜两药组成药对,不仅能减低毒性,还能增强功效。比如用在小柴胡汤中可和胃降逆而止呕; 用在生姜半夏汤中可温散水饮。 黄连-黄芩黄连味苦性寒, 气沉降, 归心、肝、胃、大肠经, 能清热泻火、燥湿坚阴而解毒。黄芩味苦性寒 , 气沉降, 归肺、胆、胃、大肠经, 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 与黄连气味相同, 功能相似。因此将这两药组成药对可以相须为用, 增强疗效。比如用在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可以清泄里热, 治疗热痢; 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等则用来清热泻痞而治心下痞满证。 黄芩 这里只是举几个典型的张仲景运用“对药”的例子。后来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又有所发明。比如—— 桑叶-桑枝桑叶性寒,轻清发散,擅长疏散表邪、去风热、凉血清肝明目;桑枝擅长通经络、行津液、利关节、祛风除痹止痛。这两味药组成药对,既可疏散,又可通利,能清热疏风解表、祛风通络止痛。 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生前也十分擅长用“对药”。 比如朱老治疗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的热痹时,常用寒水石与知母配对。寒水石、生石膏两药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效相似,不同的是,寒水石味咸,入肾走血,不但解肌肤之热,又可清络中之热;而石膏擅清内热,两者协同,治疗热痹的功效更加显著。 朱良春资料照 其实,对药的发现是在无数临床经验中积累总结出来的。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呢?也欢迎在下方留言,与同好探讨哦! |
|